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人文探索子網 > 民俗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壓歲錢裏的貨幣變遷

 

CCTV.com  2008年02月05日 08:43  來源:《人民日報》  

  過春節了,“姑娘愛花,小子愛炮,奶奶愛裹腿,爺爺愛氈帽。”出門見喜、抬頭見喜、恭喜發財,貼對子,這都是一些老話兒。要説磕頭拜年,給壓歲錢,可是來真的,見之於行動。老人給小孩子錢是呵護疼愛,小輩給老人錢是尊敬孝道,扶老攜幼是炎黃子孫的好傳統,華夏文化之瑰寶。

  傳統的東西還存在著,春節了老人給孩子壓歲錢,100塊、200塊,肯定是給鈔票,全是為著當面取個吉利。如果遞到手上的是100或者200金額的支票恐怕不行,反映不出情感,依目前條件尚不成立。但是,大家的觀念確實在改變,比如開始大量運用“農民工銀行卡”,這是貨幣運行在廣闊天地裏的一場革命。至2007年底,全國包括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在內的6萬個以上的機構為此卡服務,現金運行量達數萬億元,農民工兄弟人均900塊錢以上,他們身上輕輕的,不再“腰纏萬貫”,非常安全。

  貨幣俗稱錢,有宏觀貨幣與微觀貨幣之分,有大錢、有小錢。2007年國內生産總值246619億元,廣義貨幣餘額40.3萬億元,是大錢;現金投放3262億元,是小錢。現金、現鈔、鈔票、票子不論叫什麼名字,它們都是有實體存在的錢,本質上是初始的最活躍的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現金的最大活力在於自由化,大量行使現金存在很多弊端,其脫離金融體系在銀行以外體外循環。

  説了這麼多錢的話,其實是希望大家破舊俗、樹新風、少用錢。針對社會現實,應提倡弱化現金的理念,儘量少用鈔票,多用支票、本票、匯票、信用卡、電子貨幣等先進結算工具。中國的銀行卡市場繁榮,截至2007年底已經發行了十幾億張。金融是經濟的核心,貨幣發行是各國中央銀行的基本職能,商品、貨幣是市場經濟構成的基本要素。作為特殊商品的貨幣不僅是商品流通之媒介,也是衡量宏觀經濟的一把尺,貨幣與市場經濟直接相關,密切關聯。有關部門未雨綢繆,對此有著充分認識和預期準備,包括緊密跟蹤宏觀經濟金融發展的動態趨向,提高針對現金投放分析預測的精準率,密切注視針對突發情勢變化的敏感度,創建穩定的金融環境。  

  (作者陳寶山為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巡視員)

  相關鏈結:

責編:戴昕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