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首頁 > 經濟頻道 > 收藏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收藏家的幾點書畫收藏和投資經驗

 

CCTV.com  2007年11月30日 11:51  來源:  
  [內容速覽]收藏美術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業考慮的投資意向。以上列舉了這麼多收藏者在選購美術作品時的誤區,可能會使一些初涉收藏領域者産生困惑和畏懼。我國收藏美術作品的潛在空間是巨大的,對有意涉足該領域投資者來説,只是眼光和膽識的問題。

  收藏美術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業考慮的投資意向。確實,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收藏些美術作品,裝飾在居室、會議室時時揣摩、觀賞,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資金保值、升值,進而促進了文化事業的發展,保護了文化遺産,真是幾全其美的善舉。

  但大多收藏者缺乏對美學理論、美術史、藝術市場等知識的了解,購買美術作品時,對其價值的考量更多處於盲從和跟風狀態,缺少自己的主見。現就一般收藏者在購買美術作品時的心理誤區逐一進行分析:

  一、已名垂權威的美術史冊,被社會公認的大師的作品。遠的不説,現代的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劉海粟等等大家的作品,肯定具有收藏價值。只要是真跡,保值、增值沒有疑義。可問題是價錢已經很高,投資太大,尤其是寫意國畫,一旦買了贗品會造成巨大損失,這種風險是時時存在的。如果是私人收藏,對年久的中國畫的保養也頗有難度,安全問題也不能不考慮。

  二、當今在美術院校、團體、機構、部門職位高者的作品。一般認為,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其作品的藝術價值就一定高。其實,職位只能證明其組織、管理或社交能力。往往這些領導者由於終日繁雜事物纏身,而無暇顧及對藝術的探索和創作。好的運動員不一定能當好教練,好的作家不一定能當好文化部長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按頭銜大小來衡量藝術品的價值是幼稚的。有些官員作品的價值很可能隨著官銜的消失而消失。當然,有人出於虛榮心,為壯門面而購買這些作品,甚至故意買這些人的贗品則與真正的收藏無關。

  三、被新聞媒體廣泛宣傳、頭銜一大堆的名人作品。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酒好不怕巷子深”早已過時,真正的藝術英才,有價值的藝術作品,必須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才能被大眾廣為認知,才能發揮藝術品應有的社會效益。但不得不承認:我們有的藝術批評家“拿了人家的手軟”就胡亂吹捧;有的媒體不顧政策、法規刊登隱性廣告;藝術品經紀人為旗下作者進行炒作等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有的人簡歷和名片上國際、國內的會長、委員、顧問、客座教授等唬人的頭銜一大堆。如此多的障眼法,真讓一般收藏者無所適從。

  四、有創新意識、有個性的作品。藝術貴在創新,齊白石説過的:“似我者亡”就是這個意思。但有些創新是通過一些特殊技巧或故意製作一些符號區別他人,一旦被人識破也就毫無價值了。比如,曾流行一時的油水分離法、撒鹽法、揉紙法、拓印法還有什麼極少主義等五花八門的主義,都如曇花一現,早已悄無聲息。所以,對於有創新意識的充滿個性的作品,要鑒別它是刻意做作、靠小技巧、靠御用的理論家故弄玄虛的解説來嘩眾取寵,還是符合作者的經歷、氣質自然流露出來的。

  五、逼真、肖似、繁縟、細膩的作品。當地位、名氣、小技倆都不足以成為尺度的時候,人們自然會選擇技術含量高、製作難度大的作品。但是,那些照著照片或名畫“死摳”的油畫,那些批量臨摹、拷貝、近似流水作業的中國工筆畫,還有依仗熟能生巧,內容蒼白、題材單一的所謂“葡萄王”、“牡丹王”之類的小寫意畫,充其量算是手工藝品,決然與藝術無關。有藝術價值的作品應該是技術含量和思想內涵高度統一的。仔細研究一下西方古典寫實油畫和中國經典的工筆畫,您的鑒賞、甄別能力會有很大提高。

  以上列舉了這麼多收藏者在選購美術作品時的誤區,可能會使一些初涉收藏領域者産生困惑和畏懼。其實,只要平時注意學習美術史論,多看畫冊、展覽,先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藝術修養、熱愛藝術的人,本著保護文化、弘揚文化、支持文化事業、扶助藝術家的心態,出於陶冶情操、提高品味的目的而購買的美術作品,十有八九是保值、增值的,而急功近利、投機跟風大多是要吃虧的。

1/2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