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收藏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來自17世紀的黃花梨床

 

CCTV.com  2007年10月16日 17:06  來源:長沙晚報   

    

    “這是見證了湖南歷史的文物,我最大的願望是本地的博物館收藏它,其他個人出再高的價位,我也不會轉讓。

    ”近日,56歲的張新生向記者談起了他最得意的藏品──17世紀黃花梨架子床。在日前舉辦的中央電視臺“民間尋寶,走進長沙”活動中,這件藏品被權威專家一致推選為“長沙十大民間寶物”之一,並成為10件寶物中估價最高的藏品(其中有一件寶物未給出估價)。

    為尋寶物輾轉三省區

    “當時我不惜賣掉了收藏多年的整整兩車古傢具,湊足18萬元,才買把它買了回來。”談起收藏這件黃花梨架子床的經過,張新生感慨地説。上世紀90年代初,張新生聽説望城縣有一張黃花梨架子床,立即趕去,沒想到已被一名桂林人收走了,他馬不停蹄趕往桂林,不巧的是這張床又被一貴陽人淘走。張新生追尋到貴陽,總算見到寶物的“廬山真面目”。幾趟下來,路費、運費就花了8000余元。

    “上世紀90年代初,長沙收藏界對古傢具收藏認識很淺,圈裏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的作法。”張新生説,北京、上海的古傢具收藏起步比長沙早得多,很多外地藏友專程趕到長沙欣賞,認為這張床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藏品。

    耗時13個月恢復原貌

    當初,這張黃花梨架子床被歷史的塵埃層層包裹。按照古物收藏的一般規則,應當保持藏品的原狀,張新生一直不敢對其輕舉妄動。通過幾年的學習、考證,張新生得知,黃花梨色彩明麗、紋理細緻,經過清洗才能展示其本來面目。他費盡週折找到中國古代傢具權威王世襄,又請來博物館的專家現場指導。耗時8個月,前後清洗了5遍,這張床終於顯露出黃花梨本來的明黃色澤。2004年,張新生又耗時3個月,輾轉福建、浙江、上海等地,訂做倣古的棕繃、藤席,終於使這張黃花梨架子床恢復了歷史原貌。

    想為藏品找個好歸宿

    據考證,黃花梨是鄭和下西洋時,從南洋(包括海南島)採購的珍貴木料之一,受到明代皇室青睞。這件藏品用海南黃花梨製作,工藝講究,採用鼓腿彭牙式,內翻馬蹄腿。平面起陽線,所有陽線表面採用凹挖工藝。張新生認為,這件藏品很可能是長沙藩王留傳下來的。

    在全國有“館藏文物在北京,地下文物在陜西,流散文物在湖南”的説法。“流散的古物中,不乏極具價值的物品。流散文物和出土文物的保護應當同步,希望本地博物館重視民間流散文物的收集。”張新生説,因為資金的限制,他手裏的大量古傢具都已轉讓,僅留下4件最具價值的藏品。張新生希望將來能在本地博物館為它們找到最好的歸宿,讓更多湖南人了解家鄉的歷史和文化。

    湖南省文物鑒定中心首席鑒定專家黃念曾介紹,黃花梨是十分珍貴的木材,特別是海南黃花梨,現已基本絕種。這件藏品為明代樣式,簡潔明快,保存完整,整體框架沒有修復痕跡。黃花梨的床以拔步床較多,黃花梨架子床更為罕見。

責編:張福偉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