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資本市場泡沫産生主要因為股票供求關係的失衡,改革股票發行制度勢在必行。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在“中證高層圓桌對話”上如是建言。
華生認為,在十七大報告裏對資本市場的定位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這反映了股權分置改革以來,資本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日益巨大的作用。毫無疑問,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還將有大發展。“現在來看主要問題是發展速度太快。2006年初我曾經預計,中國證券市場市值會在三五年中增加10倍,現在一年就增加10倍。這就過多地透支了經濟增長的前景。2007年股市是爆髮式增長,但這種增長不可能長期持續。爆發性是因為積累多年的能量一下發揮出來,但如果老是爆發,那就成了病態了。目前的股市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政策市。所謂政策市,就是説市場運行的一些基本力量是被政府管制的。”
“我們的管制主要不在價格,而在供求。我們二級市場的價格是自由競爭的,一級市場的價格是部分受到管制。這與西方市場新股隨行就市的發行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的新股才會出現暴漲幾倍的情況。股票供給則受到嚴格管制。供求失衡,價格就飆升。這是造成市場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華生建議從兩方面對發行制度進行改革。
第一方面,改以資金為本的申購新股方法為以人為本申購新股方法。現在一個大盤股發行需要的資金量是幾百億,結果申購資金就有3萬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上世紀80年代英國撒切爾夫人政府的做法就很好。當時英國國有企業大規模上市,它的做法每個人都有份。即在每次認購資金基礎上,既保證發行成功,還要量體裁衣。如果國有企業上市出現超額申購,首先保證散戶人人有份,多了再適當考慮中戶,再寬裕了才考慮大戶。這種分配保證所有小投資者的利益。這種以人為本的申購新股方法也符合十七大提出的讓更多的群眾擁有財産性收入的精神。以中石油為例,70-80萬元錢的中簽概率顯然不是老百姓可以問津。而且申購凍結了3萬多億資金,給金融市場帶來了衝擊。因此,改革勢在必行。同時,現在的改革條件也充分具備。現在拖拉機賬戶已經被消滅了,資金第三方託管,開戶、存取都要本人持身份證辦理。所謂改革只是改變在超額認購情況下的中簽分配辦法,其他一切不變,做起來非常簡單。
第二個方面,提高發行比例。為什麼中石油會套牢這麼多人?主要是因為發行比例太低。如果中石油發行比例不是2.18%,而且首期流通的只有1.6%,而是在香港的11.69%,或者按照國際慣例,大型企業在本土上市的比重遠遠高過境外上市比重的話,就不會出現定價過高套牢投資者的問題。所以發行時改變流通比例也是當務之急。
“所謂公眾公司就是要保證相當大的公眾流通量,這本來也是證券法設計發行制度的中心思想。我們證券法規定公司上市要發行總股本25%以上,4億股本以上的大企業要求10%以上。我們過去這麼低,是跟當時特殊情況有關的,不是嚴格按法律規定,所以這方面的改革也勢在必行。我們用2%、3%的流通比例創造了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最大的銀行,這就好像一個人腿比胳膊還細,但是體重有200公斤,所以我們現在證券市場的風險就是頭重腳輕。國外這樣的大上市公司流通比例都達50-70%以上。所以,我們股指期貨為什麼會有風險?就是因為這個。中石油這麼大的企業流通比例這麼低,指數怎麼編都有問題。”
華生分析,香港直通車問題上走了彎路,也與發行制度改革密切相關。“為什麼我們股票比H股貴一倍?因為A股和H股的流通比例差距太大,如果中石油上市不是2.18%,而是21.8%,新股股價也就不會與H股有多大差距。招商銀行流通A股比H股還多,所以招行的A-H股溢價總是最小,排在溢價表最後,A股行情一差,與H股價還倒挂。所以解決金融的問題還是要看本質,而且要綜合來看。”
華生指出,股市大起大落既跟上述的特殊環境分不開的,也跟資本市場本身發展不完善有關係。除了主板市場以外,多層次資本市場還是空中樓閣,創業板也沒有出來,櫃臺交易還沒有提出來。所以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是十七大之後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內容。此外,要大力發展公司債市場。公司債的發行能夠分散金融風險,化解流動性過剩,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分散風險的投資機會。
責編:韓文燕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