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昨天開幕的第八屆中國國際襪業博覽會上,諸暨市委副書記郭浩良對記者自豪地説,“二00六年大唐襪業區年生産襪子一百一十八點九二億雙,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全世界五十多億人平均每人擁有二雙大唐生産的襪子。美國小鎮佩恩堡曾經因世界上每八雙襪子中就有一雙産自佩恩堡而自誇,可現在我們大唐在襪業市場所佔的份額已經超過它了。”
本屆襪博會的指導思想就是以“品牌、科技、時尚”為主題,以提升大唐襪業為重點,本着面向國際,體現特色,突出實效的原則,以襪為媒,緊扣産業靈魂,把握時代潮流,促進大唐襪業産業的國際化、專業化和品牌化。
據悉,2006年整個大唐已擁有11000家襪業企業,年生産襪子118億雙,創産值278億元,實現銷售272億元,産量佔全國的65%、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以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襪都”。
郭浩良説“我們政府要做的就是積極引導、管理和做好各項服務工作,推動大唐襪業産業的國際化、專業化和品牌化,從而使大唐襪業産業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中,增強大唐襪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 |
浙江省諸暨市大唐鎮, 這個僅有3萬本地人口的小鎮,在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與襪子有關的企業“多如牛毛”:1000家紡織原材料加工廠,400家紗線經銷廠,300家縫頭廠,100家定型廠,300家包裝廠與100家托運服務公司;10000多家襪廠,平均每家擁有8台織襪機。大唐工業産值90%來自襪業,農民人均收入90%來自襪業,勞動就業90%依託襪業。2006年,大唐鎮生産襪子118.92億雙,銷售收入272.5億元,産量佔全國的65%、全球的1/3強。
大唐襪業集群的橫向分工與垂直分工也極為明顯,産業鏈極為完整。從襪業機械製造到各種原料生産,再到襪子的生産、銷售物流形成一條龍,可以説在大唐任何一款先進的襪機和配件都可以買到,任何一款襪子都可以生産,任何一種主要原料都可以生産和配置。目前,大唐正以打造“國際襪都”為中心,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大的襪子生産基地、最大的襪業原料生産基地,最大的襪業品牌集聚地、最繁榮的襪業專業市場和最具影響力的襪業博覽會。小小襪子正在形成一個創造財富的大産業。
由於産業鏈完整,從而使生産要素配置成本大大降低,競爭力大大增強。
![]() |
技術為先導:10秒鐘設計一款新襪子
現在諸暨大唐襪業的企業都意識到,靠貼牌加工“吃飯”已過時,靠低價銷售已無生命力。用科技創新改造傳統産業,大唐襪業企業紛紛建立了科研中心,與國內百餘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每年開發襪業新産品550多種。浙江襪業有限公司與東華大學合作,正在研發的款式設計製作軟體,只要輕點鼠標,客戶所需的成千上萬種款式就可直接調出來。設計一款襪子,從接單到打樣只需短短十幾分鐘,而過去至少要七八個小時。
一位襪企老總告訴記者:“現在哪種系列的襪子好銷,哪種襪子已逐漸淘汰,都會‘求教’於襪子研究所的數據庫,然後決定生産什麼産品。”大唐襪業研究所平均每天設計各類襪子款式1000多個,每天為500多上門客戶設計襪子新款。這裡的襪子款式數據庫裏,已有幾百萬個襪子款式,花樣設計快捷,最快的10秒鐘就能完成。這種運作模式,使當地襪企能緊跟市場的腳步。
據了解,今年大唐鎮技改投入15億元,共實施技改項目51個,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26個,億元以上項目4個。
拓展內需市場見成效
作為“中國襪子名鎮”,襪業目前已成為大唐鎮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襪子作為産業鏈的末端,現在擁有萬餘家相關企業的大唐襪業區,過去主要依賴出口,而今年以來發生了一個明顯的變化,企業紛紛建立大型銷售隊伍,發力國內貿易領域。
記者了解到,大唐襪業把注意力轉移到國內市場,與近年來的國際貿易形勢不無關係。受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貿易壁壘、出口退稅政策變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該集群的盈利狀況堪憂;受各類要素資源制約,産業轉移趨勢隱現。大唐襪業在新一輪的結構調整中,日漸回暖的國內市場,出現了巨大的發展機會,近5年,國內襪類産品銷售年均增幅達26%。
大唐襪企進入國內市場的優勢有二:一是當地完整的産業鏈是其他地區的襪企無法企及的;二是具備了資金實力的大唐企業已能承擔市場風險。”
培育扶植爭創名牌
隨着市場蛋糕越做越大,大唐人也清醒地意識到,單純的産量擴張造就不了"國際襪都"。要使大唐襪業真正走向世界,就應該注重品牌建設。
大唐襪業本身已經是一個區域性整體品牌。2003年大唐鎮被浙江省政府命名為浙江省襪業商標品牌基地。現正積極申報國家級襪業品牌基地,大唐襪業也正在申報浙江省首批區域品牌。
近年來,在大唐當地已出現了一大批頗具實力和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這些企業無疑是大唐襪業品牌建設的中堅力量。目前大唐襪業已擁有丹吉婭、情怡、步人三個中國名牌,五個中國弛名商標,20多只浙江省級知名品牌和30多個紹興市級知名品牌。
當地政府對品牌建設的扶持不遺餘力,提出了"品牌帶動戰略"的口號,出臺了爭創名牌的獎勵政策:凡企業創國家級知名品牌的獎100萬元,省級30萬元。
"襪業三分,我居其一"的浙江諸暨市大唐鎮,以其佔據世界襪業産量三分之一強的集群優勢,贏得了"襪業之都"的美譽。然而近年來,大唐人已不滿足於表象的"産能",而是將目光更多地移向"品牌",並由此創造出更有生命力的産業集群。
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
近年來,大唐的外向型經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2006年大唐襪業專業區實現出口交貨值80億元,自營出口近3.53億美元。近年來全鎮每年引進合同外資超過4000萬美元,實到外資3000多萬美元。尤其是一些世界知名襪子和原料企業,如美國杜邦、德國拜爾、日本伊藤忠等企業紛紛駐足大唐,或投資辦廠、或設立窗口,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産業升級,大唐鎮現已有40家外資企業。同時大唐的企業也紛紛跨出國門,或設立窗口,或投資辦廠,尤其是美歐特保後,這一步伐更快,從而使襪業産業更好地融入到國際經濟大循環中。
中國大唐 走向國際
1999年,大唐第一屆襪業博覽會的召開,成為了大唐輕紡襪業市場發展的拐點。“外貿”這個曾經令大唐感到陌生的字眼,突然變得那麼清晰和接近,是襪博會讓大唐找到了打開世界大門的金鑰匙。
2007年10月18日,第八屆中國國際襪業博博覽會作為全世界的又一次襪業盛會,本屆襪業博覽會提出,大唐襪業的目標是以打造"國際襪都"為中心,致力於打造全國最大的襪子生産基地、最大的襪業原料生産基地,最大的襪業品牌集聚地、最繁榮的襪業專業市場和最具影響力的襪業博覽會。
如此一個“國”字級的博覽會,竟會連續落在一個“鎮”字級的地方,而且,每一屆都吸引了眾多“國際”級的朋友前來捧場。這個具有“王者之氣”的大唐:只短短15年,原先這個人口寥寥寂寞一隅的小地方,竟被建設成了聞名中外的“中國襪都”。就是這個大唐,吸引了媒體,吸引來了眾多國內知名經濟學專家探求的目光,更牢牢吸住了全球知名襪商的目光。
大唐襪業的發展集中體現着浙江經濟的特色。大唐人的“敢想敢闖敢冒險”為襪業的興起奠定了基礎。然而,要將一個小商品發展為全世界矚目的大産業,僅靠個體自發形成的市場是難以實現的。從持續性襪業規劃到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原料,從舉辦國際襪博會到設立專門的輕紡襪業城,在政府一系列舉措的扶持下,大唐襪業進入了持續、健康、規範的發展軌道。中國大唐以其堅實的腳步,一步步向“國際世紀新品牌襪都”的目標邁進。
責編:李紅立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