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滾動 > 正文

沃爾瑪裁員真相:中國採購業務可能轉移到非洲

 

CCTV.com  2007年12月19日 15:56  來源:人民網  
[內容速覽]  再過十幾天,新勞動法就要正式實施了,但一場關於規避新法而突擊裁員的風波至今未能平息。沃爾瑪中國區公關總監董玉國也否認了大裁員是規避新勞動法的説法:“只是一個偶然的巧合,中國的裁員是全球採辦進行戰略調整的一部分。

  再過十幾天,新勞動法就要正式實施了,但一場關於規避新法而突擊裁員的風波至今未能平息。在2007年歲末,位居《財富》全美500強排行榜首位的世界巨頭沃爾瑪也捲入了這場風波之中。沃爾瑪全球採購系統的100余名中國員工被突然“炒了魷魚”。不少人指出沃爾瑪此舉是為了規避新勞動法。

  然而,根據本報記者的深入調查,沃爾瑪採購系統在中國大裁員的背後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近日,沃爾瑪全球採辦的一名工作人員獨家向本報記者報料,從事採購的中國員工被大量裁員是沃爾瑪進行全球戰略調整的一部分。由於成本上升,沃爾瑪在中國的一些採購可能轉移到非洲等地。在中國大裁員之後,沃爾瑪設在新加坡、菲律賓、斯裏蘭卡和土耳其的4個採購辦公室也全部關閉。這一切意味著,沃爾瑪全球採購戰略調整的大幕已經拉開。

  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去年一年在中國採購了700億元的産品。沃爾瑪作出一個戰略調整是不是一個風向標?此舉會動搖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嗎?曾把沃爾瑪當“生命線”的中國企業又將如何面對?

  沃爾瑪在中國分為兩個系統,一個是人們熟悉的沃爾瑪超市,也被稱為“沃爾瑪中國”。另一個即沃爾瑪全球採辦,主要負責在中國採購貨物運往國外,並通過世界上7000多家沃爾瑪超市銷售。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沃爾瑪這個零售巨頭去年一年就“吞”下了700億元的中國貨物。

  此次“裁員風波”正發生在沃爾瑪全球採辦。它前身是香港一家代理公司,主要幫沃爾瑪做出口方面的業務。被沃爾瑪收購後,2002年搬遷至深圳,對外的註冊名稱是沃盛諮詢(深圳)有限公司,當初成立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採購成本。

  大裁員前先發“安慰郵件”

  張閏(化名)在沃爾瑪全球採辦已經工作超過4年。對於此次裁員風波,她有親身經歷。據其稱,這次大裁員其實早就有了徵兆。今年初,公司的主要創始人崔仁輔離開了,與他一起辭職的,還有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勞倫斯?傑克遜。此後,美國人苗浩成了公司新的老闆。這次高層的巨變,為後來進行的架構調整埋下了伏筆。

  在裁員之前,還有一個“插曲”讓張閏感到有些氣憤──公司裏的員工幾乎都收到苗浩發的一份“安慰”郵件,這是他在去美國之前,在車上通過其“黑莓手機”發給員工的。“郵件上説,他正要從香港機場去美國,肩負很大使命,可能會對公司的架構進行調整,但他相信這種調整是好的。公司員工的人頭數在預算之內,不會裁員,讓我們放心。”

  就在員工們紛紛收到這份“安慰”郵件,以為可以平穩度過2007年的時候,一個異常殘酷的事實突發──公司大規模的裁員幅度高達10%。

  10月22日一大早,公司召開了一個會議,會後大老闆要求各個部門的頭找員工談心,一個人15分鐘,短短的談話時間決定命運。

  “我被老闆叫進去的時候,他問我有什麼看法?我説這很正常,因為公司要生存、要發展。老闆説,這次公司是架構重組,是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後來,他告訴我,我沒有被裁。”然而,數十名員工在這次談話後被“炒了魷魚”。

  被裁員工80%是採購人員

  “裁員在10月22日那一天全部完成,有的人被通知第二天要走。最遲是11月15日,被裁員工要全部走人,即全部手續辦完,和公司完全解除關係。”沃爾瑪全球採辦在中國約有員工1000人,主要工作地點是在深圳和上海。據張閏稱,這次裁員總共有100余人,其中在深圳被裁的有50~60人,“裁員的基數是10%。”

  據了解,這次被裁的人涉及5個部門,在深圳和上海被裁的員工主要是採購,而在東莞和莆田被裁的主要是質檢和檢廠的員工。“這次採購裁員最多,起碼80%。”張閏説。

  採購系統在實現沃爾瑪的“天天平價”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是沃爾瑪全球商品物流和價格鏈條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在已形成非常有效的運作方法後,採購辦一般都直接面對中國的工廠,以雙方可以接受的最低價格拿貨。在向中國工廠壓價方面,沃爾瑪有一套十分厲害的做法。“我們這裡有一個小組,叫做資料小組,就是通過任何渠道專門收集各個生産廠家的信息,比如同樣一個産品,有哪些工廠可能做,産品的出廠價格是多少。採購在談價的時候一般都會貨比三家,談判時就是無條件跟你砍,你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算了。”

  此外,沃爾瑪全球採辦還有專門檢廠的員工,主要是看工廠有沒有使用童工或違規加班等情況。如果一年之內被發現有3次違反的話,將不可以和沃爾瑪有任何生意上的來往。

  一旦成為了沃爾瑪的供應商之後,只要不發生明顯的違規行為和市場變化,一般都可以成為沃爾瑪長期的合作夥伴。通過沃爾瑪採購的努力,十分平價的貨物源源不斷地從中國運到世界各地的沃爾瑪超市的貨架上,進店銷售的價格是──中國工廠成本價+運費+倉儲費+報關費用+沃爾瑪的利潤。

  規避新法純屬“偶然巧合”

  昨日,位於深圳羅湖區的一幢寫字樓裏的沃爾瑪全球採辦仍是一片平靜,但大裁員對於員工們心理造成的影響卻在持續。

  在張閏的眼中,有一個部門經理走得最悽慘。他在公司工作了5年,毫無理由地被裁了。根據張閏的説法,公司這次裁人完全無視個人的工作能力、表現以及工作的年限──被裁後,公司會給被裁人出具一份證明,顯示不是因為個人表現而被裁,完全是公司的原因。但對於公司關於“公平裁員”這一説法,也有員工表示異議──“其實早就內定,還是老闆説了算。崔老闆走了後,公司裏不少人也離開了。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第一次大裁員後,公司裏私下又流傳另一種説法,“明年3月份還要裁人”。“我知道只是謠傳,人事部説不會裁,但現在誰敢信啊!”張閏説,“我甚至覺得,員工對公司的信任度下降、下降、再下降。因為公司哪一天可能還會突然裁員,只需要拿錢出來買就行了。”

  沃爾瑪的大裁員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由於此時正是中國實施新勞動法之前的敏感時期,不少人認為此舉是為了規避新勞動法出臺。

  對此,張閏卻不同意。“我個人覺得這不是針對勞動法的,只是在新勞動法之前鑽一些漏洞。公司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被裁的員工,如果真按照勞動法來做,賠償不會給得那麼豐厚。”對於被裁的員工,沃爾瑪賠償的標準是:“做一年算一個月,再另外多賠兩到三個月。按照全年12月的工資+年底雙薪+分紅後之後再除以12得出一個月的補償標準。工作了5年以上的人,基本上賠償了10個月。這比勞動法規定的賠償標準高出很多。”由於補償標準較高,這次在深圳工作被裁的員工,“聽到的怨聲不多,很多人還表示滿意”。

  沃爾瑪中國區公關總監董玉國也否認了大裁員是規避新勞動法的説法:“只是一個偶然的巧合,中國的裁員是全球採辦進行戰略調整的一部分。”他講述了裁員的其中一個原因──採購系統的部門工作存在重復勞動,全球採辦對現有的流程進行評估後,將採用新的管理技術和通訊技術。

  喧囂風波背後有真實戰略

  張閏説,這次裁員最多的是採購,與沃爾瑪全球採辦的架構設置有關。目前的設置是每個部門有部門經理、高級採購、採購,以及採購助理和部門助理,平均兩個採購就有一個採購助理。“設置雷同,效率也不是太高,每個人都忙得要死!”

  張閏説,一些採購被裁掉後,公司將採用網上訂單系統來彌補裁員後的工作,並把一部分工作轉移到供應商那裏去。“比如以前報價單都由我們來準備,一個一個數據打進去,以後給供應商做。此外質檢和檢廠都會交給第三方去做,沃爾瑪不會專門雇人做這些。”

  更引人關注的裁員真相,是沃爾瑪全球採辦的戰略調整。鮮為人知的是,11月15日,中國大裁員結束當天,沃爾瑪設在新加坡、菲律賓、斯裏蘭卡和土耳其的4個採購辦公室全部關閉。張閏説:“公司裏大家都在説一些採購將從中國轉移到非洲等地。但具體怎樣實施仍是一個未知數。轉移的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現在中國的採購成本上升,人工和原材料都在上升。”

  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沃爾瑪去年在中國的採購量為703億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採購量為303億元。其採購大裁員會否對中國的採購造成影響?

  張閏稱,公司裏每天的採購業務一批接一批,根本週轉不過來,目前採購量不但沒下降,反而在上升,“公司會逐步來做”。

  對於把部分業務從中國轉移到非洲的説法,董玉國並沒有直接回應。“這只是一個假設的問題,我沒辦法回答。可以肯定的是,公司沒有減少在中國採購數量的決定。很多大的零售企業都是這樣,到一個地方去採購,你要看當地有沒有這個製造能力,如果沒有的話,你想採購也採購不了。”

  把其當“生命線”的企業堪憂

  事實上,沃爾瑪驟然的戰略調整,讓不少中國的企業很揪心。在其每年鉅額訂單的背後,聯結著中國眾多的工廠。尤其對一些與其有長期合作關係的工廠來説,來自沃爾瑪的訂單更是企業的“生命線”。珠三角一家生産鞋子的企業負責人劉老闆稱,其工廠與沃爾瑪有過合作。如果沃爾瑪大面積地減少採購量,一些企業可能會陷入困境。

  也有一些企業對於沃爾瑪此舉並不太在意,深圳商人林老闆説,許多供應商剛開始和沃爾瑪合作的時候根本不賺錢,只是想要一個能跟沃爾瑪合作的名聲,給自己做廣告。“跟其他客戶談生意時,便可以抬高價格賺錢。由於利潤有限而要求較高,一些與沃爾瑪合作的企業並不能獲得自身技術和産品升級的資本積累。沃爾瑪的調整不見得是壞事,可以讓我們思考如何去調整。”

  儘管暫時未影響到在中國的採購量,但不少人認為,這個世界零售巨頭的戰略調整無疑具有風向標意義。沃爾瑪的這個舉動是否會動搖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呢?中國又將如何面對呢?

  長期關注中國宏觀經濟的一位專家指出,目前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還無法動搖,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已形成了非常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包括成熟的加工體系、大批熟練的産業工人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等,這種競爭優勢並不能夠在短時間內趕上。“但我們也要看到自己的問題──原有産業的升級和新産業開發亟待重視。”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一方面説明中國在産品製造方面有很強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説明我們沒有可以賣的先進技術,沒有可以賣的經驗和管理。完全按外國提供的樣本生産是一種悲哀。工廠到最後的競爭力在於自己的研發、設計和款式。”長期在外企工作的在讀MBA王雷説。

  “沃爾瑪有一天可能也會倒,我們應該培養自己的品牌、自己的銷售渠道。”張閏説。

  

責編:曹樹彬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