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娛樂頻道 > 內地新聞 > 正文

掀起收視熱潮 《闖關東》為何讓人牽腸挂肚?圖

 

CCTV.com  2008年01月25日 08:26  來源:人民日報  

  

  《闖關東》

  人民日報1月25日訊  2008年新年伊始,中央電視臺第一套黃金時間播出的52集電視連續劇《闖關東》,觀眾反響熱烈,在全國掀起了收視熱潮。據統計,截至1月20日,該劇前38集平均收視率高達7.78%,單集最高收視率達10.9%,最大市場份額達27.5%,即全國超過1/4開機的電視用戶在看《闖關東》。在該劇的故事發生地東北三省及華北等地收視尤其火爆。錦州、長春、西安、瀋陽、北京等城市,該劇的平均收視率已超過10%。

  許多觀眾在網上留言説,“自己是流著淚在看”、“每一集都是那樣的叫人牽腸挂肚”、“我終於知道了父親那一代闖關東的艱辛了”……為什麼這樣一部帶有濃厚地域色彩的電視劇能打動如此眾多觀眾的心?1月24日,“電視劇《闖關東》創作座談會”在京召開,編劇高滿堂,導演張新建,主演李幼斌、薩日娜等主創人員,與專家學者一起探討這部電視劇成功的原因。

  “家族史”與“社會史”相融合

  《闖關東》題材獨特而厚重

  大家認為,題材獨特而厚重是《闖關東》成功的重要原因。

  清末以來,大批華北、山東的貧苦百姓曆盡艱辛,闖蕩東北。在這股移民大潮中,山東人居絕大多數,先後有2000多萬山東人踏上遼闊的東北大地。這批移民不但極大地促進了東北的開發,而且為抵禦外敵侵略、保護國家領土主權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但是,這樣一段承載了無數人血淚的波瀾壯闊的移民史、開發史、鬥爭史長期以來並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編劇高滿堂説:“當時我們為了創作這個劇本,驅車7000公里,橫跨遼吉黑和齊魯大地,歷時一個半月採訪,走遍了這4個省的圖書館、檔案館,卻沒有查閱到多少關於闖關東的資料和書籍,2000萬人前赴後繼闖關東的史實竟然是一部口頭文學。”高滿堂採訪到的最後幾位還健在的闖關東的老人,最年少的80多歲,最年長的已經96歲。“如果我們再晚幾年寫這部劇,就徹底沒有第一手資料了”,高滿堂説,“如果那樣,作為闖關東的後人,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確實有愧於祖先,有愧於跋山涉水、已經長眠于白山黑水間的英靈。”

  電視劇播出後,主人公朱開山一家跌宕起伏的命運立刻抓住了觀眾的心。許多觀眾感到,他們仿佛能看到自己先輩的真實生活,他們的不屈不撓、悲歡離合、國恨家仇……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曾慶瑞認為,將“家族史”與“社會史”相融合,賦予了《闖關東》厚重的歷史感。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