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黃昏,在新疆洛普縣布雅公路旁的河床上,15歲的庫西木興衝衝地來找正在挖玉石的父母。他跳進三四米深的鴻溝,熟練地拿起鐵锨鏟起大塊沙礫,撒到旁邊的沙包上。
媽媽沙尼沙笑著説:“他從小就知道賺錢,每天一下課就來挖玉!”
庫西木挖玉時,旁邊的沙礫不斷地往下掉,有的就砸在他的肩上,而他卻全然不顧,依然興致勃勃地挖、挖、挖。
“玉,石之美者”,溫潤內斂的和田玉,因其歷史文化沉澱、不可再生的資源稀缺性以及獨特的投資價值,十年間價格飛漲。一塊和田玉幾經倒手,可以賣到百萬元甚至千萬元的天價。在這樣的利益鏈條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知疲憊地圍著玉石忙碌奔波。
這些年來,人們更是把和田玉形象地比喻為“瘋狂的石頭”,在巨大利潤的驅使下,大人為之瘋狂,這種瘋狂甚至蔓延到了庫西木這樣的孩子身上。
“1個月給我1000元,我也不給別人打工”
4月的玉龍喀什河舊橋,陽光照得整個河床泛出銀白色的光芒,一條四五米寬的小河緩緩地在河床一側流動,河水清澈見底,幾百個撿玉人在河床上三五成群,或坐在地上挖玉、或盯著鵝卵石來回走動。
阿不都巴克已經挖到第二個大坑了。雖然已經50歲了,他看起來依然很精幹,雙腿跪在已經挖了約20厘米深、1米多長的坑裏,一邊挖玉一邊聽廣播,感覺便不那麼枯燥了。
他先拿鐵锨將表面大塊的鵝卵石鏟在一旁,把濕泥包裹的卵石鏟松,再用鐵耙將石頭一個個撥拉出來。他緊盯著鐵耙下的石頭,不時地挑出一小塊,用手把石頭表面的泥擦去,映在陽光下查看是不是玉。這樣的動作他有時重復好幾天都一無所獲,“被人翻遍了,很難挖到好玉了。”
阿不都巴克是玉龍喀什河的職業手工挖玉人,已經在這裡幹了5年。每年3月初天氣暖和些,他就會從距離和田市100多公里的皮山縣木克羅鄉坐車過來,直到8月玉龍喀什河汛期到來他才回家。這6個月他可以賺3000元,相當於種地年收入的3倍。
他就住在離他挖玉點不到50米的沙灘上,那裏放著他的床舖。他每天一頓吃兩個馕,渴了就拿塑料瓶子去河裏打水喝,偶爾才去岸邊的小餐館吃一份10元錢的拌面。“河水又清又涼,很好喝”,戴著維吾爾族花帽的阿不都巴克用不太流利的漢語,捋著下巴灰白的小鬍子微笑著説。
“1個月給我1000元,我也不給別人打工。”阿不都巴克曾經看到有人挖出一塊巴掌大的潔白的玉石,剛挖出來就賣了3萬元。這讓他很羨慕,他相信總有一天,他也會挖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