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龍鳳元寶)
最早是用於唐肅宗時史思明在洛陽鑄的"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順天元寶是由得壹元寶改制的。這兩種錢可以説是一種佔領貨幣。
大歷年間曾鑄有大歷元寶,製作不精。當時錢價很低,銅價卻很高。因此官鑄也不精良。以後還有天福元寶、淳化元寶、聖宋元寶、宣和元寶、靖康元寶等。
元寶的真貌
“財神到,財神到,財神到我家大門口……”當您迎接財神時,是否注意財神手上拿著的元寶呢?所謂的元寶,兩邊高聳中間凸出一塊的樣子,就是古時通行的貨幣嗎?我們常在紅包紙上看到的元寶,就是古人用的銀兩嗎?電視上看到的元寶道具,就是真的元寶嗎?
揭開元寶的面紗,它起源於唐朝,在唐朝建中初期(780~783)就有使用白銀支付大宗馬錢(支付買馬的大筆數額款項)的記錄;從出土的寶物中也證實:唐代已有銀制的“餅”和“鋌”,也就是仰面似船,伏面似案(桌面)的船形“銀鋌”。把“銀鋌”稱為“元寶”始於元朝,元朝至元三年以平淮庫(當時國家銀庫)的白銀熔鑄成“錠”,凡重量達50兩者,名曰:“元寶”,也就是“元朝之寶”的意思。
其實,古代真正的元寶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真正的元寶中間部份並沒有凸出來的形狀,顏色也不是金黃色而是銀色。它演變成今日的樣子,或許是基於它原本的形狀有點像棺材,深為人們所避忌。另一方面,為了讓元寶的造形美觀,顏色更亮麗,因而成為今天元寶的模樣。
所以,每當我們燒“元寶”遙祭先人時,他們是否認得它,又是否懂得使用它呢?
光緒元寶
光緒元寶,銀幣光緒元寶1898年發行,成色為91%。正面鑄有銘文,頂部鑄楷體“造幣總廠”,底部鑄“庫平七錢二分”標識,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幣中心還有四字直讀體滿文。銀幣背面外圈頂部“光緒年造”楷體銘文,余部用小號英文標準字體銘“大清帝國銀幣”字樣,內圈鑄有正面騰雲五爪龍一隻,品相稍嫌粗糙,其審美風格獨持,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
光緒元寶銀幣的市場價格依個體産地和品相而定,價格約在人民幣250,000~300,000元之間,樣幣則更珍貴,浙江楷體光緒元寶樣幣價值880,000~1,000,000元間。同時,金銀元寶幣也是市場難見的珍貴幣種。
責編:劉慧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