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嫦娥一號"比神六小一號 拍回月球照片將公佈

 

CCTV.com  2007年10月17日 15:03  來源:新京報  

  

  

  奔月路線確定,發射過程擬實況轉播;探月衛星數據將制月球儀上市銷售

  8月16日上午,5位國防科工委專家做客國防科工委網站訪談時透露,按照目前的設想,“嫦娥一號”發射的過程有可能屆時將進行全國實況轉播。另外嫦娥一號拍回的月球照片也將公佈。

  8月16日,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繞月探測工程衛星系統副總設計師孫澤洲、繞月探測工程衛星系統副總設計師孫輝先、長征三號甲火箭副總設計師金志強、繞月探測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李春來5位專家做客國防科工委網站,就探月衛星的發射目標、路線以及風險等問題與公眾進行交流。

  下半年發射具體時間未定

  此前,曾有媒體猜測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將“十一”期間或者在“十七大”後進行發射,對此,我國繞月工程總指揮欒恩傑曾向記者表示發射的具體時間正在研究,需要精確計算決定,年底前一定會發射。孫澤洲透露,今年下半年“探月一號”的發射窗口一個月一次。長征三號甲火箭副總設計師金志強介紹説,影響發射的關鍵天氣因素主要有雷電、風力等。

  目前繞月探測工程完成了“嫦娥一號”衛星和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産品研製,通過了各項試驗考核驗證;完成了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系統的建設:“嫦娥一號”衛星於日前通過了出廠評審,進入了發射實施階段。

  50多關鍵環節影響發射成敗

  金志強介紹,火箭從準備點火、起飛到星箭分離的20多分鐘的飛行過程中有50多個重要的飛行動作或關鍵環節。

  孫澤洲表示,“嫦娥一號”從地球發射升空後需要10-12天可以飛到月球附近。

  衛星發射後,先繞地球轉5-7圈,軌道是橢圓軌道,近地點是200km.嫦娥一號衛星的任務是環月探測,不再返回地球。取樣返回任務是探月工程的後續任務。孫澤洲介紹説,衛星在進入使命軌道前需要進行9-10次的變軌。

  探月衛星數據將制月球儀

  李春來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嫦娥一號”任務之一就是獲取月球三圍影像,有關單位正在準備用該衛星探測數據製作月球儀,探月衛星發射後,市場上將可以買到。

  據悉,我國探月工程設想為三期,簡稱為“繞、落、回”三步走,在2020年前後完成。

  ■探月揭秘

  “嫦娥一號”體型比神六小一號

  據孫澤洲介紹,“嫦娥一號”衛星的外形與東方紅三號衛星相似,為一個2.22米1.72米2.2米六面的立方體,和神舟六號飛船的重量、體積相比,“嫦娥一號”較之前者要小一號。衛星兩側各裝有一個大型展開式太陽電池翼,當兩側太陽翼完全展開後,最大跨度可以達到18米。

  起飛重量為2350kg,設計壽命為一年。

  搭載8種探月儀器均有備份

  有效載荷的八種探測儀器共24件設備,包括獨創CCD立體相機、伽馬/X射線譜儀、裝載微波探測儀等等,這些設備在中國都屬首次使用,有的是世界首創。孫澤洲指出,有的設備至關重要,萬一失效會影響整個探測任務的完成,因此這些設備一般都設立了備份,當主設備失效後,可以啟動備份繼續工作。

  郝希凡介紹説,嫦娥一號衛星科學目標是獲取整個月球表面的立體影像,與一般的詳細觀測不同,它的分辨率是120米左右。但是每一軌的覆蓋寬度相對較寬,達到60公里左右。

  ■焦點問答

  中國探月沒有任何軍事用途

  專家稱光學天文望遠鏡看不到“嫦娥一號”衛星

  昨日,做客國防科工委網站的5位專家,對網友關注的問題做了解答。

  網友:目前都有哪些國家能夠發射月球衛星?

  金志強: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印度以及我國等國家。還有其它一些國家也有此方面的計劃。

  網友:與美、俄已完成的探月探測相比,我們的計劃有什麼創新?

  李春來:我們有四個科學目標,(1)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佈特點;(3)探測月壤特性;(4)探測地月空間環境。與美俄相比,既有相似的內容,也有創新的工作。

  網友:日本宣佈將於9月13日發射的女月神探測器,與中國的嫦娥有什麼不同?

  孫輝先:日本月女神SELENE號重三噸,除主星外還有兩個小衛星,是一箭三星,其科學目標有的是與嫦娥相近,如:探測月表元素,礦物,繪製月表立體圖像,探測月球空間環境。但是月女神還有探測月球結構等目標。嫦娥一號衛星有探測月壤厚度的目標,月女神沒有;另外使用的探測儀器既有相近的設計也有不同的情況,總的來説探測目標和數據與嫦娥衛星是互補的。

  網友:用天文望遠鏡在地球上能否看到“嫦娥一號”孫澤洲:就是用我國現有的最大口徑光學天文望遠鏡也看不到40萬公里之遙的“嫦娥一號”衛星,因為其最大反射面積只有30平方米左右。

  網友:“嫦娥一號”會否搭載武器?

  郝希凡:我國的月球探測工程是科學探測項目,是完全和平利用太空的工程,沒有任何軍事用途,也不直接與其它國家爭奪任何利益。

  網友:衛星通過電波發射回來的數據,別的國家不是也可以接收嗎?

  李春來:原理上講是可以接收到的,但處理不了,無法獲取信息。

  網友:我們的目標裏有無在月球上找水的任務?

  孫輝先:目前嫦娥一號衛星科學目標裏沒有直接尋找月球上是否存在水的任務,但是伽馬射線譜儀進行長時間觀測後能對氫元素進行探測和分析,能夠提供間接的證據。

  網友:我們什麼時候在月球上建立基地?

  郝希凡:到目前為止,我國主要執行月球探測計劃,其目的是了解月球、地球和月球這個體系。這些是我們將來和平開發利用月球資源的基礎,沒有現有的探測,就談不到利用,所以月球基地,會伴隨我們認識的加深,也許在未來,伴隨我們國家持續發展,逐漸提到日程上來。

  “嫦娥一號”將搭載30首歌曲

  “嫦娥一號”發射後,將通過衛星信號從月球傳來歌聲。衛星一共搭載了30首歌曲,分別為《誰不説俺家鄉好》《愛我中華》《歌唱祖國》《梁山伯與祝英臺》《我的祖國》《走進新時代》《二泉映月》《黃河頌》《青藏高原》《長江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七子之歌》《我的中國心》《高山流水》《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阿里山姑娘》《貴妃醉酒》選段《難忘今宵》《歌聲與微笑》《春節序曲》《半個月亮爬上來》《游園驚夢》選段《富饒遼闊的阿拉善》《良宵》《十二木卡姆選曲》《東方之珠》《在那遙遠的地方》《我是中國人》《但願人長久》。

責編:戴昕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