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佤山木鼓》第三集“神器”的變奏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2日 10:01 來源:

    解説: 1948年11月,三位青年男子從思普悄然走進佤山。從那時起,佤山迎來了黎明的曙光。

   

 被佤族人視為“神器”的佤山木鼓,從此開始擂響嶄新而明朗的鼓點。

    解説: 滄源佤山和西盟佤山當時都屬思普地區所轄。在中共思普工委的領導下,中共地下黨員李培倫與魏文才、王維仁,進入滄源佤山開展革命工作。

    同期:李培倫 雲南省原滄源縣副縣長

    

我去了以後那個地方很落後,也很複雜,鄉公所、縣政府都是國民黨的殘渣餘孽,像鄉公所裏面有一個93師,國民黨軍隊93師的叫希有文,一個科長。是一個團級幹部,他在那邊把頭人弄得團團轉轉的,縣政府的15個人全是國民黨的有一些是殘渣餘孽。所以你要找一個先進的人,不要説找進步人,你根本找不到。不一定沒有人才,他不願意出來外面。

   

 解説: 這就是李培倫初進佤山的地方,名叫岩帥。當時他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團結頭人的方法開展工作,使共産黨的組織在佤山紮下根來。

    同期:李培倫 雲南省原滄源縣副縣長

    這個環境不同,工作方式也不同,要求也是不同。我才領悟了,我跟頭人在一起接觸來往,喝水酒吃茶就是工作。用我們搞群眾工作的眼光看,的確是混日子。所以我想了,只要我在那,他們全是共産黨領導,只要我在那,這個地方就解放了,就是共産黨的天下了,我這就是工作。所以後來有人跟我説了,這個是真正找著打開佤山工作的金鑰匙。

    解説: 在中共思普工委的領導下,從1949年初開始,思普地區除景東以外,開始了團結上層、民主建政的工作。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雲南和平解放以後,當時進軍西南,大西南進軍的步伐是勢如破竹,緊接著就是車裏解放,就是今天的西雙版納解放。那西雙版納在當時的交通的格局來説,應該是佤山的南大門,只要車裏解放了,佤山就有可能迅速地解放。

    解説: 而進入佤山首先遇到的是民族問題。所以當時西南局領導迅速作出了一個決定:部隊向民族地區進軍的時候,要十分嚴格地執行民族政策,在沒有了解民族地區情況,沒有得到民族同胞支持的情況下要暫緩進軍。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這一個政策今天看起來是我們民族政策史上的非常重要的一筆。它説明了我們中國共産黨人民的軍隊,是以人民利益為重的,是以民族大益為重的,是以民族解放為最終目標的。這就是一開始為什麼沒有向佤山迅速進軍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解説: 為慶祝國慶一週年,中央人民政府要邀請少數民族代表赴北京參加觀禮。當時全國究竟有多少個民族還沒有準確鑒別,但中央要求“爭取一個民族不漏,一個代表性人物不漏”,各民族上層只要不是“人民公敵”就要儘量爭取。在雲南,少數民族能到北京,這是各民族先輩做夢都沒想到的事,按理推選代表並不複雜,但在佤山卻不一樣。

    同期:王元輔 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由於歷史的原因,民族矛盾,民族隔閡,還有少數民族對內地的情況對黨的政策不了解,出現了非常複雜的情況。那麼比如説,當時選派代表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有的頭人就打發自己的下一輩的人,比方説兒子親戚作為代表。

    解説: 滄源佤山的肖哥長,就是由他兒子肖子生代表他進京觀禮。

    同期:肖子生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常委

   

 他們説肖子生你們老人家不願意去北京,他們提出來叫你們到北京去,參加國慶觀禮,我説好啊,好啊。那時候做夢都想不到會到北京,連昆明我們都談不上呢,還到北京。

    解説: 那麼,頭人自已不願去是什麼原因呢?

    同期:鐘成學 63歲 西盟縣原文體局局長

    

這樣原始的地方,所以對外界了解很少。他們認為外面來的人都不是好人不能交朋友。那麼沿襲下來以後了,他們對共産黨對解放軍不了解。十八頭人沒有一個要去,沒有一個同意去。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境外的蔣軍的殘余部隊,做很多的策反,做很多造謠,使這個民族上層分子,上層頭人,對我們的政策還産生很多懷疑。所以我們這個民族代表團,民族工作團,民族工作隊,包括解放軍去做了很多工作。

    解説: 雲南國慶觀禮團的34個民族頭人中,有 8個佤族代表。雲南省人民政府把他們請出山來費了不少週折。李群傑老人當年去請的胡忠華,就是在抗英、抗日中出生入死、忠心愛國的班洪王胡玉山之子。

    同期:李群傑 時任雲南省民委副主任

    

那個時候我在民委,在民委就跑到佤山找到胡中華,他顧慮很多,老是不願意下山。與他接觸、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所以一直接觸了十多天,各方面情況講的比較多一點,他慢慢的思想就開朗了,他就同意一起下山。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在當年民族要跨越出一步,實際上要跨越幾個世紀,從心理上來説,他要和中華民族大家庭作為這麼迅速的這種融合,應該説他的障礙是很大的。

    同期:鐘成學 63歲 西盟縣原文化局局長

    逐個逐個頭人做工作以後了,才有那麼西盟去了三個吧。一個拉動,一個岩火龍,還有一個是叫(李保)。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拉動是一個在佤山有相當威望的這麼一個民族頭人,他個人經歷有抗英的歷史,有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歷史,所以他非常的自負。他覺得他對中央大朝是足夠忠誠的,於是他對我們的新政權,他也心存懷疑。

    解説: 在這封閉的群山裏,一百多年來,無數次戰爭給他們的印象就是外族人闖入他們的部落,搶奪他們的礦産、佔領他們的家園,其中有英國人、日本人,也有國民黨的軍隊。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所以我們的民族工作隊去動員他上北京進京去參加國慶觀禮的時候,拉動就非常坦然的説:英國人來了我打英國人,日本人來了我打日本人,國民黨我也打,解放軍來了,我還沒看清楚。

    同期:吳寶璋 雲南近代史研究會會長

    

還不知道這些新來的漢族漢人到底是幹什麼的,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了解,和解放軍民族工作隊的接觸,逐漸地認識了解放軍、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工作隊、中國人民政府,是為老百姓、為各族人民辦事的。

    

解説: 經耐心反復地做工作,拉猛同意下山,但他還要按佤族原始信仰的打雞卦來占卜兇吉。打雞卦是在雞的骨頭小孔上插上很多竹籤,竹籤交織的不同圖案,代表著不同的信息。吉卦可以出門,如果是兇卦就只能閉門不出。拉動下山前反復打的總是兇卦。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結果好不容易打出一個吉卦來了,他一齣門,這小鳥往後飛了,他説這個小鳥把這個上天的旨意告訴我了,此行大兇不能出門,又翻盤了,又不走了。只有我們的工作人員和我們的民族工作隊耐心的等待 ,耐心的做工作,終於拉動還是答應了。

    解説: 佤山木鼓再次敲響。木鼓發出的聲音既沒有以往出征、報警和祭祀的節奏,也沒有節日喜慶的韻律。在他們心裏,確實不清楚北京是什麼樣,國慶大典又是什麼?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到北京去,北京何其遙遠,在他們的經驗裏頭,不知道佤山到北京是一種什麼距離,沒有這個觀念的。

    同期:肖子生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常委

    路上我們就走路騎馬,當時騎馬到雲南驛這個地方座車,座大卡車。我們從昆明坐飛機到重慶,重慶轉機一直到北京。我當時我也坐飛機也頭昏了,到那以後了,毛主席請各位代表吃飯。病也不怕了,我還是去,還是去,我當晚見不著毛主席,見著周總理了在聯誼會上。

   

 解説: 1950年國慶大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各民族團聚的盛會,在少數民族觀禮團中,就有34名來自雲南的各民族頭人。拉動、肖子生與其它代表一樣,感到從未有過的激動和興奮。

    同期:肖子生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常委

   

 2號還是3號,就是要見毛主席,給毛主席獻禮。獻禮過後就是上臺與毛主席一一握手,每個人都握手。毛主席的手相當大寬,軟、軟軟的,相當大相當寬。當時的感覺就是哭而不掉淚那種,就是哭而不掉淚,無法比喻那個。我們都能夠到這個地方。佤族歷史上,幾世幾代都沒有這種事情,今天能夠是不是做夢啊,想想是真實的。

    同期:王元輔 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在北京受到毛主席朱德總司令,周總理劉少奇他們的親切接見。國慶觀禮團這個到了北京還到上海,先進上海,然後回到重慶,一直觀光。

    解説: 就在觀禮團的佤族代表們被所見所聞而打動,沉浸在新鮮而幸福感中的時候,拉動的家鄉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從未離開過部落的拉猛,離家後就渺無音訊。十天半月過去了,到一個月後,他的家人就無法忍耐了。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於是拉動所的兒子就開始圍攻當時竹塘政府,竹塘這個是在西盟佤山山下,那個時候的區政府就是執行行政管理的區政府,就帶著武裝去把這個竹堂區政府包圍起來。交出人來,這人幾十天沒回來,肯定被你們殺掉了,這個時候拉盟已經在路途上了。

 

   解説: 後經工作隊耐心做工作,事件才算平息下來。外出的拉動並不知道家裏發生的事,他從北京返回雲南後沒有回家,而是先去參加思普地區的民族團結代表會。

    同期:王元輔 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這個對國慶觀禮團的少數民族代表教育意義非常深,回來以後,就是當時的滇南地區,包括西盟的佤族,就開了一次會,就決定在普洱搞一個盟誓。這是佤族代表拉動提出來的。

  

  解説: 這就是當年的盟誓碑 ,後來被稱為民族團結第一碑。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碑文仍清晰可見。參加盟誓的代表大多己經過世,參與簽名的北京觀禮代表,也只有肖子生老人還健在。他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同期:肖子生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常委

    當時因為開代表會議,從北京回來就開代表會議,首長莊嚴講了話以後,北京回來代表就講話了,傣族叫召存信來講,佤族是由我來講。

    解説: 當時,普洱的黨政軍領導非常認真地徵求代表的意見,希望大家提出一種表示民族團結的好方法。代表李保和拉動提出:為了各民族永遠團結不變心,永遠跟著共産黨,按佤族習俗舉行剽牛儀式。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我們當時的領導應該説高屋建瓴,是非常具有膽識,現場就同意了拉動的提議,舉行剽牛大會。而其他民族,也一致的同意。以我們佤族的一個民族的祭祀的形式,來代表所有民族的心願。

    於是所有代表公推拉動作為剽牛手。由和毛主席握過手的拉動,享有至高無上榮譽的拉動來承擔這個歷史的角色。

   

 解説: 1950年的12月26日,盟誓大會在普洱紅場舉行。來自普洱地區15個縣,包括民族支系在內的26個兄弟民族團聚在一起。

    同期:肖子生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常委

    這個剽牛有禮性的,剽牛不是一般的事情,木鼓不響我們不剽牛的,木鼓響我們才能剽牛,才能殺牛。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剽牛在佤族的民族傳統裏頭,是最重要的一種祭祀的一種禮儀,這種禮議的程序是非常複雜的。他主要是把一頭牛,通過剽牛手把它剽殺以後,看這頭牛在剽殺以後,看它的倒向,是吉利還是不吉利。如果這個牛的倒向吉利的方向是南邊而不是北邊,如果倒在北邊,那就證明這個盟誓是失敗的。盟誓雙方不再舉行下邊的儀式,所有盟約及時取消。

    解説: 佤山木鼓敲響了。這次的鼓聲蘊涵了一種嶄新的意味。在木鼓聲中,拉動肩負時代的重托拿起了剽槍。

    同期:肖子生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常委

    他把那個水就吐在牛上又再殺,殺了他就把剽子拿上來,然後搓這個地方,對著牛他一剽就拿出來了。

    解説: 當時已經年過六十的拉動真是身手不凡,一剽就擊中牛的要害。

    同期:肖子生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常委

    然後那個牛也怪,怪是怪,就轉來轉去,倒掉了,倒掉了,刀口是向上的。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然後血柱直噴雲霄,牛的倒向,完全倒向南邊,完全合呼人們所期望的吉祥的這樣一個結果,於是滿場歡呼。

    同期:肖子生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常委

    太喜歡了,高興得不得了。太好了,太好了,在廣場上拉猛打滾,翻來翻去,好了好了,就是那麼樣的。

    解説: 接著,拉動和48位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後,寫成了“團結公約”,並得到地方黨政軍領導的認可。

    同期:肖子生 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協常委

    過後因為擺一張桌子,還有一塊紅布,還有紅紙,在那都擺著,然後就在那簽字。

    

解説: 團結碑就這樣形成了。就是這塊碑,記載了普洱地區邊疆民族空前團結的真實歷史。

    強勁的木鼓聲,與這段歷史融為一體。

    同期:王元輔 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普洱的民族團結誓盟碑,這塊碑應該是全國唯一的一塊,解放初期各民族為了跟著共産黨,選擇黨的領導,還有各民族團結發誓,而且用少數民族的族的傳統進行發誓,豎了一塊碑,這塊碑的價值應該説是歷史價值,政治價值都是非常高的。

    解説: 當初,拉動疑慮重重地走出佤山 。他從北京回來後,就和其他代表一樣,決心用生命來履行自己的諾言:堅定不移地跟著共産黨走,用鮮血和生命保護和建設新的佤山。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當然最後拉動回來以後,聽説兒子帶著武裝人員去把區政府包圍起來,大為光火,狠狠地訓斥了自己的兒子。

    解説: 拉動回村了,代表們回家了。佤山響起了咚咚木鼓聲。它不同於以前任何時候、任何場合的鼓聲。歡快的鼓聲,敲出了佤山全新的歷史音韻。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當時拉動回來了這一句話,傳遍了整個佤山,拉動回來了就證明把一個完整的民族的一個代表重新還給了佤山,而且他們都身著漂亮的禮服,滿臉都是一種幸福的微笑,他帶給佤山的是一種新世紀的一種光彩。

    同期:鐘成學 西盟縣原文化體局長

   

 拉動他回來以後一直宣傳共産黨好,黨的民族政策好,因為他們除了進京去參加那個國慶大典以外,還去參觀上海、武漢、重慶都去轉了一圈,他就覺得心胸就開了。我們國家大,西盟只是一個小地方,要聽共産黨的、聽毛主席的。

    解説: 1951年5月,國民黨李彌殘部竄犯孟連、西盟、瀾滄、滄源、耿馬等縣,並想拉攏進京觀禮團的代表岩火龍。

    同期:鐘成學 西盟縣原文體局局長

    我們西盟這個地方跟緬甸是緊連著,雖然解放了,國民黨的蔣殘匪盤踞在國界邊上經常進來拉攏造謠,煽動破壞,那麼岩火龍的繼父、養父中課大頭人就被拉攏了。

    解説: 進京觀禮團本來請了岩火龍的養父岩頂,但他不願離開中課,就叫岩火龍頂替。岩火龍從北京回鄉後,積極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還告訴阿佤人民要永遠聽毛主席的話、永遠跟著共産黨。為此,國民黨殘部派人找到岩頂,想威逼岩火龍策反。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他最後採取了用自絕的辦法來拒絕誘降,死得非常壯烈。他把中央人民政府作為禮品送給他的一隻長槍,送給自己的一支步槍,對準自己的心臟,用自絕的辦法來拒絕這種投降的誘惑,最後就壯烈犧牲。

    解説: 年僅19歲的岩火龍,他用年輕的生命表達了對中國共産黨的忠誠。

    另一位71歲的代表李保,就是在普洱和拉動提出剽牛盟誓的頭人。他回到西盟佤山後十多天,國民黨殘部侵佔西盟時被捕,但他毫不畏懼。

    同期:黃堯 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國民黨境外的殘余部隊,重新佔領西盟以後,對民族代表都進行了非常殘忍的迫害。像李保是活埋的,拉到境外活埋的。可是參加盟誓的佤族的代表沒有一個背叛。就像誓詞裏頭説的:維護民族團結,一心一意跟著共産黨建設新中國,他們真正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解説: 就是這些民族精英,他們帶領邊疆民眾為保衛邊疆、捍衛民族團結而不懈努力。1950年至1952年的剿匪鬥爭中,佤山各族幹部群眾支持部隊英勇作戰250多次,殲殘匪36股,共一萬多人,取得了佤山二次解放的勝利,為祖國西南邊陲的穩定作出重大貢獻。

    

從那時起,佤山木鼓結束了擊鼓征戰的歷史;但是,木鼓聲中這裡獵人頭祭祀的習俗卻仍在繼續;那麼,曾被視為通天神器的佤山木鼓,此後又將是怎樣變奏的呢?

責編:徐穎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