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聽他們説:重溫八十年代的閱讀

 

CCTV.com  2008年10月14日 13:3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  

  1980年我33歲,屬於文革十年“蹉跎歲月”的一代青年人。對於我們這一代愛讀幾本書的人來説,70年代末發生了幾件衝擊力很強的事,直接而且決定性地影響了80年代的閱讀生活。

  先是1977年恢復高考,大學校園裏涌進了一批特殊的大學生;繼而有1978年部分中外名著開禁,在全國若干城市中出現通宵排隊等候買書的景象;緊接著是1979年《讀書》雜誌復刊,第一期第一篇文章題名為《讀書無禁區》。恢復高考摧毀了流行十年的“讀書無用論”,又開始有了靠讀書求衣食、奔前程的可能。只不過80年代初那批特殊的大學生剛從“革命年代”過來,還沒來得及領會“轉向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全部含義,因而更多認同“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讀書人形象。純粹個人的動機一般羞于表達,他們採用的公眾語言容易流於“宏大敘事”。但這種“宏大敘事”鼓勵非專業同時也非消遣的閱讀——— 出於某種關懷、某種使命感和某種精神追求的閱讀。或許可以把這叫讀書求大用,它是“文革”時期就不相信“讀書無用論”的一大批人懷藏已久的一種衝動,而80年代似乎給了他們實現這種衝動的一次機會。

  其實“文革”時期也有過不求有用只求精神享受的閱讀,但由於我們的精神生活少了(舉例説)愛默生或梭羅的那份從容,閱讀時總帶著某種緊張,就像一個過分饑餓的人進食時那樣。這種緊張被帶進了80年代,囫圇吞棗的現象就難免發生。當然,潮底下總有流,峰迴路轉地到了90年代,一批專家學者已經造就成型。這是恢復高考最為結實的成果。那種非專業同時也非消遣的閱讀退潮了,也許是永久性地退潮了。倘還有,則多半可能是一種純然私人性的閱讀,不再屬於“聲聲入耳”、“事事關心”一類。至於圖書開禁一事的意義,首先是拯救了萬千“饑民”。已然“發育不良”者固難完全矯正,再年輕一些的就受益無窮了。出版界、報刊業恢復生機,可讀的東西當然不會止于過去已出版過的經典名著。只可惜80年代文化生産力還過於薄弱,所以“饑荒年代”並沒有迅速過去。單純從閱讀者的角度看,原創的作品總嫌太少,質量高者就更為稀缺。最早出現的文學作品大都具有“轟動效應”,承載著推動“思想解放”的歷史功能,滿足的則是閱讀者的某種關懷。與之相呼應的是某些見於報刊的理論文章。學術著作的問世尚有待時日,錢鍾書先生的《管錐編》也許是唯一的例外(問世很早且質量很高)。靠編譯引進西方新知識新觀念的做法也應運而生,只是都很皮毛、零碎。到80年代中期開始有成批的譯作出版,但也並非很有系統。而且,看似新譯,實則多為”補課”之舉。引進的西書中極少有當代的新著作。那幾年呼聲最高的尼采哲學、弗羅伊德精神分析學和存在主義哲學都不是什麼最新舶來品。此外,實證性社科類的著作引進較少,法學著作似更少。……凡此種種,到90年代都有所補正,然而人們的閱讀心態已整個變了,不是追求實用就是追求消遣。圖

  本書1980年12月出第1版時,印數已達23萬冊,可見需求量之大。盧梭的其他著作如《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社會契約論》在當時也有很大影響。

  八十年代初的大學生曾經熱情地閱讀馬列經典,這是其中的一本。

  當年在青年讀者中極為風靡。阿城認為用王朔的語言翻譯它會很接近。

  八十年初,當西方思潮大量涌入時,薩特和弗洛依德是被人們咀嚼得最厲害的兩位。

  這是八十年代大學生了解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入門書,當時,“現代派”對於正統人士來説,不亞於洪水猛獸。

1/5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