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的優勢是可以最大化分散投資者的非市場風險,投資者通過指數基金可以有效跟蹤指數,以求得跟指數所代表的市場一樣的收益。而今,上證綜指已經跌破3000點,由於指數基金的高倉位,很多投資者在這樣的弱市中對指數基金惟恐避之不及,那麼,弱市中指數基金的價值何在,投資者該如何正確地對待指數基金呢?
指數基金堪稱“雙刃劍”
國內目前的指數基金基本上都是跟蹤股票市場指數的,由於指數基金的市場反應靈敏,對投資者而言可以説是一把雙刃劍。比如,在2006年和2007年10月16日市場進入調整前的大牛市中,指數基金獲取了482.44%的平均收益,這個收益水平位於同期97隻股票型基金第20位。而在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6月17日的弱市中,上證綜指跌了54%多,指數基金不可避免地成了重災區,平均跌了45%,位於170隻同期開放式股票型基金(除指數基金外)倒數第8位。
指數基金是長期投資的理想工具
長期投資才能有效降低市場波動風險。這個長期不是指1年、2年,長期是指至少5年以上,甚至是10年、20年的跨經濟週期投資。歷史數據顯示,從1997年至2007年的10年中,上證綜指平均每年的漲幅為22%左右,而在1991年自有上證綜指以來到2007年,平均每年的漲幅為30%多。所以不管牛市熊市,只要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就能平滑風險,其投資價值才能有效體現。從這層意思上講,指數基金適合長期投資的養老型投資者。
另外,隨著監管的完善,市場的有效性越來越高,因信息不對稱而獲取超額收益的空間將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基金將只能獲取跟市場差不多的收益,基金長期超越市場的概率越來越小。指數基金被動投資,基金管理人更換對指數基金非常小,同時其費用也相對低廉,是投資者長期投資的理想選擇。
也可分享短期交易機會
如果投資者覺得市場會有反彈機會,也可利用指數基金博取盡可能的高收益,而一般的股票型基金同市場短期反彈的相關度都不及指數基金。當前上證綜指已跌破3000點,出現罕見的“十連陰”後,有望出現一波強勢的反彈,這時,投資者就可以選擇指數基金來獲取反彈收益。
不過,短期操作需要投資者對後市有比較準確的研判,否則就很可能是適得其反。而判斷市場的短期漲跌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很多投資者在市場上漲到5000點、6000點的時候仍覺得估值不高,仍舊踴躍地入市;而在市場跌破了3000點時,卻感覺市場的底仍深不可測,不敢入場。短期市場的趨勢,只有概率,而沒有確定性,只有長期投資,才有確定性可言。因次,指數基金可以成為部分投資者長期關注的對象。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