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張婷

CCTV.com  2008年07月25日 10:4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假如沒有成為一名京劇演員,你會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呢?”

  朋友這樣的問題,還真的把我問住了。我很難想像另一個自己,另一條生活的軌道。雖説,在京劇以外,我有寧靜而不乏色彩的小世界,為韓劇裏的俊男靚女哭得稀裏嘩啦,聽歌,玩網遊,照料我的愛犬……但京劇就像是我生活中的一顆大樹。十多年來,是它撐起了我的一片天空,有了這棵大樹,我的那些愛好,那些枝枝葉葉的樂趣和消遣才有地方好挂。我慶倖自己走進了京劇藝術的殿堂,慶倖自己愛上了它,它不僅讓我的生活有了方向,也讓我的人生變得更豐富,更開闊。


  經常有人問我:學戲是不是很苦?其實,光是從小練功的那種苦,倒也不算什麼。臺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哪個學戲的孩子沒有淚水和著汗水往肚子裏咽的經歷 ?從小當慣了爸媽的掌上明珠,13歲就離開闔肥遠赴北京讀戲校,最不能適應的,其實是那種沒人呵護的孤單。之前,我根本不記得自己疊過被子。冬天洗臉,熱乎乎毛巾都是媽媽擰好送到我手裏。騎車去練琴,“保鏢”爸爸都要騎車遠遠跟著。

  在實行封閉式管理的戲校,在家裏連牙膏都不用自己擠的我,開始打理個人生活的所有細節。為了防止孩子們學壞,學校對學生都實行半封閉式管理。我的性格原本是開朗外向的,但7年的戲校生活讓我變得更加獨立,也讓我學會了自我保護意識,學會了在很多時候忍耐生活。從小長期在外的生活經歷常讓媽媽心疼,怕我不會照料自己的起居。其實,她不知道女兒已經不再是小時候那個慣寶寶了,她已經適應了生活的粗糙與辛苦。

  我從小就是個順從聽話的孩子。舞蹈、聲樂、美術,小提琴母親叫我學什麼就學什麼,包括戲校畢業後選擇報考江蘇省京劇院。我喜歡寧靜從容的古城南京,讓我沒有那種迫切想要出人頭地的焦慮與浮躁。我喜歡離家很近的南京,有時間就可以開車回家看望父母。雖然我現在還談不上能夠照料他們,但經常能夠看見女兒,他們會感到心安。

  人是不是都有雙重性格?平時遇事往往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我,從不喜歡刻意強求什麼。可一旦登臺演出,卻總是忘我投入。幹我們這一行,鬆鬆垮垮根本不可能把戲演好。有時候,年輕演員初次登臺心發慌,會問:“老師,我怎麼上啊?”老師常説:“怎麼上?鉚上!”臺上的那一會兒,是一定要鉚著勁兒拼下來的,要把全部的能量都拿出來,容不得半點懈怠或折扣。幾年前在北京參加比賽,臨登臺前,聽説我在北京戲校時的一位老師不久前去世的消息,當時整個人一下子就木了。後來那場戲,我都不知道是怎麼走下來的。一個學戲的人對待師傅的感情,不是通常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可以比擬的。我有幸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好老師,他們除了在專業水平上對我嚴格要求,在審美眼光和做人品格方面對我也有很大影響。


  做一名京劇演員很充實,很幸福, 可也有困惑,有苦惱。我一直認為,總是晚會上湊熱鬧,名段賞析,京劇串燒,觀眾根本不可能體會到京劇的美妙。只有大戲才是最美的,、只有坐在臺前沉下心來把一個劇目從頭聽到尾,才會知道角色的思想和情緒,而不是冗長的咿呀。而且,同樣的戲,演員每次演澤,個人體驗和狀態發揮都會有所不同。我喜歡戲曲表演的一氣呵成,它跟影視劇分鏡頭不停地被打斷、不停地重新開始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並不羨慕那些轉行投身影視界的明星,也不喜歡當明星後所有個人私生活昭然天下的煩心。做好一個演員的本分之外,我很享受做個真實自然而又平凡的女孩子。

  人們常説知足常樂。在朋友家人眼裏總是樂樂呵呵的我也會有憂慮的時候。不久前,我跟朋友討論:為什麼如今京劇主要都是中老年人的愛好呢?如果一直是這樣,這一行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呢?我們所演的傳統戲和一些現代戲,大都是正邪分明,臉譜化、簡單化的現象持續了多少年。難得遇到觀念現代、思想開放、內涵豐富的新戲,來自年輕觀眾的熱情往往讓人振奮。做一個演員,都會期待演藝生涯的新高度,期待挑戰。有源頭活水,有勇敢的探索打破沉悶的格局,有老樹新花的創造性繼承與試驗,這樣京劇藝術值得我一輩子去追求。

責編:曹宇蕾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