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首頁 > 人文探索子網 > 民俗 > 正文

回蕩在北京城上空的叫賣聲

 

CCTV.com  2008年01月18日 11: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冬日的北京,崇文區文化館“老北京”民間藝術團正在緊張地排練2008年春節龍潭湖廟會的叫賣節目。

  “來!高莊兒的柿子哎!澀了還管換的咧柿子……”穿著深藍色長袍子的大爺肩上擔著挑起柿子筐的扁擔,三步那麼一回頭兒,“來!高莊兒的柿子哎,澀了還管換的咧柿子……”

  “香菜哎、辣青椒喂、黃瓜哎、大苤藍來喲!西紅柿哎、蒜來嘿、韭菜、西葫蘆嘞、洋白菜耶、夏冬瓜、胡蘿蔔、扁蘿蔔哈,嫩了芽的香椿、腌雪裏紅哎、腌疙瘩頭哎……”賣菜的大叔吟唱著三十多種菜名走過來了。

  與此同時,東城區史家衚同社區“老北京叫賣班”的學員們也在抓緊練習。“沒有蟲兒海棠──多給嘞──賽糖的柿子像喝蜜”、“大──小──嗨小金魚兒嘞──蛤蟆骨朵兒──大田螺螄……”70多歲的社區居民趙大爺吆喝著。他們要編出一部精彩的“老北京叫賣組曲”,爭取一年後登上2009年春晚的舞臺。

  叫賣聲重現市井風情

  京城叫賣大王臧鴻是崇文區文化館“老北京”民間藝術團的顧問。今年75歲的臧大爺從小跟著大人忙碌奔波在衚同、街巷上,耳濡目染了老北京的各種叫賣。

  臧大爺説,昔日北京衚同裏、集市上的叫賣聲豐富多彩。走在街上的商販們,無論是挎籃的、肩挑的,還是推車的,在吆喝時,總是以一隻手捂著耳朵,對吆喝叫賣之物均要加上不少的形容詞。並且其詞頗有韻味,使人聽了不覺厭煩。此外,一年之中,沿街串巷的吆喝者,總是按時令售賣物品。

  “噯!活鯉魚呀,活鯉魚。”這是每年陰曆初二必然會在衚同裏聽到的吆喝聲。正月初二這天,北京的家家戶戶都要祭財神,於是賣魚商販便肩擔木盆向居民售賣,居民則以瓦盆盛水將魚買到家中。

  從“桂花喲,元宵”的吆喝聲中,人們便預知正月十五上元節就要到來了。由於京城習俗上元節之夜必食元宵,故此上元節前數日便有挑擔售賣者,挑的前面設鍋,隨賣隨煮。

  “嫩了芽的香椿喲。”這吆喝聲標誌著仲春的到來。賣香椿的人多是臂上挎一小籃,籃底鋪塊濕布,籃上蓋塊濕布,用馬蓮或細柳條綁的一小捆一小捆的香椿擺放其中。

  當聽到“臭豆腐,醬豆腐,韭菜花,醬黃瓜”的吆喝聲時,人們就知道已是金風送涼、暑氣全消的季節到了。

  “炸面筋來,熏魚喲”剛吆喝完,“壇肉,扣肉,米粉肉”的吆喝聲又起。這説明隆冬已經來臨。

  “叫賣不僅是用嗓子吆喝,不同的吆喝配上不同的響器,用來增加聲音的韻味。”71歲的“京城叫賣真人”張振元説,有時候,響器還可以代替吆喝。

  有些布商下街販賣布匹,他們扛著大包袱,帶著剪子和尺子,搖著波浪鼓。當嘭嘭聲響起,人們就知道賣布的來了。

  賣瓦盆的,用木槌敲打瓦盆,噹噹作響,串街出售。

  “打瓢的”肩挑一副擔子,扁擔兩端拴著大圓籠,內裝各種炊事用具,全憑擊打舀水用的半拉大瓢,用竹藤棍敲打,把瓢打得山響。

  賣蒸餅的推著小車沿街走,只敲梆子。人們聽到梆子聲,就知道賣蒸餅的過來了。

  如今,張大爺已經收集了30多種叫賣響器,有賣雜貨時打的貨郎鼓,看病郎中用的藥鈴,盲人算命用的鏜鑼,串街收購金銀細軟用的小皮鼓,理髮匠用的喚頭,賣扇子用的扇鈴,賣豆腐和油鹽醬醋用的木梆子,賣冷飲、瓜果梨桃、各類乾果的冰盞兒,鋦鍋鋦碗用的前後高低音小銅鑼……這些全是張大爺的“心肝寶貝”。

  叫賣聲是一種記憶

  曾幾何時,叫賣是舊社會窮苦人謀生的手段,是一種下九流的文化。宋元時期,叫賣聲就已經成為藝術,元雜劇裏有記載。如今,老北京叫賣已經列入第二批北京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著名作家張恨水曾在《市聲拾趣》中談過:“我也走過不少的南北碼頭,所聽到的小販吆喝聲,沒有任何一地能賽過北平的。北平小販的吆喝聲,複雜而諧和,無論其是晝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給予聽者一種深刻的印象。”

  史家衚同社區“老北京叫賣班”藝術顧問、原北京人藝編劇兼創作室主任、著名衚同劇作家藍蔭海説,老北京叫賣記載了北京歷史上的商品種類和推銷手段,因其中有音樂、詞律和民俗等諸多內容,是中國商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幅有聲有色的京城風俗畫,在民俗學和商業史學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價值,也是進行文藝創作的很好素材。

  上世紀,北京人藝有一個業餘演出的保留節目──“叫賣組曲”,五六十年代時經常演出,也深受觀眾的歡迎。這個節目雅俗共賞,妙趣橫生,是由《龍須溝》的幕後音響效果演變發展而成的。它表現過去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從旭日東昇金雞高唱開始,到皓月當空繁星閃爍為止。

  很多著名表演藝術家都參與過這個節目的演出:黃宗洛由小聲到大聲的公雞打鳴;牛星麗的賣青菜;於是之的賣小金魚;李翔的磨剪子磨刀;英若誠的賣肥驢肉;孟瑾的賣破爛兒;藍蔭海的賣冰棍;全體演員的賣冰激淩、雪花酪;英若誠的修理皮鞋;李翔的鋸鍋補鍋;馮欽的賣賽過梨的水蘿蔔;林連昆的賣羊頭肉;部分演員的賣花生、瓜子兒、半空兒;最後,全體唱由強變弱的賣硬面餑餑。

  “冰激淩來雪花酪,好吃多給就拉拉主道!叫你嘗來你就嘗,白糖桂花就往裏邊攘!叫你喝來你就喝,白糖桂花就往裏邊擱!”現在,藍蔭海老爺子一唱起熟悉的叫賣聲就會勾起他年輕時的回憶。

  2006年,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曾發起“聲音文化記錄行動”。該行動調查發現,叫賣聲已成為號子、口技之後“城市最瀕危的聲音”。

  該行動發起者、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副教授宋俊華認為,如今城市裏的聲音總是比建築消失得快。聲音所代表的行業、生活方式、生存狀態和感情,也隨著聲音的消失而消失。比如,叫賣是一種文化、一種記憶,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活力和表達方式,更代表了很多人對城市的感情。

  讓那一聲聲叫賣延續下去

  現在,叫賣雖然已經遠離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為了不讓這老北京的特色失傳,2005年,崇文區文化館就組織起“老北京”民間藝術團。據該藝術團執行副團長楊曉娜介紹,叫賣藝術團從最初的一無所有發展到現在,已有百身服裝、六大挑子道具、數十件燈光音響設備以及固定的600平方米排練場地。叫賣藝術團除了叫賣大王們,有30多名學員加入其中,他們虛心向老師學習,並通過查看老北京的影像資料,反復揣摩。目前,已有十多人在演出中挑起大梁。

  東城區史家衚同社區“老北京叫賣班”成立於2006年年底,社區居委會的主任紀秀慧説,史家衚同住著很多北京人藝退休的老藝術家,為了傳承老北京的衚同文化,居委會請來北京人藝“虎妞”的扮演者──老藝術家葉子和她的徒弟趙宗義老師來講課,成立了“老北京叫賣班”。目前,叫賣班已有20余人,有退休老人、年輕人甚至還有開飯館的老闆。“街道只要有活動,他們都會來露一手。”紀主任説,每次居民都看得樂呵呵,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想參與進來。

  京城叫賣大王臧鴻老先生説,叫賣要地道地傳承,關鍵是“原汁原味”。

  “叫賣,既要有規矩又要有藝術性,瞎喊不行。在大宅門前吆喝,要拖長聲,既讓三四層院子裏的太太小姐聽見,又要透出優雅,不能野腔野調地招人煩;在鬧市上叫賣,講究音短、甜脆、響亮,讓人聽起來乾淨利落,一聽就想買。”

  趙宗義説,如果不是經常聽,不少老北京叫賣聲很難讓人聽得明白,但一旦了解其中涵義,就會體味出一種傳統的韻味。正因叫賣之中飽含著文化,要想學會、學好、學得像,並非易事。所以,每當學員的吆喝聲出現差錯,他都會叫停,並詳細講解一番。“有的叫賣教十幾遍就行,有的難學的要教幾十遍甚至上百遍”。

  為了把叫賣完整系統地傳承下去,京城叫賣真人張振元為老北京叫賣建檔案。老人收集並親筆整理了兩百餘種傳統吆喝叫賣,並按春、夏、秋、冬,春節、廟會的分類將這些吆喝詳細歸納。

  臧鴻老人先後整理、挖掘了170余種京味十足的吆喝聲,他還將他的叫賣聲音錄製成光盤,以便留給後人。

  崇文區文化館“老北京”民間藝術團副團長孟雅男是京城“女叫賣大王”張桂蘭的徒弟,他不僅幫助老師整理叫賣資料出了CD,2007年7月,由他執筆並擔任總導演的以老北京市井吆喝聲構成的三幕大型舞臺情景劇《老北京那人那事兒》在北京公演。

  孟雅男説,當曾經回蕩在老北京城的叫賣聲再一次鮮活呈現出來的時候,是我們在尋找一種歷史的積澱、品味這個城市的脈動、回想一些曾經與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市井風情,叫賣就不單純是一種消遣而是文化傳承。

  在宋俊華看來,通過對叫賣的保護,可以重新喚醒民族記憶,增強民族認同感,更可以避免在全球文化的“趨潮”中盲目地失掉自我。

責編:戴昕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