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李哲

CCTV.com  2008年07月24日 14:3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山東,是我的家鄉!雖然不是京劇的發祥地,但山東人對京劇藝術卻十分的酷愛。1992年, 11周歲,我懵懵懂懂的考入了上海戲曲學校福建班,開始了我對京劇藝術最基本的學習和訓練。

  有道是“名師出高徒”。我不高徒,但慶倖的是卻有著名師們的悉心指導,因此我的藝術之路是“踩著前輩藝術家的腳印”一步步前行的。

  薛永康,我的啟蒙老師。薛老師根據我的條件,一齣《石秀探莊》奠定了我向武生行當探索和發展的基礎。

  梁斌,我的尊師,李盛斌先生的愛徒。授予我《八大錘》、《夜探浮山》、《蜈蚣嶺》、《戰馬超》、《白水灘》等戲,使我對京劇藝術更深的理解。


  李幼斌,我的恩師,李盛斌先生的愛子。在福建京劇院工作期間,得益於李老師的特別關照,精心傳授了李老先生的經典劇目:《三岔口》、《武松打虎》、《獅子樓》、《白水灘》、《花蝴蝶》。

  此外,老藝術家雙翼翔老師授我《摩天嶺》、《霸王莊》;蓋派藝術第三代傳人張善麟老師授我《惡虎村》……

  跟名師學戲使我更深的理解了武生一行。翻翻打打固然是武生行裏不可或缺的,但絕不是武生形象塑造的唯一。武生應集于精神、快捷、陽剛、健美等特點,以及將高難度的技巧和著意刻畫人物內心世界融為一體,詮釋武生角色的形象塑造,使塑造的人物性格鮮明、栩栩如生。

  雖然我的表演還很稚嫩,但我正沿著前輩藝術家的印跡,向京劇藝術更高境界不斷的追求和探索。

責編:曹宇蕾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