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28集電視連續劇《拯救》導演闡述 
————郭 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24日 10:18 來源:

    一    關於題材與故事

    這是一部以生態保護、發展為深遠背景,以人物情感糾葛為主線,充分挖掘、描述和展示生活在東北林區的人們的情感世界、生存狀態以及對理想追求的長篇電視劇。

    這是一卷色彩斑斕的風情詩畫。
   
    這是一個好看的故事,近乎奇特的故事;

    這是一個沉重的故事,值得回味與沉思的故事;

    這是一個催人動情的故事,令人難割難捨的故事。

    女人、洋孩兒、東北虎這三要素構成了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他們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紮實了故事框架,從而也生發出一組組離奇、好看的故事。

    以女主人公為軸心的坐標係中,她一手扯著小洋孩兒,一手牽著東北虎;她前邊捲進事業打拼與爭鬥的風口,後邊挾裹在家庭、倫理、情感交互擠壓的旋渦。緊緊纏繞她的經緯矛盾體作為動力推動著奇特故事的展開、戲劇性情節的發展。

    説這是一個沉重的故事,值得回味與沉思的故事,是因為:我們這個故事深層次關注的是關愛大自然,關愛我們人類自身的主題。“傾注愛心”,這是老套的話題。然而,越是耳熟能詳的東西,越容易被我們人類所忽視。大自然慘遭踐踏與蹂躪;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蕩然無存,大量的物種瀕臨絕跡;友情大煞風景,親情淡漠如水,愛情變質變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關注這樣的主題,不能不讓人感覺到身心缺氧,情感壓抑而沉重。
説這個故事催人動情,難割難捨,是因為:我們這個故事離奇曲折,吸引觀眾的眼球;詼諧幽默,刺激觀眾的愉悅;情感真摯,啟發觀眾的思索。

    寫人,濃墨重彩地寫人,是該故事突出的特點。

    沒有轟轟烈烈的社會背景的渲染,沒有震人發聵的社會事件的強行引入,只是老老實實地去關注這樣一群人的生命狀態,冷靜地去展示這樣一群人的生活風采。
我十分注重故事性,我們也必須把這個故事講好,講出味道和魅力來。

    強調故事性就是強調事物流淌的過程和形態。“是什麼”要清晰、明了,不人為地去解釋“為什麼”的問題。

    “感覺”像言情劇,就是因為“情”將這個三十集的電視劇塞得滿滿的。

    “情”是最複雜、最曖昧、最難以説清道明的東西,然而它卻支配和左右著人的行為。

    一個樸實的故事,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足以給我們以心靈的震撼和感應。它刺激著我們,感染著我們,令我們去思索、去體驗、去投入、去參與。我相信,有責任感、使命感和良好審美趣味的文藝工作者皆會被此故事所動容而産生強烈的創作衝動與慾望。

    二    關於基調

    完全有理由這樣定位:清新淡雅、詩情畫意、委婉簡約。

    淡墨輕彩,雕鑿有秩。

    這需要視覺造型與聲音造型共同來實現。

    三    關於風格

    寫實與寫意並重。強調“實”的細膩,突出“意”的力度。

    環境造型著力於“實”中的真實感和鮮明的時代氣息,使觀眾産生認同感及親切感。

    強化戲劇衝突,啟動煽情手段,間或誇張色彩,使觀眾沉浸在關注人物命運的審美氛圍之中。

    好的文藝作品,一定是個性鮮明的作品,一定是味道特別的作品。

    我強調“味道”。

    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講究“色、香、味。”只要具備這“色、香、味”俱全的食品,皆受百姓青睞。

    “色”是視覺的感受和反映;“香”是嗅覺的感受和反映;“味”則是咀嚼的感受和反映。“色”是看,“香”是聞,只有“味”是直接的品嘗。我更看好這“味”,也更關注和強調這“味”,因為它最實惠,更易使人流連往返。所謂“回頭客”,正是也。

    我們這出“戲”與受眾的關係如何,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如何,其關鍵就在於這“味”的構建與營造。劇作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有“味道”的故事,打造了一群有“味道”而鮮活的人物形象,在這個基礎牢靠的平臺上,我們如何再創造、再加工,使其視與聽的合成載體更具濃郁的地方味道,更具藝術魅力和藝術感染力。

    出味道可謂我們這個創作群體所共同追求的目標和結果。演員要演出味道;攝影、美術、照明、服化道等部門要經營出視覺味道;錄音、作曲要構造出聲音的味道。總之,大家都要為出味道而激活靈感,而努力,而付出。
    “味道”是我們這齣戲的魂!

    我們要的是什麼味道?

    東北本土文化:強化東北林區人文文化的大環境(時代的、地域的、宗族的、人際的、風俗的。)

    東北本土情感:強化質樸、單純、執著,具有現代形態的情感體驗和思維理念。

    東北本土意韻:“實”則粗獷,“意”則如畫;聲情並茂,土洋結合。

    就是要以最放鬆的心態,最本能的激情去描繪出最濃郁的民風民情來。

    四    關於人物與表演

    這是由一個個普通人匯集而成的群體;這是由一個個典型化的普通人匯集而成的群體。人物龐雜,卻無一雷同。

    這是一群特徵十分清晰、個性色彩十分鮮明的人物形象的集合體;這是一群矛盾錯綜複雜的人物形象的集合體。每個人物都是集自身矛盾與客體矛盾交互撞擊的、鮮活而又極富立體感的形象。

    這是一個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傳統思想與現代理念、愚昧與科學、創新與守舊、政治與經濟、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
愛與恨等矛盾大碰撞、大搏殺的時代。林林總總的矛盾無不在我們這個故事流淌過程中産生衝突與撞擊,各色人物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經歷著變革的體驗與磨礪,付出著程度不等的“犧牲”與代價。

    這是一個思想、文化、情感及個性張揚的時代。人物在衝破言論束縛、行為羈絆的僵索之後,直面人生、直面社會、直面情感生活,坦蕩直言,行為果敢。

    我們這組群像的基本特徵就是人物形象的類型化。類型化不僅使人物相互區別,更使人物典型化、個性化、鮮活化。類型化的人物形象,需要我們的演員將第一自我儘量地靠向第二自我,使自身與角色融為一體,在體驗角色的前提下,盡情地發揮自身的個性特徵與表演技巧。

    人物的個性化需要個性化的行為,個性化的行為則需要行為細節的滋養。因此,對我們的演員來説,表現的細節和細節的表演就顯尤為重要。人物形像是否具有藝術魅力和藝術感染力,關鍵取決於行為細節的開掘、展示及表現力。

    希望演員能夠擺平心態,積極配合,認真創作,一絲不茍,給予奉獻。

    五    關於造型
    環境造型要求真實感和時代氣息,強調地域特色。一切環境的營造都要有個性、特點和味道。人物空間要依據人物的性格、氣質、文化素質、愛好等特徵因素來創作(包括道具與服裝)。

    視覺畫面要求角度、景別、色彩運用,光線效果及動與靜的節奏感。要多使用長焦與廣角鏡頭,長鏡頭與短鏡頭的有機結合,強化環境透視的對比張力。環境陳設及光線效果要強調互補色的運用。

    不追求單純的自然光效,在配合戲劇衝突強烈的段落,情緒異常化的場面,要大膽使用戲劇光效,以強化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
    林區環境大反差的光線效果與城市環境低反差的光線效果要形成鮮明對照,這將有利於産生光線的動感和節奏,同時也有利於刻劃人物在不同環境中的行為方式與情感差異。

    特殊道具一定要有考究,要真實可信,不得易物替代。

    服裝設計要找到人物時代特徵的感覺,找到人物職業特徵的感覺,找到人物個性特徵的感覺,同時也要找到色彩搭配的感覺。 

    六    關於聲音

    同期錄音聲要強調出東北地方的語言特色,但不能誇張語音、語調的處理。環境聲音處理的要真實,特別是細節音響要豐富、到位。根據環境和人物情緒的需要,可設置必要的,具有時代感和藝術渲染力的效果聲響。

    音樂要中西合壁,既要有民族、地域特色,又要具備國際“語言”。交響樂隊要具備一定規模,既要有凝重、深沉、渾厚的樂章,又要有舒緩、柔情、哀婉的段落。強化煽情“語言”,精雕人物情感世界之細膩及變化。

    希望全體創作人員都要細讀此文,給予積極的反饋意見。
     
                                                       二00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責編:劉岩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