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蘇州園林印象》(二)拙政園

 

CCTV.com  2008年07月14日 11:3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作者 劉郎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拙政園與頤和園、避暑山莊和蘇州留園一道,被譽為中國的四大名園。

1997年,蘇州園林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拙政園則列于蘇州園林之首。

本片拍攝歷時一年,紀錄了拙政園的四季景色。

 

(一)

數百年光陰荏苒,文脈延續至今,

拙政園,一部立體的園林史

   

 

明朝正德四年,也就是1509年,在京城做官的蘇州人王獻臣,因失意官場而還鄉。回到蘇州之後,王獻臣買下了200余畝土地,營造了一片城市山林。晉代文學家潘岳的《閒居賦》中有一句“拙者之為政也”,恰好與王獻臣離開宦海之後的心境十分貼切,於是,這座園林,便叫作了“拙政園”。

蘇州的文學藝術,至有明一代,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其中,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為代表的吳門畫派,影響尤其深遠。

這些生活在中國的首善之區的畫家們,不僅筆墨精絕,而且他們又是十分懂得園林藝術的人。受王獻臣之邀,在詩文書畫諸多方面都有著極高造詣的文徵明,便參與了拙政園的營造。

蘇州的古典園林,一向被稱為“文人園林”。從本質意義上來説,進士出身的王獻臣,也是一位文人。蘇州園林講究詩意,講究畫意,正是造園者們深厚的修養,才使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園林創作中得到了形象地外延。

中國有句古話,叫作“富不過三代”。沒料到,它僅在王獻臣的下一代身上就得到了應驗。由於王獻臣之子的一夜豪賭,拙政園這樣一份偌大的家業,便在轉瞬之間,輸給了徐氏家族。從此,數百年間名園易手,園林主人的更換多達三十余姓,而每一位園林主人,都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對它進行一番修葺整建,有人賦之以樸素,有人施之以奢華,在那些充滿榮衰興廢的歲月裏,這一座宅園一體的居所,真是風水流轉,命運無常。

明清兩朝,眾多的騷壇名宿都曾在這裡詩酒留連,又為拙政園增添了作為文人園林的色彩。據史料記載,文壇盟主錢謙益,江南名媛柳如是,著名的詩人吳梅村,以及書法大家何紹基等許多見於文學史志的人物,都曾以拙政園的風物為題,先後留下了文采風流的題咏。

當然,在這些作品當中,與拙政園關係最為直接的,還屬文徵明的《拙政園詩畫冊》。文徵明名絕一代,他能為拙政園傳神寫照,其影響可想而知。有人説,“拙政園延留至今,實有文徵明的圖畫之功”,這當是非常確切的評價。

當然,文徵明參與造園,並沒有局限于紙墨之間,因為拙政園中這一株古老的紫藤,相傳就是文徵明親手所植。經過了400多年的風風雨雨,這株紫藤,每年的陽春時節,都仍然綻放著珠光寶氣之花。

 

(二)

拙政園因水成園,

在這裡到處可見水的意趣與生機

 

佔地78畝的拙政園,構思得當,鋪排合理,是一個典型的宅園合一的整體。而它的園林部分,又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東部疏朗曠逸,追求田園之味,中部樓臺錯落,一派典雅之姿,西部曲徑迴環,極有隱逸之趣。

文人園林是一種講究主題的藝術品。江南是水鄉,蘇州是水城,而拙政園所突出的主題,便是水。水,在拙政園的中部佔據著三分之一的面積,而且,十之八九的建築物都是與水為鄰。當然,東部的一灣清流,中部的碧水環山,西部的天光雲影,都圍繞著水的主題,形成了因水成園的特色。

因循著園林創作的規律,拙政園的每一座建築,都有一個富有寓意的名字。

中園的這座主體建築名叫遠香堂,取宋代周敦頤《愛蓮説》中的“香遠益清”之意。而與遠香堂隔水而建的名叫香洲的石舫,以及附近的“荷風四面亭”,又都因“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而得名。

作為拙政園的一種主題形象,打自露出圓圓的嫩葉,直到開放出嬌艷欲滴的千花萬朵,拙政園的荷花,始終都散發著誘人的魅力,即使到了花殘葉敗,它也依舊詩意盎然,讓人回想起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名句“留得殘荷聽雨聲”。

拙政園裏的另一個荷花品種,碗蓮,是在碗裏栽植的。相傳,最初培育碗蓮的時候,先要把蓮籽裝進蛋殼裏,使抱窩的母雞孵于翼下,待雞雛們出殼的時候取出來,再把蓮籽埋入碗裏。這碗裏的泥土也特別,還必須是燕子銜過的。當然,現在的碗蓮栽植,方法早已改進,但這些花如酒杯、葉似碗口的花中異秉,依然讓人感嘆造物的神奇。

 

(三)

不僅每年春夏,這裡都舉辦杜鵑節、荷花節

而且每一個季節都有繁忙的花事。

 

中國園林是由建築、山水和花木等要素組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但是,這幾種要素又是相互依存,融為一體的,所謂“花間隱榭,水際安亭”,便是對這種融合關係最為形象的概括。

作為最為適合的人居環境,園林裏的花木不僅有著凈化與美化的功能,同時,它又為某一景點或某一建築起著深化主題的作用。

所以,在枇杷園中,我們可以會逢垂枝的碩果。

所以,在玉蘭堂前,我們能夠看到臨風的玉樹。

園林裏的花木,栽多栽少,都自有章法。海棠春塢是拙政園中又一個著名的景點,它也是以園中花木命名,但這裡的海棠,卻只是栽植了寥寥數株。然而,在粉墻黛瓦的映襯之下,它卻更能顯出海棠的美艷,加上小園的鋪地也是海棠形的圖案,便使得這些枝頭的花蕾,更為動人。

而翠綠的芭蕉,以它的色彩之美,點綴了小巧的庭院,也美化了寬大的窗景。至於到了雨天,在這裡“蕉窗聽雨”,聽瓦檐上的淅淅瀝瀝,聽蕉葉上的珠珠點點,那麼,你便更能體會出中國古典園林的文人情味。

當然,“流水落花春去也”,原本也是正常的事。然而,在拙政園裏,你卻感受不到萬花紛謝的蕭條,因為這裡,在每一個季節中,都有自己的花事繁忙。

花事,是杜鵑的五彩繽紛之容。

花事,是牡丹的天香國色之姿。

花事,是茶花的光昌流麗之態。

花事,是菊花的經霜耐冷之形……

古代遊園,曾有雨遊、雪遊之説,即使在這類特殊時間裏來到拙政園,人們也會和園中的花事相逢,那或許就是墻角的早梅,或許就是雪後的奇香。一年中這難得一見的景色,讓這座中國名園展現出了另一種素淡與優雅,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片銀裝素裹,才孕育了拙政園一年的萬紫千紅。

 

(四)

憑蕉窗聽雨,借古詩觀荷

拙政園,是意境的渾化 ,是意象的濃縮

 

 

在歷數蘇州古典園林的時候,人們往往把拙政園作為突出的代表,這是自有原因的,因為它最為典型地綜合了江南園林的全部要素,最為集中地展現了園林藝術的所有美感,並以“小中見大”和“縮龍成寸”的手法,十分巧妙地創造了幽雅安寧的人居環境。

拙政園當年的主人王獻臣,説是“拙者之為政也”,其實,他自稱“拙者”,正説明他是一位聰明人。古人説,“大隱隱于市”,而王獻臣恰恰做到了這一點,不過,他隱進的不僅是城市,而是人居環境的理想境界——城市山林。

城市山林的最重要的特徵,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使人愉悅的藝術美感與自然情趣,恰就是這種和諧在生活當中形象的昇華。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會對此有著樂此不疲的追求。更為重要的是,由於這種和諧的生活是因文人情趣而創造的,所以,在蘇州的古典園林裏,才有著唐詩一般的古雅,才有著宋詞一般的錦麗,一如“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一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因此,在這樣的花光裏彈奏古琴,才更為得當;

因此,在這樣的水影中吟誦詩詞,才更為得體;

因此,在這樣的蕉窗下棋枰對弈,才適得其所;

因此,在這樣的廳堂內演唱崑曲,才相得益彰。

清代同治年間的蘇州籍狀元陸潤庠,曾經寫過一副懸挂在園林裏的對聯:“雨驚詩夢留蕉葉,風裁書聲出藕花”。這兩行優美的詞句,色彩艷麗,意境幽深,真是寫絕了。

園林藝術的賞析,最為講究的就是品讀意境。所謂園林的意境,就是在具體的、有限的園林景象之中,融入對古代風雅的體味,融入與自然交流的體察,並取得凈化心靈的美感享受。

 

(五)

拙政園是凝固的詩,是立體的畫,

路徑蜿蜒曲折,恰是讓人體會詩情畫意。

 

 

形容園林的路徑,人們常常用到的一個詞便是“曲徑通幽”。的確,在拙政園曲徑通幽的遊賞路線上,可以領略到每一道橋的各個側面,每一座樓的完整風貌,每一方花窗的多種美感。

儘管拙政園所含納的內容很多,但它的面積畢竟是有限的,然而,由於它採用了借景的手法,一些園林之外的景色,也就被納入了拙政園裏。於是,蘇州的北寺塔與拙政園組成一體的畫面,便出現在我們的遊賞路線上。當然,能夠欣賞到借景藝術的妙處,也是由於移步換景的緣故。

在拙政園的多條路徑中,不能不説到是又一種獨特藝術品的遊廊。拙政園的遊廊,可分為空廊、半廊、復廊、和藤蘿覆蓋的花廊等等,它為人們的遊覽提供了便利,也為遊覽的過程增添了趣味。

拙政園有兩條著名的遊廊,一是中部的“柳陰路曲”,二是西部的波形水廊。

“柳陰路曲”的道路共有兩條,一條通往園林的西部;一條則通往北邊的見山樓。在這兩條路徑上,人們無論從哪一個方位環顧園林,都會得到似曾相識卻又迥然不同的視覺效果。

拙政園西部的波形水廊,更是蘇州園林中的一個代表形象。整個水廊的造型曲折有致,起伏自然,它不但連接了南北兩岸的景點,而且又以自身的一種波紋的韻律,構成了一道十分獨特的風景線。

在拙政園的遊賞路線中,人們還可以看到另一種別致的景象,這便是水中的倒影。

水,有時是寧靜的,有時又是涌動的,因此,爽朗的晴天,初露的朝陽,正午的強光,西沉的落日,都會在水中得到神奇的幻化。

具有優雅形態與豐富內涵的拙政園,讓來到這裡的人們,都從不同的層面得到了審美的愉悅。總之,只要是來過這裡,不管你是從哪一個角度出發,拙政園都會給你留下至深的印象,以至你不管走到哪,只要看到東方的亭臺樓閣,看到江南的小橋流水,便會想起這一座中國名園——拙政園。

                                            

                                            

責編:吳祺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