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以來,多只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以及個別股票型基金與QDII基金的暫停申購令投資者頗感意外;不少投資者也在追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基金紛紛暫停申購?事實上,基金的暫停申購只是基金公司出於保護持有人的利益而採取的一種管理策略。
原因之一:防止短期套利
短期套利資金持有基金的目的,在於利用基金凈值和實際價值的不對稱來獲取收益,而並不在於長期持有獲取回報。如在2006年和2007年,就有短期套利資金利用基金重倉股股改進行套利操作。因為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和贖回是以凈值為基礎進行計算的,而基金凈值是按照每天閉市後所持有各類證券資産的收盤價來計算的,目前用公允價值法對此類停牌股票進行估值的情況還沒出現。因此,在牛市中長期停牌的股票如用前收盤價計算,其真實的價格可能被嚴重低估;於是就有一些資金通過大量買入重倉該股票的基金實現套利。這種行為的本質是套取了原有投資者的一部分收益。當然,在向下調整的行情中,停牌股票如按前收盤價估值,基金的凈值往往存在虛高,復牌後即面臨補跌的風險,上述套利行為就不會出現。
另一種套利是對打新股基金進行套利,這種套利的主要對像是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的主要資産是國債、金融債等債券類資産,通過回購交易,債券型基金能夠運用資金杠桿,獲取更多的資金參與新股申購。雖然今年市場偏弱,許多股票屢屢跌破發行價,但是在上市當天即拋出股票,還是能獲得一定的無風險收益的,這在弱市中尤為可貴。部分大資金在單獨打新股解凍後,再通過買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分享其打新收益,而對於這部分資金,基金基本上無法用於新股申購。因此,部分基金公司為保護持有人的利益,往往在特殊時期暫停申購。如工銀瑞信旗下兩隻債券型基金的暫停申購在很大程度正是為了防止這種資金對中國南車IPO的二次套利。
類似的套利還有對貨幣基金的長假套利,這就是為什麼基金公司常常會在長假前一兩天停止貨幣基金的大額申購,以阻止大資金惡意套利的重要原因了。
原因之二:控制基金規模
最近,“華夏紅利”的暫停申購格外引人注目,而這只基金的暫停申購可能是另外一種情形,即控制規模。基金規模太大不利於基金經理操作和管理,因此把基金規模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以便基金經理把業績做上去以保護持有人利益,同時也便於基金良性發展。在2007年8、9月份,有近40隻基金髮佈公告稱“基金規模增長過快,為適度控制基金規模,而暫停申購。”
華夏紅利二季報顯示,其管理規模達272.87億元,是規模最大的基金之一。雖然今年市場低迷,但華夏紅利良好的主動管理能力還是贏得了投資者的認可,今年以來華夏紅利的管理份額從2007年年底的84.60億份,到一季度末的111.43億份,二季度末達116.85億份,份額呈現增加的趨勢。華夏紅利是中盤平衡型風格,規模過大無疑會給操作帶來影響。8月4日,華夏紅利公告稱,“為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決定自2008年8月4日起暫停華夏紅利申購、轉換轉入業務。”
此外,3隻QDII基金于8月6日發佈公告稱,由於香港交易所宣佈2008年8月6日休市一天,因此暫停申購一天。(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