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戲曲貼近生活,傳承肩負使命——五個一工程獲獎者聚會《藝術人生》

CCTV.com  2007年09月14日 18:53  來源:  

  節目又開場了,走上《藝術人生》舞臺的朱軍朗聲説到:“中國的戲曲淵源流長,歷史非常悠久,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在我們國家,戲曲品種有三百多種,除了大家熟悉的京劇、豫劇、黃梅戲、越劇、評劇一些比較大的戲曲劇種之外,還有許許多多戲曲工作者一直在基層努力,奉獻著、堅守著、傳承著民間民族的優秀文化。”

  一片熱烈的掌聲之後,朱軍繼續説,“不久前,由黨中央倡導、中央宣傳部組織主辦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十屆頒獎典禮。許多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獲獎劇目也到北京進行展演,所以我們邀請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戲曲表演者帶著他們摯愛的戲曲和驚人的技藝,來到《藝術人生》的現場,與我們一起分享他們不同的藝術人生。”

  “大家好,我是來自湖北荊門市藝術劇院的羅濤,今年42歲,從事花鼓戲藝術20多年。湖北花鼓戲這次能夠得到最高榮譽獎。”

  “大家好,我是湖南省長沙市劇院的演員曹汝龍。今年58歲,從藝49年。十歲的時候考到長安藝術學院,與湘劇結緣,我就定了湘劇,一直到現在,”

  “大家好,我是來自甘肅的隴劇演員邊肖,今年36歲,從藝24年。因為我的老家就在甘肅的隴東地區,我從小時候,就經常聽老家唱的道秦皮影。在窯洞裏面一唱,一個亮子一搭,漫山遍野回蕩著悠揚的道秦聲。受這樣的影響,我報考了藝校,跟這個戲曲結上了緣。”

  “大家好,我是廈門歌仔戲戲劇團青年演員蘇燕容,今年28歲,從藝8年”

  在《藝術人生》現場,四位來自不同地方的民間藝術家,用最簡單、最樸實的句式向觀眾們介紹了自己的身份。他們彼此相距千里,因為“五個一工程戲劇獎”走到了一起來。

  劇種的背景

  在朱軍與四位嘉賓互動,溝通、放鬆氣氛的過程裏,讓我們先來了解一點嘉賓的民間劇中的背景。

  孕育在三湘四水之間的花鼓戲,是民歌、民謠、花燈和地花鼓之中的地花鼓分支,有兩百餘年曆史。從簡單的“對子花鼓”發展到一醜一生一旦的“三小戲”,已成為多行當、多聲腔、藝術成熟、表現力豐富的中國著名地方戲曲劇種。

  歌仔戲又稱“台灣歌仔戲”,流行于台灣、福建南部和東南亞華僑聚居區。曲多白少,唱詞通俗,格律自由,頗多生動的民間語匯,殼子弦、大廣弦、台灣笛、月琴伴奏,鄉土氣息濃厚。

  隴劇的前身是流傳在甘肅環縣環江地帶的隴東道情,發源於甘肅慶陽、環縣一帶,約在一百多年前,民間藝人當年是趕著毛驢、馱著鑼鼓樂器、用皮影表演,後經系統挖掘、蒐集、整理、改造,一九五九年搬上舞臺,正式定名為"隴劇"。

  湘劇是湖南主要戲曲劇種之一,以“高”(高腔)、“低”(低牌子)、“昆”(崑曲)、“亂”(亂彈)四大聲腔為主, 唱白用中州韻、富有本地特色的劇種。

  與百姓願望相連

  在一個多元化、多變化的時代,生活方式和審美取向,似乎早已轉移了、變形了,滿眼都是動漫、博客、選秀的娛樂,戲劇似乎也成了許多人失落的記憶。所以,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羅濤、曹汝龍、邊肖、蘇燕蓉只是其中的代表。戲曲只有紮根生活之中,才能演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劇目來。而他們的名字始終與各種民間戲曲聯絡在一起,始終與百姓的願望聯絡在一起。他們用智慧、勤奮和生命的激情扮唱傳承著鍾愛的戲劇,他們始終堅持著自己生生不息的民間夢想。可以這麼説,他們是另一種生活的智者,心懷主見、內心的良知,在人生路上有為有守,堅持著心靈深處的熱愛。

  戲曲文化的多樣性,不但是中國戲曲的特點,也是中國戲曲文化的優勢。戲曲表現的多樣性傳遞的是曾經、現在人們對生活的理解與詮釋。他們明白自己所代表的民間,不只是一種意識形態,也不只是文化多樣性,更是一個民族重心與文化定力的根,更是一個民族的傳統與性格。

  現場絕活

  羅濤、曹汝龍、邊肖、蘇燕蓉在現場還為觀眾表演了每一個劇種的精彩片斷,他們用唱、念、坐、打四樣基本功,在臺上展示著自己身懷的民間絕活。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隴劇,以苦情戲為主、誕生於台灣的歌仔戲,一唱眾和的湖北花鼓戲,高腔清唱最有特色的湘劇…

  現場上,不斷響起掌聲。掌聲,還是掌聲。

  通過簡短的戲曲展示,我們對每一種戲曲都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

  為了更直觀的表現劇種的地域範疇和影響區域,朱軍拿出一幅早已準備好的中國地圖,邀請各位嘉賓直接用筆在地圖上標注出自己所從事的戲曲品種的受眾主要生活的區域。

  這樣的環節,引起現場觀眾的濃郁的興趣,心中的印象也更加清晰起來。

  最讓朱軍和觀眾意外的是歌仔戲。蘇燕容在地圖上標注的範圍實在是大,浙江一部分、廣東、福建,海外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轉過來地圖,在地球的那面還有美國、加拿大,好像海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歌仔戲。這是因為閩南人出去的人很多的緣故。

  遲到的獲獎感言

  朱軍接著建議説:“剛領了“五個一工程”獎盃,領取了一份榮譽,但是頒獎晚會時間非常有限,不可能讓每一個獲獎者都能發表獲獎感言,今天《藝術人生》給你們一個機會,就在現場發表一下各自的獲獎感言”。

  蘇燕蓉説:這個“五個一工程”獎,不僅是廈門歌仔戲戲曲團的榮譽,更是歌仔戲劇種的榮譽。

  邊肖的獲獎感言是:這個獎首先是對甘肅從事戲曲的從業人員的一個激勵,也是一種動力,給我們今後三貼近創作締造了信心。

  曹汝龍表示:湘劇最近剛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原來是很興旺的湘劇,近年來只剩下三到四個劇團,情況很危急。這個獎對這個劇種、對喜歡這個劇種的人,都是一劑興奮針,非常難得,非常好。

  羅濤在感謝完一圈之後,説道:“真的很希望能通過這個獎,更高的擴大花鼓戲在觀眾群的影響。”

  他們的話語都不長,但是期待、希望、意願與祝福都有了。

  心離群眾更近

  每一種藝術都有自身光彩,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的精彩。他們用藝術的光彩照耀著生命的精彩,含辛茹苦,那怕是最苦、最累、最難、最緊張害怕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停止過。成功失敗他們都曾經歷、傷痛與台下觀者群眾的期望,他們從來沒有躲避過。

  從事一門地方戲曲的表演,苦和樂、辛酸與艱難是常有的事,有苦就有樂,每當他們下鄉演出,看見自己的作品被群眾喜愛著、傳唱著,他們知道那樣的喜悅是無法比擬的。很多經歷、體驗、事件不但是一種磨難,也是一種對意志、對堅守的磨煉,對品質、品格的鍛鍊,也許我們還是可以想象或是很難想象出來這樣的場景,在一個地方一演完,另一個地方還在等著,然後要連夜地趕過去,拆臺、幕布、服裝、道具全部運輸轉點、裝臺,然後再演,無論是雪天、雨天、夏天、風天。也來不得及吃飯,還餓著肚子,身上是臟著、熱著、濕著、冷著,都要堅持演出,那是經常碰到的事情。

  看著臺上非常風光,台下所做出的那麼多的付出,從來都鮮為人知。但這些都是人生交響曲中最恢宏、有力的音符。只有這樣,更貼近現實的他們才能讓那些愛聽他們、愛看她們的觀眾愛他們和他們的戲曲。

  他們知道群眾不僅是衣食父母,更是戲曲的精神父母。當心離群眾越多近,戲曲就越能顯示一種民間文化精神內在的活力與重振的力量。

  陽光每天都是新的,新的不只是陽光,更是陽光下實際的生活和生活中現實的表情。傳承戲曲,就是讓來自民間的聲音與觀眾更貼近、與實際生活更貼近,他們這些基層戲曲表演者為了這些終如一的心願,執著的付出著、努力著。

  羅濤在現場説:在鄉下為老百姓演出的時候,老百姓非常的熱愛,在我們那個地方老百姓特別喜愛看花鼓戲。我記得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我們在劇場演出,有一次白天的演出完了就已經三點多了,我們還有一一場演出。我們這邊演出完了以後,立刻要把服裝、道具再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當時在下雨,那邊臺已經搭好了。我們要把幕布、服裝、道具全部運上船,岸邊全是下坡,一下就衝到水裏去了,衣服都打濕了。當時天寒地凍,一起來渾身冰涼,馬上換完衣服,又去搬道具。坐了很遠的船,一直都在下雨。來到另一個地方,觀眾都已經坐好了,打著雨傘,在那等著看我們的演出。看到這種情景,我們非常感動,沒來得及吃飯,都餓著肚子,身上淋濕了,也堅持演出。其實很多戲曲演員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我覺得那也是一種磨礪、一種鍛鍊。

  邊肖也帶來了自己的感悟:我從藝這麼多年,對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到甘肅西北部的五威民秦演出。1993年冬天,大雪連續下了三天,我們一直在舞臺上演,一千多個坐著的觀眾都成了雪人。中午演完,老百姓把飯送到舞臺上,我們吃兩口,就接著演,這樣一演就是三天。一個老太太上來,拿了一籃子雞蛋要送給我們,她説小邊,你們演得太好了,我們非常不容易看到戲。現在一場戲四千三千,老百姓要拿錢看戲,不容易。那麼冷的天,那個老奶奶就在舞台下看了三天。當時她跟我們説,你們演員非常辛苦,我讓我兒子專門回家去,拿來家裏的土雞蛋,給你們補補身子,不要太累了。其實老百姓特別需要我們戲曲藝術,他們那種質樸,那麼純真,一直激勵著我。我覺得我作為一個戲曲人,不管怎麼樣,我都要把每一場戲演好,演給最需要我們的觀眾看。

  他們和百姓間有著怎樣的故事…他們在經歷了刻骨銘心的打擊後,有著怎樣的生死感悟…面對種種誘惑他們如何堅守…

  《藝術人生》獨家呈現“來自民間的戲曲夢想,來自內心的高貴堅持”《藝術人生》五個一工程獎特別節目,中央電視臺三套9月12日20:35 週五 22:20播出,敬請收看。

  文/姜釧 趙繁 攝影/李少林

責編:趙蕾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