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39集 非常賽場

 

CCTV.com  2007年12月04日 09:52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今天我們要造訪的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首都,1980年第22屆奧運會舉辦城市。

一曲專為閉幕式譜寫的告別曲《再見,莫斯科》在體育場上空響起,吉祥物小熊米莎再次出場,向人們揮手告別

  今天我們要造訪的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首都,1980年第22屆奧運會舉辦城市,莫斯科紅場,列寧,喀秋莎芭蕾,套娃,伏特加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俄羅斯,透過這些我們可以感受俄羅斯民族的奔放性格和獨特的藝術氣質。也使人聯想起過去時代的超級大國,蘇聯。
  1980年夏天,第22屆奧運會的開幕式就在這座體育場裏舉行。這座體育場能夠容納十萬人,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體育場館之一,是蘇聯專門為舉辦奧運會興建,原名為列寧中央體育場。蘇聯解體以後,更名為盧申尼季體育場。
  莫斯科奧運會,是奧運會第一次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舉行,這座體育場規模龐大,建築裝飾精美。蘇聯人民對這次奧運會投注了極高的熱情。但是由於受突發政治事件的影響,當時國際奧委會一百多個成員,包括中國在內,有近一半的國家和地區拒絕參加本屆奧運會。這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復興以來,所遭遇到的最嚴重的危機。
  1980年七月,莫斯科奧運會十項全能比賽正在進行。來自聯邦德國的運動員克拉奇梅爾坐在看臺上觀看比賽,神色黯然。看著場內的記分牌,他對同伴説: "要是我參加的話,這場比賽我是能贏的。"這並非誇大其辭,就在不久前,克拉奇梅爾創下了8649分的十項全能世界紀錄,而本屆奧運會冠軍的成績比他的紀錄低了一百多分。
  但是由於他所在的國家聯邦德國抵制這屆奧運會,克拉奇梅爾只能作為普通觀眾到場觀看。此時此刻,是他運動生涯中距離奧運金牌最近的時候,而再等四年下一屆奧運會,克拉奇梅爾即將退役,很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這次缺席留給克拉奇梅爾終生的遺憾。
  就在幾個月以前,阿富汗國內 局勢動蕩。蘇聯政府做出了令世人震驚的決定,出動八萬名士兵入侵阿富汗。這標誌著蘇聯對外擴張的頂點。
  國際社會紛紛譴責蘇聯的侵略行徑,美國總統卡特甚至提議國際奧委會把主辦國換成希臘,並通電蘇聯,如果蘇軍不在1980年2月20日前撤出阿富汗,不僅美國要抵制莫斯科奧運會,他還將全力阻止其它國家參加比賽。而國際奧委會的態度,則是堅決要如期舉行。
  這當然並不表示國際奧委會贊同蘇聯的立場,而是基於奧林匹克運動拒絕政治的最高原則。
  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表示,不管他本人對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態度如何,作為國際奧委會主席,他不能允許以自己的政治觀點阻礙奧運會的順利舉行。
  國際奧委會隨後一份聲明説:奧運會是對全世界運動員的鄭重承諾,一旦做出了舉辦的決定,所有國際和各國體育組織以及成千上萬的個人都應在法律和道德上對此承擔義務。國際奧委會無力解決世界上的政治問題,在這危急時刻,他呼籲所有國家的政府,特別是大國政府,共同商議解決他們之間的分歧。
  重要的,是要舉辦奧運會,而不是在哪舉辦的問題。
  聲明發出後,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奧委會的支持。但是在做出是否參加本屆奧運會最終決定的時候,各國奧委會內部意見分歧很大。問題的焦點,在於運動員身份和國家公民身份之間的衝突。如果作為純粹的運動員,就應該捍衛奧運會不介入政治的原則,排除障礙,到場參賽。而作為國家公民,此時就應該維護國家利益,與國家的決策一致。
  聯邦德國人約瑟夫.內卡曼,曾獲得兩次奧運馬術比賽獎牌,同時又作為本國奧委會委員,對是否參加莫斯科奧運會有投票權。
  聯邦德國奧委會以電視直播,公開辯論、投票表決的方式來決定是否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經辯論投票,聯邦德國奧委會最終選擇了抵制。許多運動員失去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奪取奧運金牌的機會。面對如此強烈的抵制聲浪,蘇聯的領導層可能也始料未及。
  以阿富汗當時的軍事力量,蘇聯本以為可以速戰速決。沒想到這場戰爭後來一直持續到1988年才結束。

1/4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