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改革開放30年中國廣播影視大發展

 

CCTV.com  2008年10月14日 13:5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昔日曆久得見的精神盛宴,今天成為尋常日常佐餐;向來局限城鎮居民的特殊待遇,如今已是城鄉共享。30年來,中國廣播影視事業取得輝煌成就,廣播影視業發生了深刻的歷史變革,聽廣播、觀電影、看電視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改革開放給中國百姓帶來的最顯著、最愉悅的實惠之一。

  廣播影視既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宣傳者,又是改革開放的實踐者。30年來,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相應和,中國廣播影視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改革、發展之路,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廣播電視:大突破帶來大發展

  30年來,以政策突破、技術突破、整體轉型為特徵的三次重大突破,給中國廣播電視業的發展帶來生機與活力——

  1983年第11次全國廣電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新聞改革為突破口,帶動整個廣播電視宣傳改革,並提出實行中央、省、有條件的地(市)和縣“四級辦廣播、四級辦電視、四級混合覆蓋”。這是中國廣播電視第一次突破的主要標誌。此後10多年,我國廣播電臺、電視臺以年均122%、134.7%的增長速度發展,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顯著增加;新聞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涌現了一大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新聞節目。

  1992年到2000年,以有線電視崛起和衛星電視出現為標誌,我國廣電事業實現了第二次重大突破,形成第二個高速增長期。上世紀80年代後期,我國城市有線電視啟動,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天上衛星轉發,地上有線網絡傳輸”的廣電覆蓋新格局逐漸形成。到2000年底,“村村通”解決了7000多萬戶農牧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問題。到去年底,我國收音機、電視機的社會擁有量分別達5億台和4億台,千人平均擁有量居世界首位;全國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5.43%和96.58%,分別比1982年增長了48.88%和68.55%。

  2001年以來,以廣播電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與廣電數字化發展為主要標誌,我國廣電業開始了第三次重大突破。在這一過程中,傳統廣電媒體在模擬轉數字中改造升級,與視聽新媒體業務的發展並行推進;發展事業與發展産業、提供公共服務和提供市場服務成為基本目標和雙重任務;逐步構建起以公共服務、市場運營、政府監管、仲介社會服務等體系為基本框架的廣播電視新體制;廣播影視走出去、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成為重要目標。

  電影:在改革中持續繁榮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電影業迎來第二個春天,《小花》《城南舊事》《駱駝祥子》《牧馬人》《人到中年》《黃土地》《紅高粱》……一大批風格各異、形式多樣的優秀影片登上中國銀屏,並在國際電影節上贏得榮譽。中國電影觀眾年平均達200億人次。氣象一新的中國電影極大豐富了中國民眾的精神生活,進入全面復蘇和繁榮階段。

  30年來,我國電影業堅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大大促進了體制機制創新、藝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極大地解放了電影藝術生産力,使中國電影呈現出持續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開始在全國推進以發行環節競爭機制、影視合流、精品工程、國有製片業集團化和股份制改革、探索院線雛形、放開農村市場等為主要內容的電影改革。影片統一發行的計劃管理模式被打破,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正式開播,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及上影、長影等各電影集團公司相繼成立,電影院線公司組建,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實施……

  進入新世紀,在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推動下,電影業改革進一步深化,電影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電影産業化、數字化改革發展的目標進一步確立,農村電影院線制改革積極推進,為中國電影業的持續繁榮創造了條件。

  從2001年到2004年,以國內民營製作公司資本為主的《英雄》《手機》《十面埋伏》等“合拍片”相繼問世,創造了中國電影票房的奇跡,激活了沉寂已久的中國電影市場。2007年,我國電影綜合效益達到67.26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國內票房達33.27億元,連續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幅度;國産電影的海外銷售(含票房收入)達20.2億元。通過6年的電影發行體制改革,我國電影院線制逐漸成熟,2007年票房過3億元的院線達到5條,比上年增加了4條。

  在改革創新中凸顯重要成就和巨大作用

  30年來,中國廣播影視在改革中不斷發展,不僅在科技自主創新、廣電數字化進程、視聽新媒體業務的發展、廣播影視規模和覆蓋面不斷擴大、廣播影視節目生産製作能力大幅提升、人才隊伍逐步壯大、農村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在改革創新中不斷提高宣傳質量和水平,在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塑造中國國際形象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廣播影視工作者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三貼近”原則,增強了新聞宣傳的服務功能;創新新聞宣傳內容,滿足受眾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宣傳視角下移,重點放在廣大受眾關心的問題上。《午間半小時》《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小崔説事》《藝術人生》等一大批廣播電視精品欄目由此受到廣大群眾歡迎。

  從電影《血,總是熱的》《高山下的花環》《蔣築英》《孔繁森》《集結號》,到電視劇《渴望》《激情燃燒的歲月》《插樹嶺》《恰同學少年》《士兵突擊》……多年來,廣播影視藝術工作者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創造了一批批感動人心、激勵觀眾、啟迪人生、昂揚主旋律的優秀力作,極大豐富了中國熒屏的藝術形象。近年來,我國一系列優秀影視作品藝術內容、表現形式的創新,製作機制和投入産出機制的創新,全面促進了廣播影視藝術生産,加速了我國成為廣播影視産品生産製作大國的步伐。

  在加快實施“走出去”工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和明顯成效。我國對外廣播在播出語種、播出時間和發射功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節目和頻道在境外有效落地、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以38種外文報紙、3158個海外聽眾俱樂部、10家海外孔子課堂等,逐步構建起現代化的國際傳播新體系。中央電視臺英語、中文國際、法語和西班牙語頻道海外用戶超過8400萬戶。通過舉辦中國年、中國電影展以及參加國際電影節(展)等活動,30年來我國共有近500部影片在國際國內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在世界電影中越來越具品牌影響力。

責編:來慧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