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人文探索子網 > 旅遊 > 正文

雪地觀鶴記

 

CCTV.com  2008年01月16日 08: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內容速覽]  早就知曉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扎龍自然保護區是丹頂鶴的樂園。數九寒天,一走進這座中國北緯46度線以北的最大城市,主人便盛情邀請我們前去“雪地觀鶴”。

  早就知曉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扎龍自然保護區是丹頂鶴的樂園。數九寒天,一走進這座中國北緯46度線以北的最大城市,主人便盛情邀請我們前去“雪地觀鶴”。中國的丹頂鶴不是一種春夏北飛秋冬南徙的候鳥嗎?冬季怎麼還能在北國看到它們的身影呢?原來,扎龍保護區近年人工繁殖了200余只丹頂鶴,它們一改一年一遷徙的習性,留守在這片冰天雪地,給嚴寒中的人們時時帶來歡樂。

  丹頂鶴又稱仙鶴。它以丰姿秀逸的形態、健康長壽的體魄與愛情忠貞的品德,歷來被人們當作真善美的象徵,是古往今來繪畫與詩詞歌賦中經久不衰的謳歌題材。在中國,鶴的人工馴養,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家家皆養鶴,雞鳴鶴亦鳴”,即是當時的真實寫照。不過,當時那種“鶴立雞群”的景象早已不再。今天,地球上仍在翱翔的丹頂鶴,統共不過2000來只,它們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級物種,受到人們的精心呵護。而扎龍自然保護區人工繁殖的這幾百隻丹頂鶴,也愈發顯得珍貴。

  扎龍保護區距市區27公里,尚未踏入這片神秘的禁地,空中便傳來響亮的鶴鳴。那聲音幾分像鵝叫,但鶴的項頸與氣管比鵝長得多,故鶴伸頸鳴叫時,氣流經過長長的脖子,像喇叭管子一樣産生共鳴,聲音顯得格外嘹亮。難怪《詩經?小雅?鶴鳴》中,會有“鶴鳴九皋,聲聞于野”之説。

  與其他鶴種相比較,丹頂鶴的最大特徵,就是它們頭頂上的“紅冠”。其實,那是它們頭頂上的一小塊裸皮,那兒毛細血管密集,因充血而顯出紅色。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紅色會日益鮮亮。丹頂鶴平均能活60來歲,活到七八十歲的也不鮮見。於是中國傳統繪畫中,常把鶴與松、柏、竹、梅等配在一起,尤其是與長壽之松搭配,取其“松鶴遐齡”、“松齡鶴壽”“松鶴延年”之意,將其當作高雅、長壽的象徵。

  “仙鶴放飛”是扎龍保護區最激動人心的時刻。養鶴人打開籠門,一隻隻身高1.5米左右的大鶴,像模特走臺似的踱著方步魚貫而出。它們在“跑道”上先慢踱幾步,適應一下外面接近-20℃的嚴寒;接著小跑、快奔、展翅,從我們眼前呼地一聲直衝雲天。它們在空中伸直頭頸與長腳,飄然禦風,迅速組成“人”字隊形,好像要向我們表達深情的致意。

  作完飛行表演的丹頂鶴,一回到雪地上,又恢復了單腳獨立的慣有姿態。它們的翅尖為黑色,當雙翅折疊,覆蓋在白色短尾上時,常常被人誤以為是黑尾。它們喜歡成雙成對地活動,據説野外的丹頂鶴一旦結為伴侶,雄雌便廝守終生,如一方死亡,另一方也終生不配,它那對愛情忠貞不二的品德,也是人們時時讚美的對象。

  面積達21萬公頃的扎龍自然保護區,目前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這裡沼澤湖泊連綿,蘆葦草甸密集,是珍貴水禽的天堂。每年來此度夏的丹頂鶴即達200余只,齊齊哈爾市也因此獲得了“鶴城”的美名。現在,這兒大街上只只路燈像鶴,新建的體育館為鶴形,商店裏到處均售與鶴有關的紀念品。每年盛夏,這裡還要舉辦一年一度的“觀鶴節”。鶴文化已經成為鶴城生命中的一部分。

責編:李紅立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