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什麼呢?是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工程?是目不暇接的套利模型?還是花花綠綠的K線、指標、均線?或者是五花八門的分析軟體,像巫婆手裏的水晶球一樣,神秘而誘惑?論述備至的研究報告和汗牛充棟的投資巨著都做出各種各樣的描述,但在筆者看來,投資其實並不是那麼複雜,投資只是一樁簡簡單單的生意而已。
我們來説一説這個生意。如何把你的投資想像成一筆生意,然後來判斷一下這個生意是不是值得去做。你有一筆錢,要買進一家電氣設備製造企業的股票(**科技)。這只股票的總股本5億,股價當時在176元,去年主營業務收入31億元,凈利潤6.3億元。是不是值得買呢?
我們先計算一下這個企業的總市值,大約是880億元,也就是我們買下整個企業的價格。好了,我們不妨把“億元”暫時當成“元”,來揣摩一下這筆生意。也就是説,您花了880元買下了一個攤位,去年賣掉了31元的商品,賺了六塊三。這個生意做得麼?就算把880元放在銀行裏一年,利息也是40元左右,有這個錢買企業還不如放在銀行裏。至少,這個攤位賺的錢要達到銀行利息的水平,才算勉強可以做吧?且慢,這還不包括您忙活一年的辛苦錢,也就是工資,也沒有包括做生意的風險補償。即使,我們足夠傻到僅僅去賺一個銀行利率的話,這個企業要達到什麼標準呢?
每年的凈利潤至少達到40億元,那麼相應地收入要達到200億左右,也就是説,目前31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幾乎要翻三番,要增加6倍!
顯然,這不是一個企業短期能夠達到的。所以,這只股票(**科技)從複權後的88元跌下來,至今跌到了20多元。這不是一樁好生意。這個判斷裏包括了市盈率,也就是PE,還有PEG,但都不如直接去盤算是不是一樁好生意來得直觀、實在、到位。
巴菲特成功的奧秘就在於他始終把投資當成生意。在他眼裏,那些股票不是尋常人眼裏的代碼,而是超市裏的可口可樂、吉列刀片,街頭報亭裏的華盛頓郵報。是的,巴菲特知道那是好生意,只怕小時候的他就知道了:撿飲料瓶子的時候,是不是最多的就是可口可樂?當報童的時候,是不是訂《華盛頓郵報》的客戶比較多呢?那种經驗比冰冷的數學分析要靠得住。
有一位大師説過,投資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商業。沒有那麼偉大的我們不妨把投資當成生意。如果我們真的把投資當成生意做,結果或許會好一些,但我們必須要專注。所謂專注,不是集中精力去幹一件事,而是不被其他99件事所干擾。如花幾萬塊盤下一個街頭書報亭的人和花了幾十萬買牌照幹出租的人那樣,起早貪黑、一心一意把生意當生意來做,只關心是不是賺錢,而不是什麼概念、板塊、主力、莊家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説起來,投資這件事,不複雜,但不容易。
搶 眼 新 聞
|
|
|
|
|
|
|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