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美麗的茵萊湖

 

CCTV.com  2007年12月29日 14:45  來源:CCTV.com  
專題:《同飲一江水》

  

    茵萊湖在緬甸撣邦首府 ─ 東枝的南面,離東枝約 30 多公里,是緬甸的高原湖泊。這裡海拔高度大約在 1300 米左右。茵萊湖東西寬約十公里,南北長二十二公里,面積一百四十五萬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溶蝕湖,屬薩爾溫江水系。茵萊湖三面環山,處於盤地中間,湖四週熱帶植物茂盛、風光旖旎,是度假休閒的好去處。

    茵萊湖有三大奇觀:一是有緬甸最大的水上集市──“伊瓦瑪”;二是有罕見獨特的浮島村落和浮島種植法;三是有用腳划船的茵萊人。

    從良瑞鎮碼頭乘裝有馬達的長形木舟,經過長約五、六公里的河道,便馳入湖心。縱眼一看,湖水湛藍,水天一色,浩瀚無邊,仿佛置身大海。沿途有一群群海鷗追逐迎賓,若投食空中,海鷗便作飛行花樣表演,煞是可愛。船在湖中破浪前進,不時與茵萊人擦肩而過,他們那種獨特的用腳劃漿的方式令人驚嘆叫絕,過目不忘。划船者站在船的尾端,一隻腳踩在船板上,一隻腳懸空蕩漿。如用左腳划船,則用左手握住漿把;用右腳划船,則用右手握漿。划船時,手、腰、腳同時用力,使小船飛速向前行駛,而不划船的手和腳卻起平衡作用。在扁舟上擺著一個圓錐狀的大竹籠,那就是他們的捕魚工具──罩魚籠。他們根據魚換氣時冒出的水泡斷定魚的大小,看準後便將魚籠插下去,若有震動的手感,再將魚叉從魚籠上端的孔中伸進去,把罩內的大魚叉上來。在粼粼碧波中向南行進約半小時,新的奇觀又出現了:只見湖中漂浮著一個個島嶼,有大有小,錯落分佈在湖面上。島上長著莊稼和草木,真乃綠島也!透過綠蔭,可窺到一棟棟農舍和寺塔。靠近細看,便發現這些水上建築有兩種建築法:一是在土層厚的浮島中心建房,仍採用打地基建築法,與陸地施工法無異;二是採用打樁法,將柱子的一頭打入水底,另一頭則露出水面約一米多高,然後在樁上鋪木板,建成水上閣樓。“水上人家”以浮島為單位組成“水上村落”,每個村之間都隔著湖水,遙遙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村民們甚至可以相互調大嗓門傳遞信息。若兩座浮島距離較近,便架起拱形竹橋或木橋,這樣橋上人來人往,橋下小舟穿行如梭,構成一幅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景。

    在浮島群中央,有個叫“伊瓦瑪”的水上集市。它由兩座狹長的浮島夾一條寬約40米的“河道”組成,“河道”兩岸商店林立,日用百貨齊全,使“河道”成為一條長長的“水上大街”。“街道”上船來船往,運來蔬菜、瓜果、鮮魚和其他農副産品,停靠在“街道”兩邊出售,顯得十分繁華和熱鬧,還可泛舟湖上,瞻仰那東枝附近的彬得亞古石窟。

    浮島如此神奇,它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湖裏的浮萍、水草很多,經風浪吹打,便集中到一塊,經過多年,上面的水草腐爛了,加上陸地上吹來的塵土,就形成了一個個小浮島,這叫“天造島”。還有一種是“人造島”,即人工造的島。茵萊族人把一船船水草連泥帶水地往草島上鋪,並從陸地上運來肥土鋪在草島上面。這樣,土層就越來越厚、也越來越肥。這種浮島通常厚1至3尺,因而得用竹竿插到湖底加以固定,否則這片“土地”就會漂走。造一塊地很不容易,如果地種不完,可以相互割讓,但價錢不菲。

    茵萊人出門就是水,所以他們不論男女老幼,從小就練習划船。他們划船手腳並用,配合協調,既象耍雜技又象在水面上跳舞。在常年的生産勞動中,他們練就了一身用腳划船的過硬本領。茵萊人為什麼用腳而不用手划船?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原由。一些學者認為:茵萊人一輩子生活在水上,從不走路,為了保持四肢發育平衡,才出此絕招。

    湖岸一帶主要是茵巴族聚居地,還有一支奇特的長頸族(原稱為巴東族)。該族婦女從小便在脖子上套上銅環,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銅環也不斷增多,越來越重,把脖子拉長,最後把肩胛骨壓得變形,是一種建立在痛苦之上的“美”。

    這些戴頸環的女人大概才五至十歲就戴上五、六個銀鍍的頸環,隨著年齡的增長則不斷的增加。她們戴頸環不只為裝飾與美麗,也是為了習俗。據巴東族的傳説,以前居民惹怒了神靈,就派了老虎來吃女人。因此他們決定所有女孩都戴銅頸環以自圍。不過,也有傳説,這些喀倫人原住在緬甸東部,以務農為生,與世無爭。但外人對該區的天然資源有意併吞而引發戰爭。男人出去打戰,女人就把貴重金屬品鑄成金、銀或銅環,戴在頸上或腳上,這風俗就流傳下來。

責編:王震宇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