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吳徵 胥智慧
水是高貴的,它來自巍峨高聳的冰雪之峰,浸染了澄澈如洗的月華;水是純潔的,它穿越清幽的峽谷,流經遼闊的草原,靜靜地蜿蜒在蒼茫的大地上。水是慈愛的,它用寬容豁達的胸懷,無聲無息地孕育著世間萬物。有人説,哈巴河縣就是水做的。那是柔情與堅強之水,是智慧與靈性之水,它滋養著哈巴河人的靈魂,牽係著哈巴河人的血脈,也造就了哈巴河人的精神世界。
縱橫交錯的河流,潺潺輕盈的山泉,還有星羅密布的湖泊,滋潤著溫暖祥和的家園。一代又一代哈巴河人,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大自然孕育了水,水孕育了生命。哈巴河的水與世無爭,在靜謐之處獲得永恒的平淡與安寧。有多仁厚的心,就會有多遼闊的疆界與河流。哈巴河人用仁者之心守護著自己的家園,守護著這片棲息著源源生命的純凈自然。
中國新疆是距離海洋最遠的地區,自古乾旱少雨。水是萬物之本源,也是文明之求索。在新疆,有水的地方就有綠洲,就會有生命。然而,由於生態環境惡化,曾經有多少個綠洲文化從鼎盛到消亡,有多少瑩潔寧靜轉變成蒼茫絕域。像舉世聞名的樓蘭,尼雅……隨著河水的斷流,千年的文明與古城一起被掩埋在漫漫黃沙之下,乾涸了蕓蕓眾生詩意的夢想。
生命無論多麼強大,在水的面前就像個單純的孩子,只剩下純凈的本色。水既能明察又能教化,感悟水的無窮奧妙,思索人類的生存哲學,一直是中國文化體系中一個永恒的主題。有學者研究發現,“以水為師”,是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與中庸之道的一個重要表現。春秋時期的老子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學説可以説就是水的哲學。
老子以水為喻,詮釋哲學的真意。所謂“上善若水”,也就是完美高尚的品質是不求利我的一種無私境界。哈巴河的水帶著母性的溫柔,有情有義的流淌著。它將靈性與平和延伸到這裡的每一寸土地。即使在被沙丘環繞的白沙湖,也會因為有了水而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水是沉默的,它無怨無悔的將一切奉獻給人類,卻從來不計較自己的得失。這對於人類無疑是個提醒:我們又該如何善待大自然呢?
老子的“善下之”蘊藏著深刻的真意。水匯聚在低下的地方,方能形成湖泊、江河、海洋,最後包納百川,融入萬象。
在哈巴河縣,有一個隱藏在森林之中的雙湖,由於只有騎馬才能到達,所以長期以來,雙湖的美麗和神秘只停留在人們的傳説之中。然而,見過雙湖的人,無不深深地被它的寧靜、大氣而震撼。雙湖與新疆著名的喀納斯湖僅一山之隔,湖水由涓涓溪流和雨水匯集到山谷形成。正是由於水的日積月累,才在森林裏形成了這兩面湛藍幽深的湖水。當它們仰望蒼穹的時候,就仿佛是一雙森林之眼。古語説,“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這雙清澈的眼睛,讓多少忙碌奔波的人們停留駐足,沉靜下來,任思緒飄飛,奔流成河。
站在哈巴河的岸邊,體味著“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的深沉哲思。水是溫柔的,它柔時輕靈曼妙,溫婉多情;水是堅決的,它穿怒時亦能淹沒一切,毀滅一切,甚至無堅不摧。這就像哈巴河的河水一樣,從巍峨高聳的冰雪之峰流淌而下,從雲波泛木的山巒傾瀉而來。一路上,無論山川多麼險峻,溝壑多麼幽深,河水都可以安然地隨地形而流淌,流過大地的諾言,流經歲月的滄桑,在給哈巴河人帶來滋養和關愛的同時,更表現了一種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奮進精神。
地處阿爾泰山南麓的哈巴河縣,礦産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擁有金、銅、鋅等金屬礦石,現已探明的礦藏還有30多種。那些沉澱在泥土深處的寶藏凝聚著古樸與厚重的文化內蘊,它們被人類不斷的探索與挖掘。那一聲聲嘹亮的吶喊,撞擊著大山的靈魂,也叩響了哈巴河人的內心世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水的生命裏出發,在水的光芒裏行走,哈巴河會借著水的明媚與流暢,採擷自然的寧靜,種植綠色的和諧。這樣深刻的理念,不僅表現出哈巴河人對大自然的一份尊崇,更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標誌。
哈巴河縣在改變,但是“綠色”卻是哈巴河縣一直不變的標誌顏色。那靜穆的綠、流動的綠,在這裡匯聚、沉澱,在這裡生長、閃爍,是哈巴河人追求與渴慕的色彩,也是大自然中一切生命所共享的色彩。
海可以吞吐日月,湖可以把天空和白雲攬入懷中,而一滴水同樣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從哈巴河縣的流水,聯想到古代思想家對水的思考,這並不是偶然,因為水的哲學,是一種至柔的大智慧,是一種無所不能的境界。因為水之哲學的終極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和諧。
走在哈巴河縣城的街道上,水與人,人與自然彼此融合的場景隨處可見。高大的水車讓水旋轉起來,仿佛是希望這份和諧的快樂週而复始,永不停歇。一雙看不見的手,指揮著千萬條水柱,忽高忽低地跳起舞來,舞步輕盈,激情四射,這一刻,水與哈巴河人心靈共舞。
如果用古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語句,來表達人與大自然構成的和諧之美的主題,那是再恰當不過的了。儘管哈巴河縣地處中國的最西北端,這裡擁有人們渴望走近的原生態風光和草原文明,也擁有現代化的工業,但是,最讓哈巴河人自豪的,就是這裡永遠不變的綠色。這一點,巴依喬納克湖裏的兩隻天鵝可以作證。
責編: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