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電影評論學會會長章柏青:影評的光榮希望與悲哀

 

CCTV.com  2008年10月14日 14:4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浪娛樂  

  百年中國電影批評與中國政治生活緊密相連

  中國第一篇見諸報端的影評文字出現在1897年9月5日,題名為《觀美國影戲記》 ,它比中國自己開拍電影還早了8年。如果説,這還只是一篇描述性質的觀後感的話,那麼,在20世紀20年代初的中國最早的電影刊物《影戲叢報》、《影戲雜誌》中,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意義上的我國電影評論的起步。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評論一度達到了異常的繁榮。 在民族存亡的年代,影評是愛國主義的號角,是傳播與鼓動抗戰精神的大旗。建國後新的社會制度的建立固然使電影批評一度十分活躍,從某種意義而言,也卓有成效,然而,與主流意識形態過於緊密的結合,也使影評未能對電影真正發言。影評的形式只有一種單一的政治評判。上世紀50年代對《武訓傳》的批評開這種單一的政治評判之先河,到了文化大革命,則越演越烈,並且為當時的極左政治所利用,演化成了電影的大批判。從《早春二月》、《舞臺姐妹》、《兵臨城下》、《清宮秘史》到《創業》、《海霞》、《春苗》、《決裂》,每一次電影大批判都與一場場轟轟烈烈政治鬥爭緊密相連。“四人幫”中的姚文元,俗稱“姚棍子”,便是靠這種對電影、對戲劇的大批判起的家;而影評大家鐘惦棐1956年卻因為寫了一篇3千多字的《電影的鑼鼓》竟導之“右派”的命運,身陷囹圄20許年。至此,電影批評已經徹底失落了批評的特性,成為政治的標簽、權力的附庸。

  重大轉機伴隨著1976年的政治變革開始。由此,中國影評踏上了重新尋求現實主義批評傳統的路徑。終於,繼30年代之後,在20世紀80年代掀起了第二個高潮。這個高潮與30年代相比,與建國後十七年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對於電影本體的關注。它與改革開放同步,與對西方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的引進同步,與電影創作繁榮同步,與當時由第四代導演和嶄露頭角的第五代導演引領的電影創新運動相呼應,將一直主宰中國電影批評的主要模式——社會學批評,轉換為以關注電影本身為主的電影本體批評,並出現了我國電影歷史上難得的評論與創作互為促進的景象。當年電影界爭論的熱點問題,如電影與戲劇離婚、電影語言的現代化、電影的文學性、電影新觀念、中國的西部片等,既是電影創作實踐中突現的新問題,而對這些新問題的熱烈理論爭鳴,又促使有諸多創新精神的電影作品的誕生。《黃土地》、《孩子王》、《盜馬賊》、《紅高粱》、《老井》、《黑炮事件》等影片的問世是電影批評的催生的結果,它們的出生又引發了新一輪的電影批評。80年代前中期中國電影批評的繁榮,不僅是中國電影史上罕見的,在世界電影史上也無出其右。當時發表群眾性評論的《大眾電影》印數高達960萬,全國各類影評刊物多達400余種,全國各級影評組織有2萬多個,每次全國性的群眾影評徵文,參與者動輒數十萬人,甚至數百萬人。《高山下的花環》上映之際,上海市發動全市大評論,投入者竟有近千萬人,真的是匪夷所思!80年代真是一個電影文化大普及的年代。至今想來令人感嘆不已。

  進入90年代 ,大眾影評衰退,專家影評興起。“伴隨著商品經濟大潮而來的是又一次思想文化轉型。中國社會及其批評進入一個以主流意識形態為中心話語,以各種‘新潮’理論為邊緣話語的‘眾聲喧嘩’的雜語時代。” 也就是説,中國電影批評已進入多元化時代。90年代初、中期,傳統的社會學批評、電影本體批評及引進西方理論形成的意識形態批評、神話原型批評、觀眾學批評、電影敘事學批評、女性主義批評、後殖民主義批評等批評範式一齊登場。 這一局面的形成是對以往單一的批評模式的反撥與整體性超越,在電影的批評的深度與廣度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事實上,90年代初、中期,高質量的電影批評已經匯聚了多種批評方法,逐步走向視野更為廣闊的文化批評。

  對於2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對中國電影批評的走向與特點,我基本同意李道新先生在《中國電影批評史》中所做出的判斷與評價。這就是説,中國電影批評從總的發展規律來看可以歸納為三大階段,即從電影的社會學批評走向電影的本體批評,最後走向電影的文化批評。

  90年代中期之後中國電影批評被人指為“集體失語”,其原因何在?

  然而,到90年代後期,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電影批評並沒有向更高層次發展,如李道新先生所預期的繼續走向深刻、走向博大、走向進步,而是出現了退縮、迷亂、無所適從的跡象。

  電影批評在90年代後期以來竟逐步走入困境,陷入沉靜與寂寥,被人指為“集體失語”,成了一個頗為尷尬角色,這究竟是何原因?

  從客觀上來説,市場經濟的急速發展,使社會籠罩著一種急功近利的氣氛;而娛樂、消閒需求的普遍性增長,從整體而言,大眾開始畏懼有深度的東西,追求快餐式的娛樂文化。由於商業社會中巨大的生存壓力, 現代人往往精神壓抑,需要強度刺激,公允的、細緻的、思辯的、學理的評論備受冷落也在意料之中。而諸多大眾傳媒則從自身的商業利益出發,迎合時尚,趁虛而入,以花邊新聞、內幕曝光、嘩眾取寵、無聊炒作,來吸引人們眼球;一切有價值的分析被排斥在外,更助長了大眾欣賞趣味的普遍下滑。另一方面,批評總是與創作密切相聯,9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電影市場進入低谷,到2001年,全年觀眾僅為2﹒2億人次,票房收入僅為8﹒7億,平均全國人民每5年才有可能進一次電影院。電影既已“淡出”國人視線,為人所遺忘,又遑論電影評論?!加之90年代後期起,在美國大片大舉入侵的擠壓下,有的電影人試圖以“惡性娛樂化”傾向之作或聲畫技術上的模倣之作與其相對抗,使一些文化人對這類胡編亂造,以娛樂感官、娛樂好奇心、滿足觀眾窺視欲為主要目的、使人眼花繚亂的作品不屑置評。

  我們不得不承認,電影評論自身的確出現了危機

  從評論界自身來説,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當今的電影批評的確出現了危機。這一危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電影批評的思想根基問題。中國電影批評受社會與政治的影響有著久遠的歷史。建國後,新的政治與意識形態一度使中國電影批評充滿鋒芒,充滿朝氣,也一度使中國電影批評殺氣騰騰,成為扼殺新生力量與創造精神的凶神惡煞。我們不必違言政治,電影批評作為一種思想與文化的載體,決計也離不開政治與意識形態,我們要研究的是電影批評中如何擺正這兩者的位置,處理好這兩者的關係。而事實上,至今為止,我們批評界的思想根基並沒有穩固的建立,我們的批評中既有延續長官意志、權力意志,不分青紅皂白,借政治的大棒當頭打去的一面,也有對於明顯的陳腐、落後、庸俗的東西視而不見,甚至欣賞備至的現象。掌握理論、評論真正的思想武器仍是一個需要重視的課題。

  二是電影批評的理論根基問題。中國的電影理論一直是薄弱的。與西方電影理論相比較,“在方法的嚴密和視角的多樣上,中國電影理論是相形見絀的。” 儘管近百年來中國電影理論也有了一定的積累,尤其是在80年代以後更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始終未能形成屬於自己的完整、系統的理論。我們引進西方電影理論本沒有錯,也的確豐富了我國電影批評的理論寶庫。但另一種情況同樣存在。某一些批評家更在乎的是一種借助於西方電影理論以佔據理論制高點的心態。他們實際上扮演的是西方電影理論傳聲筒的角色。為了將中國電影文本套進西方電影理論的框子,不惜削足適履,堆砌概念。説得重一點是帶有文化殖民主義的傾向。在對待中國傳統文藝理論時,輕視者有之,鄙視者有之,尊重者有之,但即使是尊重者,也還不能做到將傳統的文藝理論切實的創造性的轉化。我們一度認為,我們在建國後十七中堅持的文藝理論、電影批評理論已經過時,這或許是正確的,但是從整體而言,我們還未能創造出適合我國電影歷史與電影實際,足以讓我們憑藉的新理論。這無論如何,使得我們在展開電影批評時顯得底氣不足。

  三是電影批評的異化問題。隨著現代社會轉型的加劇,電影批評越來越偏移正常的軌道。批評家的良知與公正是批評的生命,批評家的職責與道德的底線是“好處説好,壞處説壞”,而這一切現在卻變得異常不易。利益的驅動,使評論與廣告合夥,與炒作相類。將好的説得天花亂墜,將壞的也説成是一朵鮮花。美醜的顛倒,價值判斷的失誤,使觀眾對評論喪失基本的信任,以至出現了“評得越好,票房越低,評得越差,影院爆滿”的可悲現象。電影批評的異化還表現在其他諸多方面。比如,將無所不包的“大文化主義”以及流行的時髦話題,不分對象的對電影進行所謂“深度闡述”,貌似微言大義,實是自説自話,弄得觀眾與讀者一頭霧水。有的則又成了技術主義的奴隸,將電影文本一個個畫面進行解剖、細讀,使讀者進入瞎子摸象的混亂世界。評論有時對作品寬容有餘,什麼污七八糟的貨色,都被説成是多樣化,個性化,呼籲給予保護,而有時則板起面孔,進行酷評。攻其一點,不及其餘,不罵得你狗血噴頭,不把你打入十八層地獄,決不善罷干休。更多的是酷評與傳媒相結合,一部新片出來,一片叫賣之聲,以唯恐天下不亂及搶灘市場的心態,採用快速而膚淺,片面加極端的方式,製造的是一場接一場實際上與真正的評論毫不相關的新聞熱點。評論正是這樣逐漸拋棄了科學的品質,拋棄了審美、求知與思考,走向了墮落。評論的失足,不僅使讀者與觀眾逐漸遠離了對電影作品應有的欣賞、體味、理解、思索的健康心態,也縱容、助長了電影創作中的不良傾向。

  電影批評的價值與對影評的反思?

  在上個世紀80年代,電影界曾經掀起對我國電影評論的回顧、總結與反思的熱潮。時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的鐘惦棐在1982年寫下《電影評論落後於電影創作》 一文,首次對當時的電影評論進行了檢討。時任副會長的羅藝軍在1984年寫下《中國電影評論概説》 從歷史的角度對從上世紀20年代到80年代的電影評論的狀況進行了梳理,分別總結了應該記取的經驗教訓。1984年與1986年在鐘惦棐、羅藝軍的主持下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分別在旅順和柳州召開中國電影評論學會首屆電影學年會與首屆全國群眾影評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專業與業餘影評工作者都在150人以上。這兩次會議一次偏重於專業批評,一次偏重於群眾影評,向會議提交的論文,交流了展開影評的經驗,討論了創作與批評的歷史與現狀,特別對電影批評的作用與努力方向進行了研究與探討。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電影界對電影評論著重從理論形態與歷史敘述方面進行研究與反思。羅藝軍主編的《20世紀中國電影理論文選》是對中國電影一個時代的整體理論思維的梳理與詮釋。倪震主編的《改革與中國電影》 、黃式憲主編的《中國電影電視走向21世紀》 中諸多篇什討論了電影批評在新的年代如何擴展思路,提出了中國電影批評的批評方法應該走向綜合,社會、藝術、經濟、技術、市場、受眾等方面都應該進入電影評論者的視野。李道新的《中國電影批評史》 無疑是這個時期電影批評研究的扛鼎之作,是我國第一部勾勒中國百年電影批評全貌,以新穎的歷史觀、電影觀、電影批評觀對各個階段的電影批評進行觀照、分析,並對編寫電影批評史應該具有的理論基礎、研究方法提出獨立見解的專著。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