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張學良家族在召喚 中國近代2000萬人闖關東

 

CCTV.com  2008年01月31日 07:48  來源:新世紀週刊  

    眼下央視熱播的電視劇《闖關東》,再次向人們展現了那段人口大遷徙的歷史。

    十九世紀中葉,虛掩的山海關大門敞開,“闖關東”浪潮迭起,中原文化向東北地區大規模挺進,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了1830萬。這一移民現象存在著特定的路線和社會背景,有自發的客觀因素,也有內在的政治影響深度,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人口與經濟的平衡學。研究者同時披露,張學良家族是闖關東的先祖並起到了重要作用。

    闖到東北去謀生

    中國近代史上,有2000萬人闖過山海關,到關外謀生。這種考驗生死的闖關東,到了民國期間,就成了經營事業的跑關東

    不闖,過不了山海關;闖關,也許有生路,也許是死路一條。

    但是2000多萬山東、山西、河南、河北貧民,還是選擇了有可能被打死的這條闖關之路。

    到關東去,不“闖”不行

    到關東去謀一條生路,一定要闖!不闖就過不了那道封禁的柳條邊。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比較大的向關東移民,是因為順治頒布過“遼東開墾令”,當時還是1644年左右,滿八旗入了關,關外廣袤的土地還需要人來打理。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劉大可解釋:“清朝歷代都有關內向關外移民的事兒,康熙初年曾下召封禁,不許漢人再出關謀生,但是效果不佳。”東三省農林牧副各業都有特産,採老山參、開礦淘金、狩獵伐木都是利益豐厚的營生。而山參、金礦這些經濟來源全都掌握在清廷手中,清朝專設參務部門,價格持續走高的人參只能由朝廷專控。像人參、金礦這些經濟行業不再允許漢人涉足。

    而逃洪荒避戰亂的晉冀魯豫貧民,憑著毅力和機敏,聽信著傳説中的誘惑,還是一心想去關外找尋生活出路。所以就形成了歷史上五次大的“闖”關東。闖不僅有了闖蕩的姿肆,更有一層奪路而出的悲壯。形成這股主流的,正是上述四省的逃荒貧民。

    闖關東,瀋陽是第一站

    在逃往關外謀生的晉冀魯豫四省難民中,山東與河北人居多,在這兩個省中山東人又居多。劉大可介紹説,由於歷史的淵源,遼東的設置屬山東管轄,有了這一地緣再加上漢政權基本以長城為界,遼東督都府這樣的軍事機構也屬山東管轄。因為山東民眾在離家尋求生路時,首先想到的是遼東。

    從海路和陸路進入關外的內地人,到了盛京(今瀋陽),算是找到一塊可以歇腳的地方。民俗學家、瀋陽文史館研究員齊守成稱:“説到闖關東,瀋陽是不可缺少的一環,電視劇《闖關東》中少了瀋陽,比較遺憾。”

    瀋陽中街是皇太極時期就存在的一條街,17世紀中期,第一批闖關東的關內人,就帶著中原文化在這裡形成了一條商業街。齊守成介紹,在當時的盛京這個以遊牧民族生活特點為主的城市中,從中街開始,慢慢地融入一些中原文化和從齊魯大地帶來的儒家文化。當時瀋陽中街的天字號、吉字號等6大字號,全是關內帶來的。

    中藥老號天益堂的先祖在外關得到一根老山參,成就了自他開始的這個家族在東北的全部事業。他賣了參,置了産業,把全家接到盛京中街,開出了這裡的第一家中藥鋪,隨著家業的增長,前店後廠地穩步發展起來。這種前店後廠的發展模式,普遍存在於這條街上的所有店家,服飾業中的絲房、餐飲業中的老邊餃子、馬家燒麥,這些從挑挑子開始的絕活,都在中街紮根發達起來。沒有闖東關的人群,就沒有這條繁華了數百年的商業街。

    流民與流人,構建起關東最早的文化與經濟形態。

    五次大潮“闖”入關東

    順治年間第一次政府有計劃向關外移民,一場場圍繞著遼河流域,從遼東向遼西擴展的移民在明末清初形成了一股大的潮流,清初時達到了高峰。

    而到達電視劇《闖關東》中表現的這次清末時期的高峰人數的移民,並不是太多。

    “前期的闖關東往往是候鳥式的,關內自然災害、一度的政策放開都能形成臨時性的闖關東”,劉大可説:“待災情過去恢復生産或者關東再次封禁,移民就會遷回。”

    第二次大規模的闖到山海關外,發生在自1860年到辛亥革命的半個世紀間。直到這一時期清代移民基本還是候鳥式的“冬去春歸”,當時到關外謀生的貧民,主要還是去當“人丁”,雖然有了可耕地但“人丁”沒有人身自由。這一時期山東老家的土地卻在日益減少。劉大可舉例,在山東清初人均還有兩畝地,到了晚清人均只有一畝地了,東北的土地遼闊足以供養更多的人口。因此,闖關東到了清末出現了一次高潮。

    劉大可説,電視劇《闖關東》30集以後表現的是20世紀20年代闖關東的歷史,當時的關東在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統治下,社會秩序比較安定。在張氏父子有思想有措施的執政期間,闖到關東的人們,逐漸選擇在此地定居。於是從南滿到北滿人口開始增加,人們謀生的手段也從單一的務農擴展為築路、工廠務工、開礦和商貿。關東對人們的吸引已不再只是土地。

    這一時期,闖關東的闖字可以用另一個動詞所替代,那就是“跑”。瀋陽文史館研究員、民俗學家齊守成説,跑有跑生意的含意,是一種主動的經商活動,從而使關東移民史在第三次移民大潮中有了性質的改變。

    在張氏父子主政時期的關東移民持續到1929年。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3年建立起偽滿洲國這段時間,跑關東再次被禁止。出於戰略的需要,日本人開始在中國東三省建立他們的重工業基地。從事重工開發,1939年日本人開始實施自己的移民政策,也就是把日本人和朝鮮人移入中國,為日後佔領東三省乃至整個中國打基礎。

    但是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直到1944年,由於日本在中國以及東南亞戰線拉得過長,所以又開始拉壯丁。劉大可説,這一時期,日本人不許中國人將在關外掙的錢匯往關內。他們對關內人先是採取欺騙利誘,後是進行強虜,拉壯丁一般地拉到關外,對他們採取了強制性的勞動管制,這是近代史上第四次向關外移民,也是內憂外患最為深重的一次。

    第五次向關外移民,是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代中期,政府有組織地遷過一批移民。(來源:新世紀週刊)楊東曉

責編:何偉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