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地灣之謎(第二集)

CCTV.com  2007年11月08日 09:49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大地灣遺址從1978年開始發掘,第一期發掘歷經了七年。當時出土了許多糧食,主要是黍。這些黍又是從哪來的呢?在國際上還有過一種説法,説中國的黍來自外國,而國外最早黍的標本是希臘的阿爾基薩前陶期地層中出土的。那麼大地灣的黍到底是當地先民自己栽培的還是外來的,它的年代究竟是什麼年代的?為此我們展開了調查。

  大地灣,是甘肅省秦安縣東部邵店村邊的一個普通的小河灣。很早以前,這裡的村民在自家的房前屋後或山坡上經常看到一些破舊陶片,偶爾也能撿到一兩個比較完整的陶盆陶罐。

  原甘肅省考古研究所所長岳邦湖:搞了一輩子燒窯了,但是還達不到大地灣的水平。

  平田整地的時候,遺址遭到了嚴重的損毀。

  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建龍:這樣一來我們就報請國家文物局,進行搶救性試掘。

  經過長達7年發掘,這竟是一處距今約8000年,前後延續了3000年的新石器時期古人類遺址。這一發現立即在考古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原甘肅省考古研究所所長岳邦湖:不但東西多,而且這個古跡這個遺址也比較豐富。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遺址,部分發掘現場已經回填,僅剩下幾座房址,就這麼幾座房址它能折射出8000年前的歷史嗎?在這麼幾座房址中我們又會有哪些新的發現呢?

  主持人:在我們的記憶中對古人類的印像是長長的毛髮,樹葉獸皮遮體,在叢林中摘野果子、捕殺動物過著居無定所的遊蕩生活。雖然8000年前人類已經進入了新石器時代,但由於那時還沒有文字記載,人類的活動都是口耳相傳留下來的,所以我們對先人的感知除了最原始的印象外,更多的是通過一些神話故事和傳説來認識。聽到最多的有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的故事等,大地灣這處遺址的發現實實在在的展現了古人類的生活狀態,在這處遺址,古人類整整生活了3000年。這説明大地灣的先民們已經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相對規律的生活,已經不用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居無定所四處漂泊了,這種生活就要有相對穩定的食物來源做保證,那麼他們是怎麼獲得這些生活必須品的呢?我們知道有被列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的傳説,説他“養犧牲以供庖廚”,意思是飼養家畜以供食用。還有一個關於種糧食的傳説,説是有一個人為了能從植物中獲得食物,他嘗百草,曆盡艱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辦法,終於選擇出可供人們食用的植物,然後經栽培繁殖,最終發展成農作物,後人則把他傳譽為農業的創始人,這個人就是神農氏。大地灣的先民們是不是在那時就已經能夠象伏羲氏和神農氏那樣會農耕會飼養家畜自給自足了呢?


  當記者驅車前往大地灣時。一到天水市境內就立刻感受到了濃郁的伏羲文化。伏羲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傳説伏羲就是天水人,在當地至今還一處明代興建的供奉“人文始祖”的伏羲廟,傳説他是最早開發西北的先民首領。在中國古代的神化傳説中,有許多關於伏羲的故事,説他智慧超群,不僅始畫八卦,代替結繩記事,而且教會人們結網捕魚、馴養家畜。我們暫時或許永遠也無法證實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但是將他當作原始社會的部落首領或某一方面的代表人物來看待的話,在考古中是否會找到這樣的人和事呢?

  郎樹德,甘肅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大地灣遺址考古挖掘及挖掘報告整理、編寫的主要人員。

  甘肅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郎樹德:我們一共發掘了10個發掘區,加起來一共有163個探方,還有6條探溝,發掘的面積大概是14752平方米。那個探溝呢是兩米寬的10米長的探溝,探方大多都是1010米的,小部分有105米的,那麼一般發掘深度最深的有七、八米深,淺的也有兩三米。

  據考古人員介紹,在大地灣遺址發掘過程中,僅房屋遺存就發現了240座,在我國數以萬計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不僅數量最多,而且保存狀況基本完好。其中,距今6500年至5900年間的二期遺址就發掘出156座房址。

  甘肅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郎樹德:根據目前我們發掘和研究的成果,大地灣二期的這一階段的生活環境,我們搞的比較清楚。

  考古工作需要仔細而有耐性,考古工作者在斷壁殘垣上,在破陶爛瓦間,在土層的堆積裏尋找著先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在清理大地灣二期遺址過程中,考古人員在一些陶罐和地坑中發現了一些形狀怪異的黑色小顆粒,這一發現立即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這些黑色的象碳一樣的小顆粒究竟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要放在陶罐中和地坑裏面呢?它們會是植物的種子嗎?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重點實驗室,曾對大地灣遠古時期的農業發展狀況做過考古調查,吉篤學博士是這個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博士吉篤學:植物的種子有它本身的這個特點,在植物考古學上,第一個原則就是説,你發現了植物種子,是否就是古代的植物種子,它必須碳化,因為如果你發現的種子是像現在這樣光鮮的顆粒的話,很難判別它是現在的植物還是古代的植物,所以在植物考學上來講,古代遺存的判定,一個原則就是首先必須碳化。

  這麼説這些已經碳化了的小顆粒很可能就是植物的種子,如果是的話,它們又會是什麼植物的種子呢?是糧食作物嗎?

  很快考古人員把這些種子送到了有關部門進行了鑒定,結果發現這竟是當地普遍種植的糧食作物黍和粟。

  黍是一種煮熟後有黏性的食物,有人也把它稱作黃米,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穀子、小米。有歷史記載以來,黍和粟就已經在河西走廊廣泛種植。黍更是一種耐旱性強,對土壤要求低的作物,非常適宜在西北地區生存,直到今天,它仍是甘肅的常見作物,隴西黃土高原上至今仍生長著野生黍。

  這樣看來,早在6500年前的時候人們已經知道收藏植物的種子了,表明他們已經會耕作和收穫了,農業已經在這裡出現了。那麼這時的農業是最原始的農業還是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的程度呢?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重點實驗室吉篤學博士:中國農業現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無法證明它是從什麼時期發展起來了一個唯一的一個地區,


  主持人:在國際上有一種説法,説中國的黍來自外國,而國外最早黍的標本是希臘的阿爾基薩前陶期地層中出土的距今7000年左右的黍。那麼在大地灣找到的這些黍的種子能不能證明中國的黍不是來源於國外,而是我們的祖先用他們的聰明智慧在長期的勞動中親手培育起來的呢?於是有關人員將這些種子送到了有關部門進行了年代檢測,結果發現這些種子的年代最早的大約在六千七、八百年前,並沒有超過希臘種子的年代。難道中國的黍真的是從國外進來的嗎?要證明這些黍確實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就要拿出科學的證據,最基本的證據要有兩條:一是必須要有可做鑒定的植物種子的遺存;這個有了但年代較晚還得繼續找;二是這些遺存應和這個區域廣泛分佈的同種類野生植物有著密切的關係。於是我們的有關科研人員首先把當地種植的黍和野生的黍進行雜交,結果並沒有出現變異,而是一種正常的中間類型,這結果就表明隴中黃土高原長期種植的黍並不是外來的作物,確實是在原生地發展起來的一種植物。但這似乎也不能完全説明黍就不是外來的呀,也許是從外面進來然後經過幾百年的馴化在大地灣紮下根的呢,野生黍不也被馴化了嗎?因此,要證明這種黍不是來自外國的品種,還要做一件事也是最關鍵的一件事,就是在大地灣還要繼續找,要找到比7000年還要早的黍的種子遺存。那麼在已經挖掘的僅有的一萬多平方米的遺址中會有這樣的種子嗎?如果有的話這比小米粒還要小的多的已經碳化的黍的種子又會在哪呢?

  在大地灣遺址發掘過程中,雖然發現了許多遺跡遺物,可要在這樣一大片山野下面尋找比小米粒還要小,而且早已碳化了的植物種子,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地灣一期遺址中的一個灰坑中考古人員終於找到了黍的種子,經鑒定這些種子的年代距今約7000年在左右,與希臘黍的年代不相上下,這也説明隴中黃土高原就是黍的原生地之一。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重點實驗室吉篤學博士: 2004年我們在大地灣進行考古發掘的時候,就特意地在剖面上從仰韶晚期到半坡一期到大地灣一期,甚至到地下的黃土堆積裏面,我們都採集了土壤,回來以後進行浮選。

  經過浮選他們也發現了植物種子並立即把這些種子送進了蘭州大學碳十四檢測室。

  目前,年代檢測普遍採用碳十四檢測方法。碳十四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在宇宙中數值恒定,在自然界分佈均勻,含有碳十四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進入植物體,之後再通過食物鏈吸收進入人類或動物體中,在這樣一個不斷産生、不斷吸收、不斷衰變的過程中,植物和生物體中的碳十四與大氣之間總是處於一個交換平衡狀態。當植物和生物死亡後,交換過程停止了,其體內碳十四隨時間開始衰變,越來越少。這樣,我們通過對殘余碳十四含量的檢測,就可得到其具體年代。

  經檢測,這些種子的年代不僅把大地灣有農業的起始時間大大提前,而且也證明了大地灣早期的黍,其年代遠遠超過了希臘阿爾吉薩前陶期地層中出土的黍的年代。


  西部環境教育重點實驗室主任陳發虎:大約7800年,可能還會更早,7800年已經開始有很發達的農業,就是説農業已經在這兒很發達,農業有一個發展過程,事實上中國的農業起源應該更早,因為這個大地灣文化它已經有糧食在那兒,那麼這個過程要變成這個農業,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就是從採集到農業這個過程,應該有幾千年的過程。

  隨著對大地灣遺址考古進一步發掘,大地灣演變發展的脈絡逐漸清晰起來。

  趙老師:2006年,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和蘭州大學和我們考古所三家合作,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早于大地灣8000年前的地層關係。

  地層是自然界演變過程中在地表層上留下的痕跡。通過這些地層關係不僅可以了解各個時期的環境狀態,還可以找到人類最初活動的跡象,越往下年代越久遠。

  趙老師:這個坑挖了七、八米深,發現了在大地灣早期的地坑,也就是8000年前的早期地層之下,還有比較原始的就是新石器文化的這種碎石片,那麼這就説明了,在8000年前這個地方,就有人在活動。

  陳老師:大約是4萬年3萬年這個區域一直有人,就有人在那活動,他不一定住在那兒,因為當時不像後期的人是聚居的,他當時可能晚上住在洞穴裏面,但是這個區域一直有人活動,因為那個位置很好,周圍有水,然後有水有草。

  主持人:從人類發展的過程來看,農業出現前人類在幾百萬年以上的時間裏一直過著原始採集狩獵的流浪生活,由於居無定所,隨身攜帶的物品有限,生活水平受到很大限制,發展很慢,技術、生活方式方面的發展和變化微乎其微。只有進入農業社會後,人類在知識、科技等方面才爆炸式的發展起來。農業社會的出現到現在才有短短1萬多年,載人的航天飛機都已經上天了。所以有人説,農業的出現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件標誌性的事件,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因為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農業的出現可以讓採集狩獵的人們定居下來,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可能農業剛開始時的刀耕火種階段,人們並不一定完全定居。但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肯定是定居。定居後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生活,可以讓許多技術、知識、物品一代一代的積累,不僅會大大促進生産能力的提高,也使人口增長加快,這樣村莊、聚落就會出現,發展到後來城市也出現了。所以説定居、農業時代的到來是文明得以積累、快速發展的前提。


  這是甘肅省博物館根據大地灣挖掘報告製作的大地灣二期一個聚落模型,它的實際面積約兩萬平方米,有70戶人家左右。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人們在忙著建房,織布,燒制陶器,一片繁榮安定的景象。在它的四週有壕溝圍繞,形成一種凝聚式環壕聚落格局。

  這一時期房屋的佈局已經與一期大不相同,它們不再是依山面河了,而是圍繞聚落的中心呈扇形多層分佈的。而這個聚落的中心地帶竟然是一片公共墓地。那麼這一時期的人們為什麼要把墓地置於中心位置呢?

  郎樹德:這些墓葬現在看來都是一種正常死亡的一種狀況,屍骨都比較齊全、規整,隨葬品呢,有一些隨葬品但是沒有明顯的差別。所以我們説,那個時候大體上整個社會是平等的。一個大的家族,是以母系為首領的。

  這件有著女性造型的人頭雕刻陶瓶,經鑒定就出自這一時期。從磨損程度上看,它不像是一件實用物品,很可能是母系社會帶有圖騰性質的一件禮器。既然母系社會人人平等,那為什麼要在氏族居住地的周圍修建壕溝呢?

  郎樹德:目前一般認為仰韶早期的壕溝是防禦性的。主要是防禦動物對人類的侵害。我們在大地灣的這個壕溝裏頭,曾經發現完整的一些動物骨頭,可能是這些動物在要闖進來的時候掉到溝底下的。

  據考古人員介紹,在大地灣遺址發掘過程中出土了許多動物遺骨。其中有大象、棕熊、獵豹、犀牛的遺骨,也有豬、馬、牛、羊、鶴的骨頭。其中豬的骨頭最多,而這些骨頭中1至2年的幼豬比例高達78.9%,這與現代人宰殺豬的年齡相當。那麼這些幼豬到底是飼養的家豬還是狩獵來的野豬呢?伏羲“飼養家畜以供食用”的傳説那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嗎?

  為此我們再次來到了曾做過大地灣農業考古調查項目的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重點實驗室。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陳發虎:如果這個豬完全吃草的,那麼與當時整個的這種草的成分是相結合的,如果是圈養,那主要是吃人的剩下的東西,吃這個糧食。

  那麼怎樣才能鑒別出6500年前這些豬到底吃的是草還是糧食呢?

  原來在自然界的植物中,不同的植物所含的同位素是不同的,比如草中的同位素是碳三,農作物裏面的粟和黍都是碳四植物。如果豬吃的是這種農作物,那麼在它的骨頭中體現的穩定同位素應是碳四。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博士吉篤學:於是我們在大地灣遺址裏面採集了大量的這個動物骨頭,主要有牛、馬、羊、和豬的骨頭。牛、馬、羊的同位素基本上沒有變化,都是以碳三為主,但是豬的同位素變化非常大。在大地灣一期主要是碳三同位素,在大地灣一期説明豬主要是以碳三植物為主,但是到了大地灣二期之後,以碳四植物為主,説明當時豬可能也在食用這些植物遺存,也説明當時也可能在圈養。


  主持人:野豬的壽命一般在10年左右,把野豬馴化成家豬從遺傳學的角度講,至少要經歷十代的訓化,按三年一代也得三十年,這還得在了解野豬的一些習性後才能做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野豬如何被馴化?在這個馴化過程中是否就有伏羲的身影?我們無從考證,但伏羲飼養家畜以供食用的神話故事確確實實在這裡曾經發生過。古人把野豬馴化成家豬,用現代的觀點來講就是把一種有限的資源轉化成可持續發展的資源,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農業的産生,農業不僅使遊獵的人定居下來,還發展了飼養業。

  近年來關於農業考古的話題越來越熱,農業起源的探討結果也不盡相同。我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自然條件千差萬別,那麼農業的起源也必然是多元的。比如在黃土高原上最早的農作物可能是黍而在南方亞熱帶地區就可能是稻了。從大地灣遺址的分佈來看,是從河谷開始的低地向高地發展的,而且黃土高原好多文化遺址都呈現出由低地向高地發展的規律,這説明了什麼呢?我們知道,原始人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很低的,要受制于環境的因素,那麼他們在農耕之初就要在海拔、氣候、地形上有所選擇,水則是首當其衝要考慮的,這可能就是最早的遺址都是從河谷開始的原因。因此探尋大地灣農業發展的歷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這個地區農業起源的模式和規律。

  碳化了的植物種子和動物的遺骨從某種角度為我們揭示了幾千年前大地灣先民豐衣足食的生活,那在這裡我們還會探得哪些秘密呢?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明天同一時間請繼續收看《走近科學》系列節目---大地灣之謎。

責編:走近科學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