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陶瓷文化,必稱五大名窯,必稱景德鎮,殊不知,山西也有燦爛的陶瓷文明。
中國最早的原始青瓷,即發現于山西夏縣東下馮龍山文化遺址中,距今約4200年。據記載,早在南北朝時期,山西南北已出現許多瓷窯,從這些遺址中都有出土大量原始青瓷。定窯是宋代名窯之一,始燒于唐,它雖位於河北,此窯係卻以山西窯廠最多。明代時,山西南部流行的低溫釉陶器法華陶器,更是獨具特色,並足以反映出當時制瓷業的興盛與發達。
山西制瓷業的記憶碎片
山西制瓷業歷史雖悠久,地位卻不顯赫,然而規模宏大,且遍佈于全省各地。後人在平定窯、渾源窯、榆次窯等處,發現過大量隋唐時期屬北方白瓷系列的白釉碗碟。
北宋時期,曾在太原設立過官窯。1936年,在太原壩陵橋一帶曾發現瓷器倉庫一處,內藏瓷器百餘件,並伴有“大宋河東路窯廠”的銅印一顆。太原瓷家陳格曾製造出一種“交釉瓷”,其花紋攪擰,灰白相間,猶如木之年輪,故又曰“木理紋瓷”。此時,山西瓷窯已分屬於定州窯、磁州窯、耀州窯、鈞窯系統。元代霍州窯有匠名彭君寶,始效倣定州窯,後推陳出新,青出於藍,終創出了“新定”,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霍窯”或“彭窯”。這一時期,由於煤炭的普遍使用,為山西制瓷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遺憾的是,由於山西一帶宋初仍為北漢轄治,趙匡胤三下河東,久攻未果,故在評審禦窯時,不在範疇之內,使之失去了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五大名窯皆布周邊,而如介休洪山窯這樣的出品在當時已達到了相當水平,毫不遜色于入圍者。
進入近代,隨著高嶺土的不斷被發現及窯口的相繼設立,山西的瓷器産量有所增加。光緒三年(1877年),晉城縣窯兒村發現瓷土,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瓷器已為該縣大宗輸出品。較之外省出産,山西瓷器多為粗瓷品,從歷史的角度審視,其進步僅是數量上的。另外,山西的陶器窯口更是量大,除晉北右玉、懷仁兩縣的碗壇缸瓶等銷往綏遠外,其餘均在本省。
到抗戰前夕的1936年,全省有陶窯123戶,分佈于臨汾、潞城等25縣,資金總額1.1萬元,工人530名,年産各類陶器263.7萬件,産值9019元。瓷窯則有217戶,分設于介休、平定等48縣,其中保晉公司陽泉鐵廠附屬瓷廠、西北窯廠、工業專門學校三家為官窯。為鼓勵細瓷生産,1918年,山西工業試驗所窯業部設立了細瓷部,並由景德鎮聘請兩位技師前來指導生産。當時瓷土的來源地是太原西山冶峪、東山的孟家井,還有靜樂等地的石英,成品是一些日用品。保晉公司陽泉鐵廠附屬瓷廠的細瓷産品曾于1929年在上海舉辦的國貨展覽會上獲得優質獎。1933年,西北實業公司在太原大北門建立的西北窯廠,採用了先進的“倒焰窯”生産工藝,月産3萬件日用細瓷,工人達400余名。1936年,全省瓷器生産總值為22.2萬元。抗戰爆發後,官辦關門,民辦窯廠相繼停業。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