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卡、擦鞋卡、健身卡,目前一些服務性行業很流行“預付款消費”,消費者交錢辦卡可以有相應的優惠,商家也可以預收資金,積累更多的實力提供更完善的服務。而事實上,因相關部門缺乏監管,加之消費者未做到理性消費和維權較難,預付款有時難免落入“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陷阱。
從“天花亂墜”到“一把傷心淚”
去年5月,在瀋陽做公務員的祝明揚被一家“浩沙健身會館”貼出的年卡優惠招牌吸引。健身會館的服務人員熱情接待,並把她拉進健身大廳參觀,裏邊的健身器材一應俱全,人不多而且環境幽雅,而辦年卡的費用也相對便宜。在服務員天花亂墜的講解下,祝明揚以999元的價格辦了張年卡。
可後來的經歷卻讓她樂不起來了。過了一段時間,她真正拿卡去健身時,卻發現那裏人越來越多,大家都在健身器材前排隊等候。更難受的是,等到健身完了衝澡時,人更是多得受不了。“整個浴室裏人擠人,感覺像是煮餃子。衝個澡得兩個多小時才能輪得上,更衣室裏的汗臭味讓人作嘔!”
她去了三次就再也無法忍受,向會館提出退卡。可服務員卻拉下臉來説:“不到一千元的年卡就這個消費水平,當初也是你自願的!”祝明揚氣不打一處來,卻也只能有淚往肚裏咽。
無獨有偶。記者今年初在瀋陽大潤發超市地下停車場停車時,恰遇到一位車主向超市管理人員質問,敘述他在這個地下停車場曾辦理了一張洗車卡,而現在這家洗車店卻人去店空,打原來的電話也無人接聽。
遼寧省消費者協會去年也頻繁接到類似投訴:消費者劉軍等人去年在瀋陽一家美容院辦理貴賓卡並預存了價值不等的費用,2007年8月突然發現該美容院已轉讓,現美容院的老闆拒絕接受持卡消費。至於賠償的事情,美容院以各種理由推脫。
“預付款消費”成為投訴熱點
遼寧省消費者協會對去年受理的投訴情況統計分析後發現,“預付款消費”由於經常出現中止消費退款難、信譽質量保證難、虛假承諾兌現難、企業變更履約難、攜款逃逸追款難等問題,正成為消費者的一大投訴熱點。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經營者在進行“預付款消費”的促銷手段時,常常租用知名度較高的商廈場地提供服務,博取消費者的信任,給出非常誘人的優惠措施吸引消費者,收款後不與消費者簽訂合同,只用一張優惠卡來代替,且優惠卡背面往往有一些不平等的條約。由於部分經營者不依法履行義務,導致不少消費者在預付款消費時其合法權益屢受侵害。
與“預付款消費”類似,商品房定金也成為投訴解決的難點。消費者在與房地産開發商簽訂正式的商品房預售或銷售合同之前,開發商往往通過簽訂認購書、意向書、預訂合同等方式,要求購房者交付購房定金,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開發商簽訂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時,開發商往往因此而拒絕返還購房者已交付的定金。2007年,遼寧各地都發生多起有關商品房預付定金、誠意金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