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被汶川大地震改變的10個關鍵詞

 

CCTV.com  2008年06月14日 10:3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幸福】

  汶川大地震,促使中國人在感傷之餘開始了一場反省幸福的革命。

  “這裡沒有地震,感覺很幸福。”9歲的賀陽明在地震後離開四川德陽,在廣西南寧秀田小學,這位來自災區的少年不再是自己所説的“驚弓之鳥”,而他此時的幸福僅僅是“沒有地震”。這種幸福觀,另一名災區兒童表述得更加精煉:好好活著!

  搜索引擎中,超過499000篇帖子與“幸福,地震”有關:“地震後的幸福”、“相愛就是幸福”、“幸福原來很簡單”。在辦公桌搖晃過後,關於幸福的討論撲面而來。身在四川的一名網友寫道:“當余震過後,我們在慶倖自己健在的同時,越來越感到生命的脆弱,活著的不易。基本上,我們都是幸福的人,不要讓不平和抱怨佔據了生活。把對生活的要求放低點,把對自我的要求放高點,幸福很簡單!”

  【團結】

  生活在安寧和平中的人們已經很少能感受到團結的力量。但地震改變了一切。“這一次,我們感覺全中國都受到了觸動。我確實發現,中國人從未如此團結。”這是法國《世界報》的評價。

  如果説之前的“團結”還更多停留在精神層面的話,中國人這次則實實在在用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的這一優良品格。從明星到普通民眾,從城市到農村,成千上萬的人甩開胳膊去獻血,直到多個城市血庫爆滿,獻血不得不提前預約;成千上萬的人打開荷包,主動地為災區捐款,超過400億元的國內外捐款,讓不少外國人瞠目結舌。中國人的團結和熱情,在地震後集體噴薄而出,血濃于水的情意,在大災面前體現得淋漓盡致。

  【80後】

  “求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5月17日,余震不斷的綿竹,一位消防戰士驚天動地的話感動了中國。

  戰士名叫荊利傑,19歲的他剛剛入伍5個多月。面對隨時可能坍塌的樓房和指揮人員的後撤命令,已經救出幾個孩子的荊利傑撲通跪了下來,大哭:“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那一刻,所有人都淚眼模糊。

  荊利傑被讚為“80後的英雄”。2008年以來,包括地震在內一連串的危機,成了“80後”的成人儀式。這個素來強調自我、個性張揚的群體,“突然”變得勇敢和堅強起來。

  汶川大地震,也是“80後”的一次嬗變。地震過後,“80後”在災難中巍然挺立。

  【慈善】

  大難産生大愛,大愛促成了大慈善。截至6月7日12時,全國共接收各界捐贈款物總計439.74億元。很多人或許並不知慈善為何物,但卻在愛心的感召下向同胞伸出了援手,並因此將平民慈善推向了高潮。在這場不分行業身份性別年齡的愛心大匯合中,慈善的真正內涵漸漸回歸本色。

  慈善不僅是捐款捐物,也絕非止于捐助者的施予。從5月12日至今,圍繞慈善産生的轟動事件一樁接一樁。熱情的捐贈背後,善款去向問題被史無前例地放大,全國人民都眼睜睜盯著幾大慈善機構和災區救災物資的發放,對善款去向的質疑漸漸增多。但慈善機構該如何透明化、賑災監管體系如何更有效運作,都給中國帶來了深刻的啟示。

  【哀悼】

  我始終記得這樣的畫面,一個年輕的女子,穿著一襲黑衣,站在汽車前蓋上掩面而泣。她是在為素不相識的同胞流淚,更何嘗不是為中國的多舛命運而感傷。公民個人對國家強烈的認同感,在舉國皆哀的時刻達成了統一。

  從5月19日至21日,國旗連續三天為平民百姓低垂。雖然哀悼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我們仍需要這樣一個儀式,不僅讓我們釋放憂傷,更可以據此感知國與民同在。

  【志願者】

  當人們對“雷鋒叔叔三月來四月走”的反諷民謠失去興趣的時候,志願者團體卻在震後的四川大地騰空而出。

  他們就生活在我們周圍,但卻在地震後踴躍奔赴災區,救助那些素不相識的民眾。他們有的是來自於非政府組織(NGO),有的只是單槍匹馬地一個人在戰鬥。很多人就做著簡單的工作:搬運遺體、收發救災物資、給災民盛水打飯……他們的努力不僅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更完成了對自身能力的一次檢驗。“我們為什麼有些手忙腳亂,是因為我們平時做的準備遠遠不夠。”一家NGO的負責人曾在地震後如是反省。

  【詩歌】

  當災難侵蝕心靈,詩歌卻再次成為抒發情懷的最好方式。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在有關地震的所有文體中,詩歌最打動人心的原因。

  無論是耄耋老者還是幼小孩童,幾乎都在同一時刻選擇用詩歌來完成心靈的救贖。無論是網絡,還是平面媒體,抑或電臺電視臺,關於地震的詩歌幾乎隨處可見,數量之多,參與人數之眾,讓人驚訝。有人説地震詩歌的熱潮,應該緣于網絡讓更多人參與寫作成了可能。我卻寧願相信,詩歌潮出現的真正原因,其實還是災難後的人們萌動出的真情,真情的流淌又幻化成一首首動人的詩行。

  【“加油”】

  這是一句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口號,熟悉到曾讓人感覺分外單調而開始考慮增加點“新意”的地步。

  可是今天,最震撼人心的口號,卻非“加油”莫屬。5月19日下午的天安門廣場,默哀結束後,手捧國旗和菊花的民眾高呼的那一聲“中國加油!四川加油”,令無數中國人落淚。不僅如此,對中國和四川的“加油”聲還出現在媒體上、奧運聖火傳遞路途中。一聲“加油”,凝聚著中國人百感交集後的複雜情感,這情感既是傳統力量的爆發,更是內心的希冀。

  很多人都記得《新聞聯播》中的震撼一幕:在地震災區,一名外國志願者帶領孩子們高呼“加油中國”,清脆的童音響徹帳篷內外,對面的消防官兵聽到後紛紛落淚。

  那一刻,“加油”聲是最美好的語言。

  【心理干預】

  對地震不堪回首的記憶,對余震膽戰心驚的等待,目睹親人近在咫尺的死亡,都在折磨著災區的人。心理干預,這個以前更多出現于電視訪談節目中的詞,在地震後頻繁亮相。一批批官方或民間心理救援隊趕赴災區,有專家認為,災區群眾的心理支援可能將持續20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幫助他人的時候,心理干預隊伍自身也是在不斷成長。從災區反饋回來的信息顯示,一些心理干預者本身並不專業,甚至一個干預對象可能要輪番接受不同人的不同指導,反而導致新的問題不斷出現。地震讓心理干預走向大眾,但心理干預本身如何健康發展,同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網絡】

  “地震報道標誌網絡正成為中國主流媒體。”這是地震10日後,中國國新辦官員的判斷。突如其來的災難,令網絡平臺展示了比以往更大的影響力,不管是實時新聞報道,還是發動援助、組織尋親,網絡的即時互動優勢明顯。人們在網上交流信息,分享抗震救援經驗,甚至監督善款使用,舉報不良行為和部分機關抗震救災不力等等,網絡正越來越展現出強大的力量,而這力量也必將在今後得到更大的拓展。

責編:王燕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