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多盈投資 余 凱
週四市場再度重挫,伴隨著兩市第一權重股中國石油暴跌8.31%,大盤毫無懸念的創出本輪調整新低,其中滬指快速擊穿3500點大關,直逼3400整數關口。盤中多方幾乎毫無抵抗,繼前日中國太保成為跌破發行價的第一股後,目前次新藍籌股再度成為“破發”的重災區,中海集運、中煤能源等相繼跌破發行價,而建設銀行最低至6.46元,離發行價6.45元只差0.01元,再加上中國石油跌破17元後,離它的發行價16.70元也僅僅是一步之遙,新發藍籌股的集體“破發”,成為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
“破發”成為主要做空動力
大盤藍籌股大多是各自行業的龍頭企業,一向憑藉其穩定的盈利能力成為股市的中堅力量,也是機構資金最為青睞的投資對象。但是自2007年10月份A股市場見頂以來,大盤藍籌股反復遭遇機構拋售,成為市場的主要做空動力。
隨著中國太保、中海集運、中煤能源等大盤藍籌股相繼“破發”,這將對A股市場構成了強大的殺傷力,一旦未來藍籌股紛紛效倣的話,那麼對於A股市場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事實上,中石油破發也僅僅是個時間問題,中石油破發意味著所有參與的投資者幾乎是全線受傷,其實造成這樣尷尬現狀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新股定價和發行制度。
現行新股發行制度,于2006年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為,首先面向機構投資者詢價;發行時為了確保發行成功,以戰略配售、網下配售形式向機構投資者傾斜;同時,以抽籤方式在網上配售發行新股,資金量大小成為能否申購成功的關鍵。在這樣的背景下,“打新”的盈利空間由新股上市首日的定價決定,而鉅額的申購資金導致新股上市後股價虛高,人為放大了A股泡沫。
於是乎,在機構投資者極力推崇大盤藍籌股的2007年,A股市場在呼喚著新藍籌股的上市的同時,在超高市盈率的發行機制下,更大的泡沫已推向市場,這些藍籌股還未上市就已失去了投資價值。尤其是在紅籌海歸的大背景下,這些過高定價的大盤藍籌股從登陸A股市場的第一天,就已經註定了其“破發”的歷史必然。
市場缺乏自身修復機制
海外次貸危機衝擊、宏觀緊縮、通脹壓力、大小非解禁、再融資壓力等等,一系列不確定性的因素在衝擊市場的信心。而宏觀經濟形勢嚴峻,通脹壓力帶來加息預期及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直接拖累上市公司業績,在滬指跌破3500點大關後,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加劇導致A股市場的暴跌行情。
儘管就估值而言,目前滬深300指數2008年預測市盈率水平僅僅在23倍左右。而以金融股為代表的藍籌股在去年業績大幅提升,藍籌股的市盈率迅速下降。鋼鐵股2007年靜態市盈率達到15倍左右,銀行股目前的市盈率只有20倍出頭。而在已披露2007年年報的證券公司中,券商板塊2007年靜態市盈率也沒有超過16倍的。顯然,目前藍籌股殺跌的主要動力並不是來自於估值,而是來自於因國內外諸多不確定因素導致的信心流失,從而形成“多殺多”的情緒化下跌。
事實上,目前市場顯然已缺乏自身修復機制。3月26日在網下配售3億股解禁拋售巨大壓力的沉重打擊下,上市僅有59個交易日的中國太保股價暴跌8.11%,一舉跌破了IPO發行定價30元,成交金額高達34.92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放大近7倍。網下配售機構不計成本恐慌性殺跌特徵十分明顯。無獨有偶,週四中國平安H股收盤價為52.65港元/股,而A股收盤價則為48.99元人民幣/股,H股明顯溢價于A股。一旦未來那些同時具有A股、H股的大盤藍籌股紛紛仿傚,其A股都跌到H股價格以下,那對於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將是毀滅性的。
“破發”陣營還將擴大
藍籌股的暴跌導致基金凈值持續下跌,基金凈值節節縮水又引發越來越大的贖回壓力,基民的贖回又使得基金不得不拋售手中股票,尤其是流動性好的股票,而這些股票更多的就是藍籌股。因此在基金贖回潮已經不可避免的情況下,藍籌股未來不排除有新一輪下跌的可能。
與此同時,隨著非流通股第一波解禁高峰來臨,大非、小非的集中減持,從之前的紙上談兵轉變為真實而兇猛的拋售。統計顯示,2007年全年,大小非出售的非流通股份佔解禁總數的10%,而今年年初至今,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了20%,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更重要的是,這個數字不包括那些無須公告即可拋售的小非減持。由於成本低,以財務投資者身份持有上市公司股權的機構投資者,套現意願更強。一旦市場預期不好,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套現。因此在政策面仍然保持相對平靜的情況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藍籌股加入“破發”的陣營,這一點投資者要有所防範。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