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近科學>記者李瑛 |
谷丫,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怎麼也想不到這是人的名字。然而,之後所發生的事,恐怕讓我這一生都無法忘記。
2006年10月,我的同事看到了昆明生活新報刊登出一篇名為《宜良農婦繪出“達芬奇密碼”》的報道。而面對這樣的報道,我會習慣性地認為,這要麼是炒作,要麼就是社會上又有人聲稱自己有特異功能了。
儘管以往有很多的所謂特異功能事件,經過我們的調查之後,一一被否決了。但是,這類事情仍屢見不鮮。所以在我的心裏一直有這樣的疑問,有些人為什麼總希望自己與正常人不同呢?
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希望在遇到類似題材的時候,一定要挖掘出更深的東西來。然而,當時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
| |
可能沒有人會想到,從寫節目方案開始,直到我到昆明採訪,這期間我竟沒有跟谷丫聯絡過一次,這似乎太違背我們常規的做法了。其實我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在以往的此類事件的報道中,我發現無論採訪對象生活在什麼地方,文化水平有多高,當他們面對記者的時候,都會表現出一種強者的風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比別人強,而這樣的想法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已經埋藏了很久,他們是不會輕易讓人攻破的。
然而,我的雲南之行並非是無準備之仗,在這之前其實我已經設計了多套採訪方案。
在我到達昆明,準備第二天前往谷丫家鄉採訪的那個晚上,我意外地接到了谷丫的電話,她需要了解我們出發的時間,以便替我們準備午餐。
按常理在事件調查過程中,我們是不能接受當事人的任何邀請的。但是,當我見到谷丫的時候,我改變了原有的想法。
就這樣我們選擇住在離谷丫家不遠的縣城,並且一日三餐都與她的家人在一起吃飯。
不知谷丫是不是原本就那麼純樸,也不知她是不是有意想接近我,在與我認識不久之後,谷丫拿出了她的日記。雖然她的文章裏沒有那些華麗的詞語,但是從字裏行間裏,我了解到谷丫雖然生活一個偏僻、寧靜的小山村,但是她的內心卻充滿激情和夢想,她是一個好強的農家婦女。
| |
攝影師葛松捕捉精彩瞬間 |
與谷丫相處的日子非常愉快,她甚至告訴了我她許多的想法。短短的幾天時間,我好像明白了點什麼。從那一刻起,我決定徹底弄清谷丫事件的來龍去脈,給自己和谷丫一個答案。
讓我始料未及的是到哈爾濱市走訪一位叫李惠香的人,據説她與谷丫有相同行為。在那裏我又遇到了一位20多歲的女孩國,她是慕名而來的。
在這次的節目中,觀眾們看不到這個女孩的形象,那是因為我剪掉了她所有的畫面,因為我不忍心讓一個至今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面對大家説出她內心的傷痛。但是,我明白她其實也像谷丫一樣,內心也有一個未解開的結。
也許會有人認為我是在“小題大做”,一個在很多人看來行為有些不正常的普通農家婦女,犯得著動用那麼多的專家來分析。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我們能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正常與不正常之間,只有一步之遙。
| |
各路專家為谷丫”會診” |
選擇“谷丫事件”這樣的題材,對於編導來講,是很有風險的。因為這個話題太敏感。然而,作為一名記者,責任卻是更重要的,給公眾一個真實的答案。正是這份責任,讓我不能輕率地去下結論。所以在製作《解讀谷丫密碼》節目的過程中,我特別用心,我幾乎發動了所有關係,尋找與此事有關的學科的研究者。正因為有了這麼多人的支持,五集系列節目《解讀谷丫密碼》就這樣誕生了。
我之所以會花費心思要做這個選題,可能最初的緣由就是那個的疑問。但是,多年的編導工作,同樣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剖析當事人的同時,也再重新審視自己。所以我希望觀眾看了這個系列節目後,能從中得到啟發,並且有一些收穫。
最後,我要感謝那些參與了這個系列節目製作所有專家,也要感謝當事人以及他們的家人!(編導:李瑛)
責編:走近科學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