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井岡滄桑

 

CCTV.com  2007年11月15日 12:51  來源:  

  何方聖山?80年前讓毛澤東一往情深?慢慢征程,紅軍隊伍如何突破重圍?歷史學者和毛澤東的後人毛新宇將從歷史的迷團中尋找到怎樣的答案?井岡山,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第一山?毛澤東當年為什麼要帶部隊上這座山?他們又是怎麼上山的?這些問題一直被很多人關注。毛新宇,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毛澤東的孫子。這些年,他和許多專家一樣,在思考和研究80多前的這段歷史,努力在重重謎霧之中尋找答案。

  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毛澤東的心情變得異常沉重。

  (毛澤東之孫 毛新宇)“大革命失敗的時候,毛澤東同志站在武漢的黃鶴樓寫的《菩薩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非常反映當時的時代情況和他的心情,大革命失敗了,革命道路該怎麼走?向何處去?”

  八一起義、秋收起義的先後失敗,讓攻佔城市的革命道路變得異常艱難,如何保存革命的火種,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這時,一個想法開始在毛澤東的心中,時隱時現。

  (文史專家 毛秉華)“要上山,這個思想很早就有,但具體上那座山,應該説是不清楚的。”

  這是位於江西省蓮花縣的賓興館,在秋收起義失敗後,這座古老的院落曾經被工農革命軍作為師部駐地,毛澤東也居住在這裡。當時,他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應該帶部隊上哪座山?什麼山才能成為今後的立足之地?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封絕密信函。

  (江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員 余伯流)“接到了宋任窮同志親自遞交的江西省委書記汪澤楷的一封密信。”

  汪澤楷的這封信函經過了特殊處理,經過藥水的浸泡之後,毛澤東才看到了逐漸顯現的字跡。

  (江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員 余伯流)“上面説,寧岡縣有我們黨的武裝,有幾十隻槍。”

  江西省委在信中所提示的寧岡,也就是今天的井岡山。這裡地勢險峻,因此廣為流傳的一首民謠,“高高井岡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

  (毛澤東之孫 毛新宇)“因為他在北伐戰爭時期就聽黨內的同志介紹過井岡山,他對那裏是有印象的。井岡山主要得益於它的地勢險要,最主要的一個也是毛澤東同志説,它深入了廣大偏僻的鄉村,敵人的統治力量相對比較薄弱。”

  經過幾天慎重的思考,毛澤東終於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帶部隊上山,上井岡山。但是,當時很多人的想法是讓部隊退往湘南,以便日後再攻打大城市。大家對於毛澤東上井岡山的提議並不認同。

  (毛澤東之孫 毛新宇)“有爭吵有辯論,很多黨內同志當時認為毛澤東同志上井岡山就是落草為寇了,放棄革命,都有這種思想和爭論,實際上就是毛澤東同志他萌生的一個把根據地把革命力量建在農村的這麼一種思想,當時還沒有得到廣泛理解和認同。”

  儘管如此,隨後在賓興館內召開的前委會議裏,作為前委書記的毛澤東,最終還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向寧岡進發,上井岡山。從此,工農革命軍的目的地由湘南改為湘贛邊界的井岡山。這一天,是1927年的9月26日。

  (毛澤東之孫 毛新宇)“在上山途中,由於革命條件和環境的艱苦,有很多人跑掉,部隊裏頭有很多人不願意上井岡山,開小差,要走,毛澤東同志的政策是很高明的,他主張捆綁不成夫妻,就是説,當時在那麼一種情況下,願走願留是大家自便。鋻於這種情況,才有後來的三灣改編。”

  這裡就是位於江西永新縣境內的三灣,3天后,毛澤東率領部隊到達這裡,就在這片楓樹坪前,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

  (毛澤東之孫 毛新宇)“我爺爺毛澤東同志就是為了堅定大家的信心,我覺得最生動的是,他給大家講過一個例子,他把敵人反動派比喻成一個大水缸,把我們黨和紅軍比為小石子,他説,但是早晚有一天,這個小石子會打破這個大水缸。就是説,我們現在雖然力量弱小,但將來力量一定會壯大,革命一定會成功。”

  整編隊伍之後,毛澤東又做出了一個極為重大的舉措:將支部建在連上。

  (毛澤東之孫 毛新宇)“自從有了支部建在連上的這個制度以後,我們的這支人民軍隊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都是打不垮、打不死、打不爛的,戰鬥力和凝聚力非常強,可以説,支部建在連上,是我們剋敵制勝的一個重要法寶。”

  同時,毛澤東宣佈,取消軍官小灶、軍官不準打罵士兵、士兵有開會説話的權利,這些民主的方式讓大家感到新奇興奮的同時,産生了倍受鼓舞的精神力量。

  汪澤楷在密信上説,寧岡有我們的幾十隻槍。指的其實就是井岡山的綠林好漢——袁文才和王佐。但是,作為地方上的武裝力量,他們會輕易接納這支部隊嗎?幾番思考之後,毛澤東親自寫袁文才了一份信。

  很快,袁文才給毛澤東寫了回信,弊地民貧山脊,猶江池難容巨鯨,片林不棲大鵬,貴軍馳騁革命,應另擇坦途。

  風起雲涌,上山的道路能否一帆風順?危難十分,是什麼力量推動部隊繼續前行?三大紀律如何出臺?井岡山的大門如何打開?請繼續收看《走遍中國》井岡山系列之《井岡滄桑》

  (江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院 余伯流)“這就是古城會議的舊址,就是在這開的,對,是清朝末年建的一個建築,叫連奎書院,後來叫文昌宮,都是寧岡當地有錢人子弟讀書的地方,古城會議就是在這個大廳裏召開的。當時毛澤東主持會議,叫前委擴大會議,參加會議的有40多個人。這四週樓上樓下到處都坐滿了人,會議爭論的非常激烈,是不是開了一個晚上,開了整整一晚,通宵達旦。”

  據説,很多代表就在這裡席地而坐,辯論的慷慨激昂,而爭論的焦點之一就是部隊究竟要不要上井岡山。

  (江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院 余伯流)“那麼當時經過爭論以後,決定兩個重大問題,一個就是,決定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工農革命軍就在這裡安營紮寨不走了,毛澤東的上山思想是很堅決的。另外一個,爭論比較激烈的問題是,確定了改造爭取團結袁文才和王佐部隊的方針。”

  (毛澤東之孫 毛新宇)“在毛澤東同志還沒有到達井岡山的時候,袁文才和王佐對於毛澤東是什麼樣的人,他率領的部隊是什麼性質,他不了解,袁文才有一個親戚跟賀子珍是同學,所以袁文才和王佐決定派賀子珍同志還有井岡山一些打探情報的人去打探。”

  當時,賀子珍只有16歲,但已經是永新縣的婦女部長。

  (毛澤東之孫 毛新宇)“賀子珍當時打探這些情況的時候,她沒有具體地接觸毛澤東同志,但是她,賀子珍和袁文才王佐派去打探消息的人還是掌握了比較詳細的資料,回來告訴袁文才王佐,毛澤東當時確實是中央的特派員,而且毛率領的隊伍是革命的隊伍,是秋收起義失敗以後的隊伍,提供了這些重要的情況以後,這些重要情況對於打消袁文才王佐的顧慮起了極大的作用。”

  幾天之後,袁文才在大倉村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

  (毛澤東之孫 毛新宇)“毛澤東以實際行動證明我的軍隊到井岡山不是搶地盤,也不是要消滅你,而且毛澤東很真誠地幫助他們,他們通過毛澤東的言行看到,毛澤東沒有吃掉他們的禍心,而且還很真誠地幫助他們,同時他們覺得,毛澤東不是一般的人,具有卓越的才能,使他們非常折服。

1/2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