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鼎
書畫“印刷後添墨”造假法,又稱“印刷與手工結合”作偽,它確指造假者在實施了“全部印刷”或“局部印刷”後,對成品印刷內容再用毛筆作筆墨上的“手工還原”修飾舉動。如在原印跡上的某部位適當再添加一些墨漬;補作若干皺、擦、點、染之類的筆觸,以起到消除印痕,增強“筆”感的效果。造假者之所以要這樣做,純粹是因為印刷作偽無論其技術多麼先進、手段如何高明,那還僅僅只能做到造型(形狀)的像,其筆墨氣韻必定同真筆還會存在某種程度的差別。凡印刷倣出的筆墨,總要顯得平(筆的枯濕感弱化)、板(墨的豐富性減少)、僵(筆墨韻味氣息耗失)幾許。有的憑肉眼(個別要借助放大儀器)細緻辨察,能看到成品中線條和塊面有木紋之類的“印跡”;通過電腦放大分析時,可發現顆粒粗大。更有甚者,印刷作偽的成品,終究是很難看到類似于書畫原作者創作靈感與激情“突發”時帶有隨機發揮、偶然生成的一些特定的筆墨痕跡,以及如畫作上諸如潑墨、破墨、宿墨、積墨等類特殊技法形成的藝術效果,這些都是印刷作偽法“勉為其難”之處。所以,“印刷後添墨”實際上就是為強調與復原手工作筆墨的特徵,以彌補印刷的不足。近幾年隨著印刷造假術的進化,有一種利用高保真無顆粒網點高新技術“印”出的成品本身已較接近於名家的手工真跡,若是再經添墨處理,那當然倣得最“到家”,可謂是書畫造假手法的“階段性成果”,將此法運用到名家書法作品的作偽,從欺騙性而言儼然更“勝”于畫作。
此處這件署款陸儼少的“印刷後添墨”書法成品圖1,其母本真跡圖2是本作者已收藏20年的愛物,原作于1994年被編入國內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陸儼少作品精粹》畫冊中,沒想到這幾年疑偽成品的姊妹篇多次在拍賣會上被競拍,並總有買家誤把它當真跡收藏。其實圖1的印刷工藝還不是最“先進”的高保真無顆粒網點印刷物,而只是一般性的新型水印成品,但它經過人工添墨後,筆線的手工跡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復原,故初看圖1成品時,尤其是其單個結體及整體章法確會讓不少人失眼。這裡還要説明,作偽人操作添墨“到不到家”成品就大不一樣,有些此類成品的筆線的墨也有被添加得板結、膩味的,那就是“低倣”,不值一提。
總結本人所經歷的辨識“印刷後添墨”偽作的經驗,有三點體會要告訴大家:一是鑒定該類成品目光千萬不能只注意到成品的局部(許多自信的鑒定人常有只看片斷定真偽的習慣,這對其他類型偽作也許無妨)而不及全局,因有的偽作局部的贗制效果極其逼真,但成品的整體筆墨就不可能“添”得“天衣無縫”,總體氣息真跡與偽作必有差別;二是此類偽作不論是畫還是書法,其造型內容均十分接近於真跡母本,所以絕不能因某件被鑒定物的造型水準高,就不細察筆墨質量勿忙下結論,此是鑒定之大忌;三是成品必有母本,哪怕“印刷後添墨”的作偽成品再怎麼逼真,查資料也是“多快好省”的鑒定方法。
責編: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