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企高管薪水何時不再是民意問題

 

CCTV.com  2009年03月31日 08:2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網  

  作者:徐光木

  3月,又到上市公司的年報披露季節。25日的數據説,中石油去年的利潤降了,但是高管的薪水漲了;27日的數據説,中國建設銀行2008年凈利潤增長34%,該行高管自願降薪10%左右。儘管這些銀行高管的薪水都沒有超過財政部制訂的中國版“限薪令”,但是仍然難解公眾的疑惑。(《中國青年報》3月30日)

  央企高管的高薪並不是全球經濟危機背景下的新生現象,而是近幾年來輿論的關注焦點和矛頭所向,究其原因,與其説是央企高管的年薪高得不靠譜,還不如説是他們的年薪是高是低以及高到何種程度本身沒有譜。於是就造成了央企高管們的年薪漲也不對,降也不好的不良局面。

  那麼,這些高管們的年薪到底高好一些還是低好一些呢,換句話説,他們的年薪究竟應該漲還是跌呢?我想,這絕不僅僅是當下的全球經濟危機決定的,更決定於這些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性質、高管們的貢獻以及民意等等。比如,中石化昨天公佈的2008 年度報告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增長超過兩成達到1.45萬億,凈利銳減47.5%只有297 億,但中石化高管普遍漲薪,其中總裁王天普薪酬從2007年的82.5萬提高到84.4萬元。按理説,80多萬的年薪在央企高管們的年薪隊伍中只能算是小個,應該屈居後列,但輿論還是毫不客氣地投了反對票,其主要原因並不是80多萬的年薪太高了,而是拿多少年薪本身沒有譜,主要表現沒有走民意“批准”的程序。

  民意批准央企高管的年薪水平表面上看似程序問題,而實質上卻是對納稅人的尊重問題。因為這些央企在普通民眾的眼裏,都是有著政府背景,或多或少享受著政策資源的紅頂公司,讓輿論和公眾參與央企高管的年薪制定,與人大代表參與國家和地方立法、預算批准並沒有本質區別。當然,兩者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首先,央企不是公共部門,民意無法直接作用於高管們的年薪,充其量也只能通過企業職工大會或職代會的形式予以間接呈現;其次,輿論對高管們的高薪持有異議其實是對其背後的定薪機制不滿的表現,也就是説,民意完全不必眼紅于他們的高薪,而只須參與制定定薪機制,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如果央企高管們的年薪是漲是跌靠譜了一些,制度化了一些,民意也不會激憤到這番田地。

  説到這裡,我們仿佛就能夠得出“央企高管們的年薪是民意問題”的結論,其實不然,原因就在於這些高管們的年薪機制違背了民意,才使得本不應該成其為民意問題的年薪問題成為了民意問題,漲或跌兩面都不討好,兩面都是針。在我看來,央企高管的年薪就好比是成品油的價格,什麼時候調整價格以及調整多少,本不應該由民意説了算,而應該取決於國際原油價格和加工成本,正是由於國內油價的調整不靠譜,才使得油價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民意問題。

  所以我們可以做出如下定論,什麼時候央企高管們的薪水不再是民意問題,而成為純粹的既定規則下的技術操作問題了,也就意味著成熟的定薪機制形成了,從而距離央企成本利潤的合理分擔分配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形成也就太不遙遠了。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