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分三格。上格為蹶張,四鳥探頭。中格為對牛彈琴圖。在中國古代,用牛作犧牲是非常隆重的事,郊天用牛須卜牛口,傷即不用。<左傳 宣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傷,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牛或微傷,即不用,而改卜。牛若死,即不郊。一若天神,惟牛是重,牛口雖小傷,天即厭之者也故寧不郊,而不敢以有眚牛祭也。祭宗廟亦以牛為重,至衣以文繡。<高士傳>:“莊周曰:‘子不見郊祭之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菽。’”又<史記 老莊列傳>:“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是既為犧牛,平日養之,即衣以文繡也。”牛入廟時為牛歌舞。<祭統>:“君迎牲。”又<周禮 地官 封人>:“凡祭祀,歌舞牲。”注:“謂君牽牲入時,隨歌舞之,言其肥香以歆神。”是牲之入廟,君須迎牲,迎而牽之,佐以歌舞。若曰牛肥香可愛,人見之而歌舞,神見之當亦愉悅如人也。由此可見,犧牛之尊貴。 <祭義>:“君式齊牛。”<曲禮>:“國君下齊牛。”言君,而卿大夫可知矣。意謂此為祖宗所享之牛,故道遇之,必式以致敬也。下格為百戲圖,一擲丸一倒翻一奏樂。 |
責編:徐穎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