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視頻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馬斌讀報4月16日內容

 

CCTV.com  2008年04月17日 17:17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第一時間):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歡迎您第一時間聽我馬斌讀報。

    先來看看今日頭條。

    《中國改革報》報道,清華大學教授秦暉最近在深圳一個論壇上提出,“有貧民區的城市,並不就會比其他城市矮一頭,相反卻是尊重農民工等城市貧民的自由,給予城市貧民福利。我認為深圳完全可以率先興建貧民區。”他認為 “很多城市一邊是希望盡可能多地享受農民工帶來的服務,一邊卻想盡辦法將農民工等貧民驅趕出城市。” 城市裏“最窮的農民和無單位者,不僅完全沒有分房資格,自己蓋個貧民窟也被指為私搭亂建,要被懲處。”針對城市化過程中,政府強力推行的城中村改造計劃,秦暉認為這是典型的剝奪城市貧民的居住權利。因此,他建議深圳“完全可以率先興建貧民區。”給城市貧民興建貧民區的權利。

    對此,《南方日報》認為《貧民窟和市場經濟不應是對抗體》。如果興建貧民窟,可以滿足部分城市貧民在城市範圍內擁有房屋的夢想,那無可厚非,也屬於發放福利或者償還福利的一種方式,至少可以先做一場試驗。

    《檢察日報》的文章則反對説,《不能靠貧民窟解決城市化問題》。因為這一舉措不但沒有改變城市對農民工的歧視,相反,還把這種歧視制度化、合理化了。城市的僱主不用考慮返鄉問題,會把農民工工資壓得更低;而城市管理者也會理直氣壯的不承擔貧民窟居民的任何福利。

    《解放日報》則建議,對於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來説,最大的困擾不是租房居住寄人籬下,而是子女在打工城市的受教育權利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建貧民區不如多建農民工子弟學校》,好鋼應該花在刀刃上。

    其實,對於貧民區該不該建的討論也反映了城市管理者苦惱的心態,一方面想享受農民工進城帶來的好處,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承擔農民工進城帶來的問題。這個矛盾也刺痛了我們每個人的心,我們希望農民工兄弟能得到實惠,卻又不能接受貧民區這種帶歧視色彩的詞彙,在這個問題上,秦暉教授提了個辦法,我們也該多提幾個建議,想辦法比一味的去指責對農民工兄弟的幫助更大。

    看下一條。

    《長江商報》説,4月8日,湖北宜都市市委書記宋文豹在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笑著説:“市民晚上9點睡覺太早了”,“可以出去坐坐人力三輪車、吃些烤羊肉串、去洗腳房洗腳健身,內需就自然拉動了。”洗腳也是種文化。”此話一齣,立刻引 發廣泛爭議。我們先來看看支持派的觀點。

    《大河報》認為《不要誤讀“洗腳文化”》,釀酒業有釀酒文化、餐飲業有餐飲文化,作為服務行業之一的洗腳業,當然也有自己的文化。所以“洗腳也是種文化”的説法,本身並沒有什麼錯,在宜都市市委書記看來,可能只是泛指當地要發展第三産業洗腳業,來擴大就業,增加稅收。當然,關鍵是要把“洗腳文化”建設的健康、文明。

    當然,對這種説法的反對意見也很多,《中國改革報》認為《“洗腳也是種文化”是“大呼隆”思維》。很多人喜歡把社會生活中的一切都往“文化大筐”中扔。標榜什麼是文化有沒有某種規則呢?“洗腳是種文化”,那麼剪指甲是文化、刷牙是文化、掏耳朵是文化、眨眼睛也是文化,一切都能是文化。什麼都是文化,恐怕這文化也就不是文化了!

    《每日經濟新聞》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説《拉動內需不是“洗個腳”就行的 》發展休閒産業,政府部門要做的顯然不是“發展洗腳業”這樣具體而細微的工作,不去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的環境和制定發展經濟的具體規劃,而把目光停留在“發展洗腳業”這類小事上,很容易給民眾留下政府“不學無術”的話柄。


1/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