承載全球期待的二十國集團第二次金融峰會3日落下帷幕。儘管會期只有短短一天,但會議達成的一致共識令人鼓舞。
峰會向世界發出了提振信心、戰勝危機的明確信號,推出了諸多舉措,這些成果將對全球和中國經濟發展産生重要影響。
為中國經濟發展贏得較有利外部環境
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注資1.1萬億美元,設立不少於2500億美元的貿易融資基金,今後兩年中向貧窮國家提供至少價值3000億美元援助,將抵制保護主義的承諾延長至2010年,把對衝基金置於金融監管之下……
會議結束時發表的領導人聲明中包含的一系列“實質性動作”,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
“峰會的成果出人意料,令人振奮。”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之前有人曾悲觀預測,峰會不會取得實質性結果。不過,從峰會公報我們可以看出,峰會的共識頗多,而全球協同應對危機的姿態,對提振全球信心、全球經濟擺脫危機走向復蘇具有重大意義。”
峰會成果迅速被當天的國際金融和商品市場所吸收。當天全球主要證券市場強勁反彈,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明顯攀升,民眾和企業信心得到增強。
“一系列措施如果能夠落實,必然對全球經濟産生正面的影響,同時也會給中國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教授袁鋼明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華黎明認為,中國作為一個對世界經濟具有影響力的重要經濟體,已為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普遍接受和認同,在這一點上,倫敦金融峰會具有標誌性意義,對進一步形成有利於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將更為有利。
為中國金融改革發展贏得更大空間
峰會就國際金融監管體系改革達成一系列共識。分析人士指出,如能逐步落實,必將深刻影響全球金融秩序,為中國金融改革發展贏得更大空間。
根據峰會公報,各國同意進一步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將監管擴展到所有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工具和市場,並首次把對衝基金置於金融監管之下,此外,信用評級機構和企業高管薪酬也在監管之列。
峰會還強調了國際金融體系的諸多改革。根據公報,在改革國際金融機構方面,將新建一個金融穩定委員會取代現在的金融穩定論壇,其成員將包括二十國集團所有成員。還將對國際金融機構進行現代化改革,使之適應世界經濟的變化和全球化的新挑戰,同時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包括窮國在內,必須有更大的話語權和代表權。
此共識被專家認為是中國爭取國際金融秩序話語權的關鍵一步。擁有約17%投票權的美國在IMF重大議題決策上具有“一票否決權”,而中國僅為3.66%,這和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不相稱。
“如果能夠落到實處,毫無疑問這將有利於全球金融穩定,同時也有利於中國金融業、乃至中國經濟的發展。”莊健指出,“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和參與者,峰會為我國能更好地參與到規則制定奠定基礎。”
“不過,畢竟會期只有一天,各方意見還有較大分歧,國際金融體系的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方面我們剛邁出了第一步。”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對外經濟所所長張燕生説。
有利於中國出口提升經濟復蘇動力
根據G20峰會達成的共識,將提供250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支撐全球貿易融資。
“這有助於恢復全球貿易融資鏈,對中國出口特別重要,也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儘快復蘇。”張燕生説。
世界貿易組織最新預測,2009年世界貿易額預計將下降9%,為二戰以來最大降幅。中國作為世界第三貿易大國,經濟對外依存度超過60%,全球貿易明顯下滑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很大。
張燕生表示,當前中國出口企業面臨的問題,除了訂單減少之外,就是不少進口商融資鏈斷裂,貨款不能回籠,給企業擴大再生産乃至維持運轉造成很大困難和風險。而投入2500億美元用於支撐全球貿易融資,能使原本可以正常進行僅僅因為融資鏈斷裂而中斷的國際貿易恢復,對中國的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非常有利。
針對近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勢,G20峰會強調,保持貿易和投資開放,抵制保護主義。
“中國是貿易保護主義最大的受害國,抵制保護主義的承諾如果能夠落實,中國也將成為最大的受益國。”張燕生表示,即便在正常年份,中國遭到貿易保護主義限制措施的比重比中國佔世界市場的份額高一倍。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各國貿易限制措施明顯增多甚至翻番,廣大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無疑成為最主要受害者。
張燕生指出,當前中國出口出現的下滑實屬正常,政府4萬億元投資計劃基本能夠彌補外需縮減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損失。如果G20峰會貿易融資和抵制保護主義的共識能夠迅速落實,國際貿易環境能夠有所改善,對中國出口乃至整個經濟復蘇都是有利的。
不過,儘管峰會對抑制保護主義達成共識,但在金融危機影響不斷深化下,各方達成實質性的約束性機制或將存在一定難度。此前G20華盛頓金融峰會也曾強調反對保護主義,但自那時起,該集團中已有17個國家採取了不同程度的保護主義措施。
“這就需要我國繼續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繼續把擴內需、保增長和調結構作為發展的首要任務。”中國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張其佐説。記者 劉東凱 王宇 劉錚
責編: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