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5月2日電(記者 張興軍、桂娟)第十八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剛剛在鄭州落幕,這場書香“嘉年華”也讓讀書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改革開放30年來,伴隨著中國社會的急速變化,國人的讀書生活也不斷變幻著場景和主題。日前,記者採訪了三位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從他們各自的讀書經歷出發,力圖還原30年來國人閱讀生活的變遷軌跡,從一個側面見證新聞出版業改革開放的30年曆程。
“解凍”:求知若渴的精神閱讀
口述人:牛蘇林,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我們這代人的讀書經歷受社會變遷影響的痕跡非常明顯。因為我初中、高中階段處在“文革”期間,讀書很少,能見到的多是充滿各種口號的政治讀物,或是一些塑造高大全藝術形象的革命文學。
1978年,我考取了陜西咸陽的一所大學,成為“文革”結束後的第一屆大學生。長期被壓抑的讀書熱情一下子得到了釋放,可以説是求知若渴。
那時是百廢待興,社科圖書中除了文學類之外,其他很多都還跟不上。印象中名著出得最快,比如巴金、茅盾的書,還有蘇俄文學等,出來就是“暢銷書”。我也是見到什麼讀什麼。
第一次閱讀《紅與黑》的體驗非常深,主人公的個人奮鬥經歷給我的心靈帶來一種震撼,同時也隱約體會到了一種長期被壓抑的人性的回歸。 當時社會上的書店很少,學校裏除了圖書館,僅有一家五六十平方米的書店。雖然小,裏面的圖書種類倒不算少,既有社會科學方面的,也有自然科學方面的;既有大部頭的文學名著,也有小畫書類的兒童讀物。印象中,每天課間那裏都擠滿了人。
那時書很便宜,名著通常都是幾塊錢一本,有的甚至幾毛錢一本,大多數書的價格不超過10塊錢,但大部分同學無錢買書。我家裏條件比較好,每月有20塊零花錢,就用來買書、藏書。有時候,10塊錢就能買五六本。
為了看書和買書,我和同學經常利用週末跑到西安,除了中午找個小店吃上一籠包子外,能在書店裏待一天。
現在來看,上世紀80年代的閱讀背後有一種振興中華的人生理想。
分化:零碎的物質閱讀
口述人:沈洪波,鄭州大學老師。
我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嘗試讀四大名著,簡裝本的,上了初中開始讀武俠小説。讀書習慣可能就是這麼養成的。
1991年,我考上鄭州大學。當時由於受到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社會上盛行的順口溜是“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下海”和“弄潮兒”也都是熱詞。
這樣讀書風氣自然受到影響,很多學生都做起了“生意”,尤其是到了週末或節假日,校園裏隨處可見賣襪子、賣化粧品的小攤點,教室裏基本沒人。為了防止打擾,很多宿捨得門上都寫著“謝絕推銷”。
我讀的是中文系,因為專業需要,所以經常去圖書館。另外,新華書店和郵局的書刊發行中心都能看書和買書,圖書批發市場也出現了,那裏的書通常比較便宜。但我印象最深的是二手書市場。
大約是1993年,學校附近的金水河邊上,出現了一個四五百米長的舊書市場,一到下午和晚上就圍滿了人,很熱鬧。裏面各種書都有,我曾經花10塊錢淘了一套《魯迅全集》,後來還用8塊錢買了一本豎排本線裝的《醫典》,只是覺得好玩,並沒有讀過。
大三的時候,我讀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感覺很切合農村的實際,引起了共鳴,後來還多次看過。當時有一種“陜軍東征”的文學現象,包括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也都很流行。此外,金庸、張愛玲、三毛等都有各自的讀者。
最要提到的是王朔的小説。我是經過同學推薦接觸到的,比如《頑主》《玩的就是心跳》等等,讀後發現原來話還可以這麼説,有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很是過癮。
今天看來,上世紀90年代的閱讀自然帶有明顯的過渡特徵。由於很多人都茫然而無所適從,讀書傾向就出現了分化,並且有點零碎,沒有什麼明顯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