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擁有的動物物種繁多,有的自馬來半島北上延伸至泰國地區、有的自喜馬拉雅延綿到當地的高山,而有的類似印度的旱季落葉森林生長于寬闊的河谷地帶。千萬年海平面的變遷留下了豐富的遺産,即在相互隔絕著的柬埔寨卡達蒙(cardamom)山和安納密特(annamite)山區、老撾、泰國和越南各自進化而成的獨特的生命形式。在未來的大型電視系列片《瀾滄江-湄公河》中,大家將會隨著我們的鏡頭一起感受這些動物們的喜怒哀樂。
這個地區的人類很早就有了與野生動物共處的經驗。作為標誌性動物的亞洲象與人們的關係非常密切,人們也把這種有力而溫順的動物當作吉祥的象徵。
亞洲像是次區域中最大的陸上哺乳動物,有6.5米長3米高。成年雄性亞洲象體重大約是5000千克,雌性亞洲象體重大約為3000千克。亞洲象壽命大約為50-60年。目前大約有3萬至5萬隻亞洲象存活。據説,每群野生象都有固定的墳墓,稱“象冢”,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裏極端隱秘的地方,其他生物很難找到。老象會預感自己的死亡,在死前半個月左右,就會在象群其他象的陪伴下,前往遙遠而又神秘的“象冢”,躺在祖宗的屍骨堆裏,靜靜地等待死神來臨。
研究大象的動物學家,都強調大象記憶絕佳。“大象永遠不會忘記(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這句美國成語,把源自希臘俗諺的“永不忘記傷害的駱駝(The camel never forgets an injury)”替換成大象,因為大象的記憶力比駱駝更為驚人。一頭馴化的工作象,可以記得至少四十個來自象夫的指令;它同時能辨認許多人、動物,以及生活的點點滴滴,即使平均壽命達五、六十年,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曾經遭受過的恩惠與傷害。而大象之所以有別於其它動物,就是因為它們的腦子會在有生之年繼續發展,腦容量通常可以增加百分之六十五。正因為記憶力絕佳,野生象也是一種報復性極強的動物。對傷害過它的人,哪怕過了幾十年它仍會記得,仇人讓它遇上了必受滅頂之災。
1972年,上海動物園為獵捕一頭雌幼象做“種象”,曾興師動眾地來到版納雨林。其中不僅有軍警“保駕”和當地村幹部帶路,還請來了電影廠的攝製組。首次捕獵,他們用麻醉彈擊中了四頭野象。“誓與家族共存亡”的象,在夥伴倒下後,仍視死如歸,嚴守陣地。因捕獵者無法接近中彈象去解除麻醉,致使四頭中彈象,旋即死亡。見同伴死於非命,一頭雄象怒吼著向攝製組衝來,警衛人員遂開槍將之擊斃……這次捕獵,雖讓上海動物園如願以償,卻付出了五頭象死亡,四頭象受傷的慘烈代價。象與人一旦反目,其仇恨必然是最深的。捕象者剛剛返滬,象群中的倖存者,便向當事人展開了瘋狂的報復。它們把目標首先瞄準了為上海人帶路的那位村幹部。它們先是用巨足踏平了那村幹部家的糧田,又用利齒挑翻了他家的竹樓。這樣,象們還未解氣,一頭腿部受傷的“三腳象”,對與這次捕獵有關的人員,見則必攻,被攻者非死即傷。它一共用長鼻摔死八人,另有一人受傷後,僥倖逃脫。那位為上海人帶路的村幹部,為躲“象難”,提前逃避,後來竟患了精神病……
白臀野牛
白臀野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牛之一。白臀野牛體形較小,體重600-800公斤,體長1.9-2.2m, 肩高1.5-1.7m。尾細長,下垂過膝部,尾長65-70cm,角較小。這種野牛在緬甸和泰國能看見,但是也瀕臨滅絕。白臀野牛的蹄子、臀部、口鼻部分是白色的,在眼皮上還有白色小點。白臀野牛喜歡居住在開放,乾燥,有落葉型樹木的森林,然而有些野牛也居住在婆羅洲的常綠樹木的森林裏。群居,群體大小2-25頭或更多。以各種野草、樹葉、樹芽、竹葉或竹筍為食。
在1990年初起,白臀野牛的數量急劇下降,根據物種生存委員會通訊目錄(IUCN)數據表明,現存的野牛數量大約為5000頭。
更多相關新聞>>