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程俊琳
近期多只基金同時結束髮行,發行情況有所回暖。天相數據統計,基金戶均認購額度不斷上升,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個人投資者在近期的新基金髮行中並沒有過多參與,機構認購新基金的可能性較大。
今年年初到3月份,新基金的戶均認購額度一直較低,即使是債券型基金也不例外,華夏債券、方達債券、廣發強債以及交銀增利基金,戶均認購額度分別為55384份、131541份、70925份和146470份。同期成立的國投成長、南方盛元以及建信優勢等基金的認購額度較低,而在這一波下跌的過程中投資者對整個的A股市場還抱有樂觀的心態,新基金髮行也未遭遇寒流。
4月到6月底這段時間,新基金的募集出現變化,戶均認購額度也開始上升。在股指不斷創新低之後,新基金的發行遇冷,基金公司自購和機構購買使得這三個月的新基金人均募集額度上升。8月以來戶均認購額度呈上升之勢,部分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的人均認購額度超過40萬元。
目前,新基金髮行募集額度走低,戶均認購額度走高,專家表示,近期新基金的發行並未受到個人投資者的追捧。
在10月份已經完成募集的7隻基金中,除了景順治理總規模較小,戶均認購額為8萬多份,其餘幾隻基金的人均認購額度都超過10萬元。而其中一隻基金募集額不到5億元,但戶均認購額度卻達到了14萬元。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總監王群航認為,戶均認購額度上升説明購買基金的大資金比較多,但是這種大資金也可能是大資金量的散戶,也可能是機構。王群航認為,不排除機構理性投資而加大買入力度,由此造成戶均認購額度的增加。而與此對應的就是,個人投資者可能還處於一個觀望的狀態,因此參與度不高。
搶 眼 新 聞
|
|
|
|
|
|
|
|
|
責編: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