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證券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基金“兩會”間凈賣出273億元 “助跌”A股

 

CCTV.com  2008年03月27日 07:44  來源:中國資本證券網  
[內容速覽]  在經歷了去年10月中旬以來的下跌,特別是今年3月以來的加速下跌後,市場各方都在探討“理性”問題。業內人士認為,從資金期限結構看,保險資金、企業年金和社保基金等屬於長期資金,其理性投資理念更容易轉變為理性投資行為。

  在經歷了去年10月中旬以來的下跌,特別是今年3月以來的加速下跌後,市場各方都在探討“理性”問題。目前,雖然CPI偏高,但總體上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正常,上市公司基本面依然看好,有望在2008年和2009年保持較為強勁的增長。那麼,是什麼力量讓已經顯現投資價值的市場依然選擇下跌?怎樣才能讓我國證券市場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只有多頭並舉,注重引導,使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理念、增強長期投資信心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證券市場穩定發展。

  首先,要將平衡供求關係作為市場的一個基本原則,同時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長抓不懈。銀河證券研究中心負責人滕泰認為,大小非解禁是未來制約市場中長期發展的因素。要使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繁榮發展,平衡好市場供求關係很重要。

  其次,加大理性的機構投資者比重。海通證券(600837)研究所所長汪異明認為,雖然近年來機構投資者比重已經有較大幅度提升,但是總體上市場中理性的機構投資者比重仍然偏低,機構投資者的“散戶心態”仍然非常突出。

  在典型的機構投資者??基金經歷了2007年跨越式大發展後,其與保險資金、企業年金、社保基金等不同類型機構投資者的協調發展問題就變得日益突出。

  基金本質上是一種受託理財産品,不同程度上受制于基金持有人的意志。

  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3月26日已披露的58隻基金2007年年度報告顯示,開放式基金中個人投資者持有比例高達93.85%,創下歷史新高。而個人投資者相對於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來説,更容易受市場短期表現影響,在行情大漲的時候加碼買進,而在行情低迷時加速贖回。受此影響,即使是有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理念的基金經理,從操作層面上説,也很難做到逆勢操作。

  權威數據顯示,2007年5月份,基金份額增長18.9%,基金在上證所的凈買入量則從上月的52.16億元劇增至688.08億元;2007年8月份,基金行業的總份額增長31.08%,為2007年增速最快的月份,基金在上證所的凈買入則出現了1255.81億元的天量;2007年9月份,基金份額增長16.35%,基金在上證所則維持了955.01億元的次高凈買入記錄。

  業內人士認為,從資金期限結構看,保險資金、企業年金和社保基金等屬於長期資金,其理性投資理念更容易轉變為理性投資行為。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的《2007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提出,將完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引導和規範境外長期資金進入境內資本市場。事實上,就A股市場而言,何嘗不需要引導和規範境內的長期資金呢!

  第三,積極推動金融産品創新。目前,我國A股市場投資産品相對單一,缺乏有效的風險對衝工具,在下跌市場中,包括基金在內的投資者沒有贏利模式。所以,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助漲助跌成為必然。在市場上升時買進,在市場下跌時賣出,基金順勢操作的個體理性行為,最終演變成集體的非理性。

  上證所贏富數據顯示,2007年從“5.30”到“10.16”四個半月時間內,基金群體凈買入3024.3億元,平均每月凈買入672億元。同期,大盤迅速從4000點左右上升至6100點,升幅高達52%。

  此後,從2007年10月中旬至2008年2月29日,同樣在四個半月時間內,基金群體在上證所則呈現凈賣出狀態,凈賣出金額為538.5億元,平均每月凈賣出120億元。與之相伴的則是大盤從6100點回落到4000點附近,跌幅逾34%。

  進入3月份後,基金快速大幅減倉更具明顯的“助跌”性。從3月3日至3月17日,在短短的半個月中,基金在上證所凈賣出273億元,為此前平均月賣出金額的2倍有餘。

  對此,渤海證券高級研究員、天津大學副教授房振明建議,建立賣空交易機制、開啟融資融券大門,可以為股市提供充足流動性,並建立下跌市場中投資者的贏利模式。

  第四,包括稅收政策在內的各項相關政策應從有利於長期投資角度做出相應調整。

  “兩會”期間,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范福春曾指出,培養投資者的長期投資理念是個長期的過程,有很多政策法律要配套,特別是稅收。

  業內人士認為,此番講話切中了A股市場長期投資理念之所以缺乏的“要害”。

  對投資者來説,目前的股市可謂是一個“凈損耗”的市場。去年,上繳紅利所得稅後,中小投資者拿到手的凈收益不超過1200億元;而為了獲得這些回報,其貢獻佣金超過1500億元,繳納印花稅逾2000億元。

  海通證券汪異明就此表示,在這樣的總體格局下,投資者、包括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只能通過股票差價博取收益。持續分紅派息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少,且分紅還要繳納20%的紅利所得稅,無疑成為抑制我國投資者長期投資動力的現實因素。

  同時,證券稅收制度預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比如資本利得稅的問題,在熊市時,市場參與者基本會認為資本利得稅不會出臺;到牛市時,關於徵收資本利得稅的傳言就會反復出現。再比如徵稅時的相對隨意性,使得投資者擔心長期投資收益不可預期。

  “今後5年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機遇期”,這是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07中國金融論壇”上的表述。作為“重要機遇期”的第一年,2008年開局即面臨如此複雜的局面,確實需要市場參與各方運用大智慧,從有利於中國證券市場長遠發展入手,開出對症的藥方。

  

責編:李菁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