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探索子網 > “嫦娥一號”探月行動 > 正文
1994年,中國曾組織相關專家對開展月球探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過初步分析與論證,認為中國已有能力開展月球探測,但由於各種原因,探月計劃未能啟動。
當時中國已啟動了載人航天工程,要在長征2E火箭的基礎上發展載人航天用的長征2F火箭,但該火箭首次發射什麼載荷引起了大家的討論。有人提出用有限的資金髮射一顆月球探測衛星,並提出一個簡易的月球探測方案。但最後這個方案未能實現,主要原因是當時對探月尚未提出一個完整的發展規劃,缺乏長期和有深度的科學探測目標,同時當時國家的經濟環境剛剛好轉,航天基礎還不像今天這樣紮實,只能做到簡單的環月飛行,對國家科技發展貢獻有限。
從1998年開始,在著名天體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先生的倡議下,相關研究單位和部門組織許多相關專家與研究人員對開展中國月球探測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科學目標進行了系統的分析與研究,先後向相關主管部門提交了《中國月球探測發展戰略研究》和《月球資源探測衛星科學目標》等論證報告。
2000年8月,在國防科工委的組織下,由王大珩等9位院士和總裝備部、航天科技集團、科技部、中科院和高等院校的5位專家組成評審組,對中國科學院提出的“月球資源探測衛星的科學目標與有效載荷”進行了論證評審。
2001年成立了由中國科學院相關單位組成的專家研究小組,在此基礎上開始了一些關鍵技術(如有效載荷)的攻關和地面應用系統等的研究工作。
2001年10月,中國月球探測計劃項目立項。2002年3月向國家提交“月球資源探測衛星工程可行性”的立項報告。
2004年1月,中國月球探測一期工程正式啟動,國防科工委任命了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總指揮、總師和首席科學家,各項工作進入工程實施階段。
目前,嫦娥1號工程各項準備工作已進入初樣研製階段,部分系統和分系統已研製出産品。現有的航天測控網和中國科學院天文測控網將聯合為探月衛星發射和運行提供測控服務。用來接收探月衛星發回數據的地面接收系統的基礎工程建設也基本完成,整個天線架設工作進展順利。
責編:李紅立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