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收藏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版畫收藏天地新 外國版畫已登陸

 

CCTV.com  2008年04月14日 11:09  來源:人民日報  
[內容速覽]  雖然中國版畫依舊處在邊緣地帶,版畫收藏依舊位列小項範疇,但有跡象表明:外國版畫正在作為西方藝術品大軍的先遣隊,登陸中國藝術品市場。不是中國版畫不入收藏家的法眼,因為中國缺少真正意義上的收藏家。

  雖然中國版畫依舊處在邊緣地帶,版畫收藏依舊位列小項範疇,但有跡象表明:外國版畫正在作為西方藝術品大軍的先遣隊,登陸中國藝術品市場。

  本來,藝術品收藏的開篇,都是由版畫而油畫。但在中國,由於本土藝術品即中國畫的地域優勢,而使舶來品油畫的市場預熱期過長,使版畫在中國藝術品市場未及開端,即遭冷落。因此,關於版畫的收藏,特別是關於外國版畫的收藏未曾得到較為深入的探討。

  1759年,即乾隆24年,由清宮西洋畫家郎世寧等主筆,歷時7年,繪製了16個畫幅的《平定準噶爾伊犁回部得勝圖》,並送到法國鐫刻為銅版畫。1770年陸續印成百套送還中國。這可能是第一批進入中國的西方有限級版畫。

  20世紀30年代初,魯迅為了推動他所提倡的新興木刻運動,從國外收集了許多外國原創級版畫,涉及德國、美國、法國、前蘇聯、日本等19個國家的305位畫家,總量數以千計。同時,他還邀請外國藝術家主辦木刻講習會,多次舉辦外國版畫展,出版有關畫冊與書刊。那時的上海曾經是中國新興版畫的創作中心,也是中外版畫藝術的交流中心。

  新中國成立後,各大美術學院紛紛成立了版畫係,引進了新型版畫創作形式,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版畫創作人才,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中國版畫創作隊伍。全國版畫展迄今已舉辦了18屆,為所有畫種之冠。中國版畫自上世紀50年代中期起,不斷有作品為國外博物館、美術館與圖書館收藏,其數量與受重視程度僅次於中國畫。

  近20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得到迅速拓展,中國書畫、官窯瓷器各擅其場,以油畫為主體的中國當代藝術近年更是異軍突起。就中國版畫的學術地位與社會角色而言,版畫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表現的確差強人意,雖然中國當代藝術中不乏版畫家的身影,老一輩版畫家的作品步步走高,中青年版畫家的作品時爆火花,榮寶齋、朵雲軒的一些木版水印表現不俗……版畫在國外藝術品市場常年擁有1/6左右的份額,中國藝術品市場中的版畫行情基本處在有關人士的“熱望”之中。反差之大,令人感慨。

  不是中國版畫不入收藏家的法眼,因為中國缺少真正意義上的收藏家。

  不是中國版畫不入投資人的法眼,因為中國缺少中長線運作的投資人。

  不是中國版畫不入老百姓的法眼,因為中國老百姓還在為住房還貸款。

  ……

  因此,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人士想到了外國藝術大師的版畫。當北京華辰在去年秋拍率先主辦外國藝術品專場拍賣而一槌驚世時,人們才發現,西方藝術品的經營者這些年一直在中國藝術品市場周圍蓄勢待發。華辰此舉可以説是把雙方之間的那層窗戶紙給捅破了。

  窗戶紙破了,何妨把窗戶打開。

  和油畫比較,版畫與雕塑一般,因為可以復拓若干,沒有收藏擁有的唯一性,而收藏價值偏低,且漲勁不足。這是事實的一個方面,而事實的另一個方面則是,一個西方現代藝術大師的一件油畫作品價格數以千萬美元計,而其版畫則為一般白領階層可以收藏,而且你收藏的是一件大師的作品。如果以同樣的價格涉及油畫,只能收藏一件名不見經傳的藝術青年的作品,其審美高度與增值潛力斷難與大師版畫比較。更何況,在中國畫界,人們雖然找不出兩件完全一樣的作品,但面貌相倣如孿生子般的中國畫作品又何止百件!那些出自大師之手的作品分開來看似乎“筆精墨妙”,將之聚而觀之,那些相同的構圖、相同的意境、相同的手法,讓人觀之則味同嚼蠟。這遺憾,不獨外國人有!

  藝術品市場如同別的市場一樣,從來就是那些天價藝術品的領地,從來就是大額資金的天下,所以,版畫難得有引人注目的表現。其實,從藝術品市場的生發與運行過程考察,版畫的地位不可小覷。

  版畫為藝術市場培養了大量的未來收藏家。人們通常是從購買版畫開始收藏的。版畫的低價位可以讓初涉其間的人們練手,版畫品種的豐富性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方面人們的審美口味,版畫對於家居的裝飾性更是其在西方藝術品市場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版畫為老百姓提供了與富人接近的審美機會。在博物館等公共機構,窮人與富人的審美地位是相等的。在藝術品市場中,貧富懸殊則自不待言。不過,窮人可以自己的力量收藏版畫而擁有大師作品,不必要也不可能和富人一樣一擲千金去競投油畫等高價作品。審美的機會與成效,在許多情況下,不是以花費多少來衡量的。

  如果靜下心來細算賬,版畫的贏利水平被武斷地低估了。畢加索的油畫作品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基本在百萬美元之下成交,90年代以後,日本商人大舉競投,畢加索的作品邁上千萬美元臺階,價格普遍抬升了10倍。而他的版畫漲幅也是如此。其版畫《節儉的一餐》1984年的售價為3萬多美元,2004年在香港拍賣時成交價為110多萬美元,20年漲了36倍多。這個個案表明,只是因為版畫的起始投入少,最終價格難以驚人,於是而被人忽略。其實,就絕對值而言,這是一方投資與收藏並舉、魚與熊掌兼得的天地。

  西班牙藝術大師米羅説,“我試圖,並一直盡可能地擺脫架上繪畫的局限。我認為它的目標過於狹小,我想使繪畫更接近廣大的民眾,我從未停止去理解他們。”他的“使繪畫更接近廣大的民眾”的手段就是創作版畫。許多西方藝術大師當年所以從事版畫創作,其初衷和米羅一樣,希望自己的作品為老百姓所珍藏,為老百姓所喜愛。

  但願中國的收藏者不辜負藝術家們的這番苦心。

責編:金文建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