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海,古時稱為“高梁水”、“三海大河”或“海子”。三海即前海、後海和西海(積水潭)的總稱。
什剎海早已聞名天下,但仍有很多人搞不清前海、後海、什剎海、荷花市場、煙袋斜街這些地名,其實從廣義上講,它們所指的都是同一個地方——什剎海,當然,具體的位置和出入口還是有所差別的。與地名相比,搞不清什剎海歷史的也大有人在。悠悠幾百載,濃濃京味情,什剎海的故事數也數不清
,本文簡略介紹了什剎海的發展歷史及文化魅力,希望今後再逛什剎海,不要僅僅把它當成一條酒吧街。
大運河終點的碼頭
古代的北京,從三國時代以來曾多次興修水利工程,到元朝至元九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于北京,在原金中都的東北方向建成大都城。為解決皇城及民間的用水和漕運物資之需要,忽必烈下旨指派元朝的水利學家郭守敬主持興修水利。後於至元28年郭守敬設計白浮堰,引西山玉泉等諸山泉之水,經高梁河注入大都城,使原有的前海、後海、積水潭等湖泊的水源更充足。
郭守敬還指揮疏通了大都至通州的漕運,使積水潭一帶水面成了大運河漕運的北方終點碼頭,因此從元代起,三海地區岸邊逐漸成為交通要津和繁華的商業區。當時的“三海”,湖內是商船蔽水,岸上是車水馬龍,酒肆茶棚、商賈戲班雲集,熱鬧非凡。文人墨客施耐庵、關漢卿、王冕等人時常來此遊玩。
寬闊的水面及岸邊風光,曾有王冕咏之雲:“燕山三月風和柔,海子酒船如畫樓。”那時站在銀錠橋上向西望可看到西山的連綿山峰,留下“銀錠觀山”燕山八景之一的佳話。清初詩人宋犖曾以“不盡滄波連太液,依然晴翠送遙山。”的詩句來讚咏此地。
明清王府的聚集地
到明清時,什剎海不再作為碼頭,這裡逐漸建起了寺廟和王公貴族的王府宅院別墅。因這裡有過藥王廟、關帝廟、火神廟、慈恩寺、龍華寺、什剎寺、法華庵等九寺一庵的“十剎”,故稱“十剎海”,又因什剎寺的名稱,傳為“什剎海”。
這裡周圍曾建有醇親王府、恭親王府、慶王府、羅王府、濤貝勒府、德貝子府等清代王府和花園,什剎海的市井風情又添加了皇家的雍容貴氣和宗教氣氛,末代皇帝溥儀就曾在醇親王府內生長和居住。
由於什剎海附近王府眾多,附近又有許多旗人居住、及清朝官兵駐紮,這些人的吃喝嗜好花銷影響了周圍的商業設施。
旗人好吸旱煙,因此在煙袋斜街有許多煙袋鋪;因旗人信佛每日焚香拜佛,鼓樓大街附近就有許多香鋪;旗人好吃喝玩樂,沿什剎海沿岸飯館、酒肆、古玩店、商鋪比肩接踵。如現存開設在銀錠橋畔的中華老字號飯館“烤肉季”便是從什剎海岸邊擺攤子而發展起來的。
文化氣息濃郁的大院
民國和日軍侵華時期,一些寺廟和王府建築因為戰亂的原因而毀壞,解放以後又因百廢待興,一些機關團體進駐了一些大院子。如德內大街265號是解放前後中央廣播事業局1949年3月接收的俗稱日偽“麻花電臺”的大院子,這個院子原先是個王府,這是一個多進多出的院子,它的東邊是原先的慶王府大院子,它的南邊是梅蘭方故居。現今的13中和北京師範大
學(原輔仁大學)各是濤貝勒府的一部分。
一些歷史名人也多居住在什剎海附近,如宋慶齡故居是原先的醇親王府、郭沫若故居是原先恭王府的一部分。
什剎海一帶王府中首推恭王府最大,派用場最多。其中不僅有中國藝術研究院,還有中國音樂學院,以及紅樓夢研究所。這三家把恭王府一分為三:紅樓夢研究所佔據了恭王府全部的後花園。中國藝術研究院佔據了王府幾乎全部的前院。中國音樂學院大概去得晚,只在恭王府裏分到幾間側殿作為演奏室,然後利用王府門前的空地——王府門前要歇轎停馬,從前一定非常寬敞——蓋了兩棟很高的樓房。
朝廷提倡種植的荷花
什剎海是北京的水鄉,素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的美稱,什剎海在遼金時就稱為“白蓮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自遼金時代起北京就有大面積的荷花,什剎海、北海當時都是滿池荷花,分外妖嬈。
元明清後,因什剎海的三海地帶水源充足,更有歷代老北京的統治者大力提倡養殖荷花,除水面留有船道外,幾乎全部被荷花覆蓋。荷花素有“和和美美”的寓意,所以歷代朝廷都提倡種植荷花,以供養帝後觀賞,王府貴族富貴人家的大宅門也多講究養荷花以美化私人花園和庭院。光緒八年(1882年)慈禧太后還曾經下旨意:“所有蓮花葉藕,均著嚴管,不許再動,以備賞玩。”
市民遊覽納涼的勝地
自清代以來,什剎海一帶逐漸成為市民遊覽納涼的勝地,每到夏秋季來此消夏避暑觀荷遊玩的人眾多。清代李靜山《北京竹枝詞》有詩云:“柳塘蓮蒲路迢迢,小憩渾然溽暑消。十里藕花香不斷,晚風吹過步糧橋。”《燕京時歲記》也載:“凡花開時,北岸一帶風景最佳,綠柳垂絲,紅衣膩粉,花光人白,掩映迷離。”用京城土話所編的《北京俗曲十二景》中也雲:“六月三伏好熱天,什剎海前正賞蓮,男男女女人不斷,聽完大鼓書,再聽十不閒。逛河沿,果子攤全,西瓜香瓜杠口甜,冰鎮的酸梅湯打冰乍。買了把子蓮蓬,回轉家園。”
自宋代起至民國時期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曾流行舉辦“觀蓮節”,一些文人墨客常登臨什剎海附近的樓亭酒肆聚會,賞荷、飲酒、品茗、作詩、納涼。清人顧祿曾寫道:“是日,又為荷花生日,舊俗,划船蕭鼓,競于薊門外荷花蕩,觀荷納涼。”那時的什剎海成為百姓們消夏避暑、觀賞自然野趣遊玩購物的勝地。
熱鬧繁華的市場
自民國以來,每到夏季什剎海的集市更加熱鬧,上世紀三十年代北京城內形成兩個最熱鬧的遊樂場所,一處是天橋,另一處就是什剎海的“荷花市場”。每到荷花盛開的前後,在長堤兩側席棚鱗次櫛比,眾多商販和雜耍曲藝藝人聚集於此,叫賣和喝彩的聲浪飄滿了什剎海。很多高搭的席棚下設有座位,出售飯食茶點和各種小吃,有餡餅、褡褳火燒、灌腸、蓮子粥、荷葉粥等熟食和菱角、白藕、蓮子、雞頭米、豌豆黃、驢打滾、酸梅湯、雪花酪等清涼食品。品種繁多的食品和文藝演出使得遊人流連忘返,久久不願離去。
傳統與歷史的結合
這個“荷花市場”在解放前停辦,荷花也漸成殘跡。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什剎海重新種植荷花,不幾年已是荷滿湖面、荷香艷麗,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匯集於此。九十年代初,什剎海地區重新設立了“荷花市場”,並請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書寫了“荷花市場”的匾額,題刻在前海的牌坊上。
現如今,什剎海旁邊的各類特色酒吧以及“九門小吃店”的各种老北京傳統小吃,迎接著慕名而來的中外食客。什剎海的荷花美景和各種美食無異於一種現代與傳統歷史文化的結合,它使得什剎海地區成為北京市乃至全國有名的風景勝地。
責編:王超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