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CCTV.com  2007年11月29日 21:38  來源:CCTV.com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亦稱“青城”。呼和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內蒙古中南部的土默特平原上,南臨滾滾奔流的黃河、北靠連綿起伏的陰山。呼和浩特市轄玉泉區、新城區、回民區、賽罕區、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清水河縣、和林格爾縣和武川縣等9個旗、縣、區。全市總面積17146平方公里,呼和浩特土地總面積為1.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58萬,其中市區人口150萬,居住著蒙、漢、回、滿、達翰爾、朝鮮等37個民族。 

    呼和浩特是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塞外古城。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潔特市西南托克托縣的古城公社所在地。西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東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土城為內外兩重,外城周邊3公里,是座長方形土築小城,為當時的民居及兵營所在地;內城為官署駐地。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在北方興起,它的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待南面60公里的林格爾縣境。隋唐時期,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範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唐軍于雲中大敗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公元10世紀初,契丹人建立了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明隆慶六年(1572),蒙古土默持部領主阿勒坦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萬曆九年(1581),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裡正式築城,城墻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明王朝賜名為“歸化”。此城築成後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為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與明王朝和睦相處,以致蒙漢兩族不用兵革達30年之久。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這位草原女傑,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清初,三娘子城被清軍焚燬。康熙三十三年(1694),灣王朝為徹底打敗新疆境內之蒙古準噶爾部隊,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築了一道外城,對準噶爾部戰爭勝利後,距舊城2.5公里處又增建一駐防城即新城,並命名為“綏遠城”。清朝末年,將舊城(歸化城)和新城(綏遠城)合併,稱“歸綏”。1928年,綏遠建省,將歸綏縣城區設為歸綏市,作為省會。日寇佔領期間,曾改稱為“厚和特別市”。1954年,撤消綏遠省建制,組建內蒙古自治區,並將“歸綏”更名為“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重要的工業城市,也是我國重要的毛紡織工業中心之一,現已成為一個門類比較齊全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除傳統的民族用品工業、輕紡工業外,制糖、捲煙、乳品、醫藥、化工、冶金、電力、建築材料等工業都已形成較大規模。涌現出了仕奇集團、伊利乳業、蒙牛乳業、呼和浩特市捲煙廠等大型企業。近年來,呼和浩特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乳業發展迅速,已成為文明遐邇的"乳都"。 

   呼和浩特市還是內蒙古的教育、科研、文化中心,現有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財經學院、內蒙古醫學院等10多所高等院校。呼和浩特市還有中央、內蒙古直屬和市屬的多家科研機構,學科遍及農、林、畜牧科學、社會科學、草原科學、水利科學等。近年來呼和浩特市文化事業發展迅速,大量文化設施建成並投入使用,市民的精神生活不斷豐富。 

   呼和浩特市交通方便,有京包鐵路和110國道通過市區,距北京僅有669公里,京包高速公路大大縮短了兩地間的交通時間。呼和浩特機場為4D級民航機場,與北京、廣州、長沙、西安、太原、石家莊以及自治區內的錫林浩特、赤峰、海拉爾等地有定期航班,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呼和浩特市容整潔,城市綠化良好,市內建造了"青城"、"滿都海"兩處大型公園和多處街心供參考公園。市內有民族商場、天元商廈、百勝購物中心、北京華聯商廈、維多利商廈等大型購物商場和義烏、祥和、通達等大型批發市場。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各主要交通幹道(機場路、東風路、海拉爾路、中山路等)已重新擴路,修繕和綠化新華廣場、街心花園,正在實現"現代化首府城市"的建設目標。不論哪個季節,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都掩映在飛紅流翠之中,使呼和浩特成為名符其實的"青色之城"。  
 

     

責編:李紅立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