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結束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巴、俄、印“金磚四國”發表共同宣言,要求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高新興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發言權和地位。而從G20發佈的會議公報中看,中國等新興國家的聲音得到了尊重。(新華社電)
“金磚四國”要求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供調動的資金,提高各成員國認繳的份額。G20財長會議公報中指出,同意大幅提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本的緊急需求,大幅擴張和增加新借款協議,確保所有的多邊發展銀行獲得其需要的資金,首先將對亞洲開發銀行大幅增資,並最為有效地幫助世界最貧窮人口。
“金磚四國”要求必須重視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包括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改革進程必須充分反映全球經濟的變化,並保證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和地位。G20財長會議公報中便有這樣的內容:加強國際金融機構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確保其能全面反映世界經濟的變化。
“金磚四國”呼籲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設定時間表和路線圖。G20財長會議公報指出,在2008年4月制定的份額方案和發言權措施應該迅速實施。世界銀行的改革應該在2010年春季會議之前完成。國際金融機構應該通過公開、基於能力的方式選拔其負責人。
儘管新興國家改革世界金融體系的願望寫入了會議公報,成為即將召開的G20倫敦峰會的議題藍本,但它能否得到各國的最後認同,卻仍有很大難度。當今的兩大國際金融機構,幾乎完全為美國和歐洲所主導。從某種角度看,G20峰會是歐美國家和廣大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一次“外交大戰”。
G20倫敦峰會將確定新的世界金融體系,不僅為了應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還要更公正地反映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代表性和合法性。如同中國財政部長謝旭人在會議上所呼籲的,要推動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以適應新的時代要求。
建立新的世界金融體系,意味著新興經濟體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利益調整和發言權的升降,談判必將是艱難的。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2008年4月批准的改革方案,發達國家的投票權重從59.5%降為57.9%,發展中國家的投票權重則從40.5%上升為42.1%。但就是這一點變革,也是經過多次討價還價而來的。我們看到,財長會議雖然達成的共識不少,但並沒有簽訂具體協議,能否在倫敦峰會拿出一些清晰而具體的協議,需要各國努力。
值得欣喜的是,中國的聲音已經得到世界的重視。中國一直反對歐美正在興起的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表示應當繼續保持開放的貿易和投資態勢,這次G20財長會議公報有關恢復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條,就是反對保護主義。在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國快速地以4萬億刺激計劃應對。溫家寶總理在剛結束的兩會上也宣佈,中國已經準備了應對更大困難的方案,並且儲備了充足“彈藥”,隨時可提出新的刺激經濟政策。
可以説,G20財長會議公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意志和中國願望,但更為微妙和艱難的談判,還在即將召開的G20倫敦峰會。中國政府還需繼續聯手新經濟體國家,利用歐美間的經濟政策分歧,以更高超的外交智慧,剔除現行國際金融體系存在的弊端,為世界金融體系的改革彰顯大國責任和大國力量。(社論)
責編:谷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