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地灣之謎(第四集)

CCTV.com  2007年11月08日 10:24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在這座“宮殿式”建築的地面我們發現它的手感、強度絕不遜色當今的水泥地面,那麼它和現代水泥有什麼不同呢?經試驗它比現代100號水泥還要好。那麼它又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呢?結果發現它就是當地一種石頭燒制的,當地人至今還沿用這種古老的方法。

  大地灣驚現5000年前“宮殿式”遺址,考古界引起轟動。

  甘肅省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李最雄: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感到很吃驚。

  它規模龐大,結構複雜,大有“天子臨軒”的味道。

  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建龍:所以説我們把它叫做宮殿式的建築。

  5000年前的地面如今仍然平整、光滑、堅硬,與現代水泥不相上下。

  甘肅省敦煌研究研究員李最雄:世界上最早的水泥不是在羅馬而是在中國。

  那麼這座“宮殿式”的建築,它是有著怎樣功能的建築呢?

  程曉鐘:它有可能是清水河流域,渭河上遊地區一個氏族部落酋長聚會的地方。

  主持人:大地灣遺址發掘進入第六個年度,發掘區域已經從河邊的臺地擴大到了半山坡上。一天中午,考古人員在一處斷崖下乘涼時。有人無意中發現斷崖下面的草叢中有幾個小洞,好奇的人就圍了過去向裏面挖,結果竟挖出一處房屋遺址。於是考古人員決定把第十發掘區的第一座房址就定在這裡,命名為F901。經過兩年的發掘,這個遺址的廬山真面目露了出來。原來這竟是一座有著420平方米,結構複雜的建築。它側有室,後有房,門前由18根柱子支起的一個開放式棚子,從考古建築學上講,這個棚子叫作“軒”,正所謂“堂”前設“軒”,大有“天子臨軒”的味道了。整座建築特別強調了中軸對稱,所以有人把它稱作“宮殿式”建築。特別這座建築的主室地面,在經歷5000年的掩埋出土後如今依然光潔平整堅硬,與現代普通民用建築水泥的性能難分高低。後來經科研人員研究分析這個5000年前的水泥竟是當地及其常見的料礓石燒制的,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這種5000多年的工藝在當地並沒有失傳,現在邵店村許多人仍然沿用這種古老的方法建造爐臺和炕面。那麼,這座鋪著水泥地面的“宮殿式”建築,在5000年前只有石刀石斧的生産力狀況下,究竟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呢?


  這是F901遺址的後墻,在它的中間有許多圓孔,這些圓孔又是起什麼作用的?難道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隔熱保溫的空心墻了嗎?

  程曉鐘:在我們考古當中發現,這個墻壁呢很有特點。它先是把木樁比較均勻地立起來,然後在兩邊用樹枝或者藤條,做成的類似于籬笆的東西擺在旁邊,然後中間填泥。填完了以後,它感覺表面有點粗糙,不是很美觀,然後再在上面抹一層泥,這種做法在我們考古學界稱作木骨泥墻。

  原來,這麼厚的泥墻多年不塌不到是由於裏面有許多木柱作為骨架支撐。這種建築方法現在看起來讓人並不陌生,如今到處可見的混凝土澆築不就是這樣做的嗎,只不過今非昔比使用的原材料不同而已。

  既然這麼厚的泥強有木柱作為支撐,那麼在前後墻壁上為什麼還有許多柱子泥? 它們又有什麼作用呢?

  程曉鐘:這個後面的墻壁和前面的墻壁上面各有八根附壁墻柱,這個墻柱,又比木骨泥墻裏面的木頭要粗大得多,它主要起附著墻壁的作用。

  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建龍:茅草這些壓力是很大的,一般的這種草墻它是承受不了的,所以説它增加這個附墻柱來支撐這個重量。

  據考古人員介紹,古代建築墻體本身並不承擔房頂的重量,它只起到間隔和保溫的作用,房頂的重量由附壁柱和頂梁柱來承擔。這種建築方式具有墻倒屋不倒的特點。


  這就是頂梁柱,在這座房子裏面有兩根。我們發現室內的所有柱上都裹有一層一層的泥土。這又是為什麼呢?

  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建龍:現在我們發現的這些大型房屋裏面的這個柱子都是用草包裹了,完了外面又涂上了一層白灰麵,它既是裝飾,同時又起到了防火的作用。

  説起防火理念,早在7000多年前大地灣遺址中就有所體現。一期時,人們在沒有完全掌握火的習性時,房子內是沒有用火的地方。到了大地灣二期的時候,雖然房子裏有了灶坑,但灶坑都在地面以下,是一個深坑。

  趙建龍:深坑,這個通風調整差一些,火不是太旺,不然的話,它茅草棚低的話,它容易引起火災,這就是説古代的防火意識還是很強,另外一個他用完火以後,他把火熄滅,把火種藏在裏面,這個灶炕裏面是基本上沒有火的,所以説他不容易引起火災,就是古代的人,都是先用這種辦法來防火的。

  從這種防火理念上看,大地灣一、二期的時候,人們還處於一種被動式的防火階段。到了這個“宮殿式”建築時期,人們主動把容易著火的木柱用泥給裹了起來,有了積極主動防火的意識。這種木柱上裹著的厚厚泥土是否就我們今天的防塗料,它具不具備防火性能,這還有待於專家的檢驗。

  程曉鐘:這種土叫做紅黏土,在當地廣泛分佈。我們當地人把這個稱作為紅膠泥,因為它的黏度很好,黏性很強,在我們考古當中發現,在901的那個附壁墻柱上它第一層就抹有這樣的紅黏土,因為它的黏結程度很好,強度很強。

  從殘留的泥柱來看,這個頂梁柱的直徑大約有半米。這樣粗的頂梁柱它的高度究竟有多高?也就是這座房子它能有多高呢?

  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建龍:附墻柱的倒塌下來的裏皮,它的長度有3.3米,那麼證明了墻的高度必定是在3.3米以上。那麼就是説,中間的這個裏柱肯定是很高的,因為他這樣出水比較容易,不然,草上是會停水的,停水就會向室內漏,所以要解決這個出水問題,草棚式的建築解決出水問題,必定是很陡的。

  如果這座建築的墻體高度有3.3米,按照當時普通房頂的坡度我們不妨來做個比較。


  這是大地灣早期的房屋,面積有20多平方米,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這座大房子的屋頂高度至少有4米,加上墻體3.3米高,房屋的高度要在7米以上,相當於我們現在2層樓的高度。

  程曉鐘:我們在清理F901時出土了大量陶片,根據考古發掘要求,這些陶片要復原。我們復原了大量的陶器。

  可是在復原的過程中,考古人員又遇到了新問題。

  程曉鐘:復原的陶器中有一些器物奇形怪狀,怪到什麼程度,以致無法命名,所以把這些器物統一命名為異型器。

  這就是當年復原的異型器,這些奇形怪狀的異型器究竟是做什麼用的?讓當時的考古人員百思不得其解。

  程曉鐘:這些器物是幹什麼用呢?這是有人分發現這其中有一件器物的形狀很像當地稱量使用的木抄,所以聯想到這些器物會不會和糧食有關。就把他們裝上了糧食,結果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10個條形盤的糧食裝滿一個小抄,2個小抄的糧食裝滿一個陶鏟,5個陶鏟的糧食裝滿一個四把罐。

  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建龍:這一組四件東西呢就是當時一個十進位和二進位制的一種量器。


  主持人:我們知道,2200多年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制定了一項很重要的措施就是統一度量衡。因為統一之前各地方的尺度、重量、容積等標準是不同的。比如容積的大小,一般根據各地區所崇拜的鼎的大小來制定各種量具的大小。統一之後,各地區要上繳糧食等物品就出現了數量相同但重量不等的現象,同時也給各地區之間的交流帶來了許多麻煩。所以秦始皇統一之後,首先要統一度量衡。俗話説:人心之不公,才始有鬥秤。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的祖先使用度量衡的時代是很早的,但究竟度量衡是從何時開始的,“籍載類多渺茫或屬揣擬之間,口口相傳,並無實物依據。現在所見之度、量、衡器的實物證據,確係未過於周。且多為春秋、戰國以後之物”。因此人們對度量衡的研究僅限于距今二三千年前的實物之上。大地灣這批古代陶量的出現,將我國度量衡史的實物資料提前了2000多年。所以,可以稱得上是我國考古界的又一個重大發現。據考古人員介紹,這一組量具是在F901的主室內發現的,出土時表面並沒有磨損,不像被人經常使用的樣子,所以專家們認為這很可能是該地區的公平秤或者是標準量具,由F901的主人來使用和看管。

  那麼這座有著規模又存放著標準量具的F901到底有什麼用途呢? 於是有人推測:從大地灣發掘的情況來看,這一時期人口的數量已經很多了,人一多産生矛盾衝突就不可避免了,個人的小矛盾很可能引起部落和氏族之間的爭鬥。誰來解決?這就需要有個權威人士來承擔。在哪兒解決?解決之後是不是還要發佈一些安民告示,在那發佈?這很可能就是這座建築出現的一個原因。還有一種推測,當時人們對一些自然災害和疾病無法抗拒,就向上天和神靈祈禱,為了能更好的接近上天和神靈就修建了這樣一座高大雄偉的房子。如果這些推測成立的話,那就是説901是一個承擔社會責任的建築了。通過對大地灣遺址的考查能為這些説法找到支撐點嗎?

  從大地灣遺址的分佈情況來看,最早來大地灣定居的人分佈在清水河南岸靠近河邊的平緩地帶上,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們的房屋逐漸向山坡上發展。

  大地灣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朗樹德:大地灣一期就是時代最早的那一批居民,大概幾十個人。進入大地灣二期,這個時期是大地灣文化一個繁榮的階段,當時的人口可能就已經迅速發展到三四百人了。那麼到了大地灣四期,這個聚落它可能就要接近千人左右。已經達到了一個空前輝煌的發展時期。

  從大地灣發掘出的五個時期文化來看,距今5500年至4900年的四期是史前大地灣最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不僅房屋的分佈格局與以前大不相同了,就是墓葬的形式也變了。


  郎樹德:我們大概發現了70多座墓葬,那麼早期的大地灣一期和大地灣二期的墓葬基本上都是豎穴土坑墓,單人仰身直躺,在墓葬裏的隨葬品也比較的平均,那麼至於晚期的墓葬我們發現了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扔在坑裏頭的一些屍骨。

  雖然這一時期考古人員沒有發現成片的墓地和大量的墓葬,但從一些零星墓葬中,他們卻發現這些墓葬不僅大小不同,而且隨葬品的數量也不相等。這一時期的墓葬,有的屍骨不全,有的姿態扭曲,等級差別非常大。那麼這兩個時期為什麼會出現這麼的大的差別呢?

  郎樹德:根據學術界一般的研究情況,比較多的學者認為仰韶文化晚期,至少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或者説是父系社會,這個時候從大地灣的社會來看肯定是有很多的部落,乃至於部落聯盟。那麼901這麼大的房子,就是部落聯盟開會的地方。另外我們還發現像陶祖就是男性這種崇拜物,都説明了這些問題。

  這樣看來,距今6500年至5900年大地灣二期仍然處在母系社會,而到了距今5500年至4900年大地灣四期卻是父系社會。如果上述説法成立的話,這就説明大地灣從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的時間就發生在這400年的時間裏。

  400年對於我們來説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對於歷史它卻是轉瞬即逝。正如沉睡了5000多年的大地灣的這座古建築,當它醒來的時候雖然已經時過境遷,但它仍然氣勢恢宏。

  主持人:母系社會是氏族社會的主要階段,也就是人類以血緣關係聚集到一起生活的階段,這一時期婦女居於支配地位,輩分從母系計算,財産由母系繼承歸整個氏族共同所有。父系社會是男子處於支配地位,妻子從夫而居,輩分從父系計算。婚姻向一夫一妻制過渡,共同的財産變成了單個家庭的私有財産了,社會出現貧富和等級現象。據史學家介紹,母系社會制度從舊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新石器時代,持續了大約10萬年左右時間,父系社會卻很短,它是一個過渡時期,然後進入了文明社會。那麼這個即將進入文明社會時期又存放著這麼重要的標準量具的F901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們能否用現代的科技手段將其復原呢?

  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鴻勳在多次考察後根據他多年的考古建築學的經驗親手繪製大地灣遺址F901的立體圖。我們在徵得了楊鴻勳先生的同意後,根據他多年研究的結果和所得出的數據製作了這一畫面。

  這是F901的前軒,前面八根柱子下鋪有石板,很可能是參加聚會或舉行儀式時各部落的首領的位置。主室前面有三個門,兩扇窗戶。在主室的正中間是一個直徑兩米多的爐灶,後墻上擺放有各種陶器,兩側各有一個旁門通向側室,從側室通往“夾”,主室的高度大約在7米左右。主室的後墻並沒有門窗,如果從主室進入後室,必須從前門或左右兩個“旁門”才能進入。整座建築由後室、旁室、大廳和前軒組成。

  郎老師:到了大地灣五期,人口遺存主房屋的主要分佈在半山及其以上的部位,這個時候的人突然減少了,文化衰落了,那麼從四期到五期的這個變化,到底是什麼原因?

  陳老師:就是説人類文明演化得很好,突然間一個文明從一個區就消失了,或者展現到另外一個空間,什麼東西驅動它?

  趙建龍:為什麼到仰韶晚期,突然這個地方沒有人了,這個遺跡並沒有一直延續下去?

  主持人:是啊,大地灣為什麼會突然消失了?如果它能一直延續到今天又將會是個什麼樣子呢?這是我們做這個系列節目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從大地灣發展過程來看,從採摘野生植物,到將野生植物培育成可以年復一年連續再生産的人工栽培作物;從捕殺動物,到將某些易於馴服且繁殖較快的動物馴化為家畜,大地灣的先民們首先解決了吃的問題;從低矮潮濕的地穴式房屋,到地面上的宮殿式建築,住的問題也逐步得到了改善;從室內沒有爐子到有爐子,從爐子在地面下到地面上,人們對火的性能也逐漸掌握。人口從最初的幾十人增長到上千人,社會制度從母系轉向父系社會,領導者不僅具有很高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而且應用簡單的科學辦法制定和管理標準量具。從社會發展學的角度來看,大地灣的吃、住、社會體制,管理體系是經過長期摸索而發展起來的,它應當向著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可是為什麼當它到了最鼎盛的時期就很快地消失了呢?是什麼原因使大地灣3000多年創造的輝煌而在短短的時間就得以殆盡。是戰爭?是瘟疫?還是自然災害?在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好,歡迎收看《走近科學》您明天同一時間繼續收看《走近科學》系列節目——大地灣之謎。

責編:走近科學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